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世英 《新视野》2000,(4):65-66
一 20世纪的中国哲学是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的融合与冲突中发展起来的。 按照西方现当代一些哲学家如胡塞尔等人的一些大同小异的说法,西方哲学史经历了三次或四次革命。第一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转向,即从具体事物中寻找事物之根源转向到在人的“心灵世界”即“理念”中找根源,从而开启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领域,为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开了先河。第二次是笛卡尔的主客二元论和主体性哲学,他把柏拉图主义推向明确的“主体──客体”的思维模式。胡塞尔特别把康德哲学提出来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冲动”,其特征是把先验性看成是…  相似文献   

2.
泛经验论:一种超越二元论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跃 《探索》2004,(6):77-80
泛经验论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一种试图超越西方传统二元论的新的学术见解。它认为,不仅坚持身心二元对立的笛卡尔式二元论是二元论的,而且,主张将心还原为物的唯物论以及与之对立的唯心论也都是二元论的;它试图通过强调“现实世界的所有单位都是经验着的、创造着的事件。……不仅我们的经验是现实的,我们的身体也是现实的,而且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观点来超越西方传统的二元论。我们认为,这一努力是有意义的,对于最终完成对二元论的超越具有启发作用,但是,泛经验论并未真正超越身心二元论,超越二元论的可能途径是单元论。  相似文献   

3.
心灵(Mind)与身体(Body)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传统上有很多观点。笛卡尔以其二元论的形式比较充分地揭示了心身关系问题上的矛盾和困难,他把心身严格地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实体,但是在把二者统一在一起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比较熟悉,而对于中国的二元论思想研究较少。二元论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想,无论中外都有,研究他们的思想及其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轨迹。同时,也使东西文化比较的视野更广阔。本文仅就中国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代表人物何瑭的思想与笛卡尔二元论思想进行初步的比较,抛砖引玉,与学人共同探讨。 何瑭(1447~1543年)是中国明代的思想家。何瑭博学多才,对天文、算术、医学和音律都颇有研究,著有《阴阳律吕》、《儒学管见》、《柏斋集》12卷传世。然而最…  相似文献   

5.
笛卡尔早期著作《指导心灵的规则》三种简单物和他1643年写给伊丽莎白公主的信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三个原初概念的作用和价值具有相似性,然而,三个原初概念才最清晰的表达笛卡尔的哲学构想,通过笛卡尔的文本解读,明晰笛卡尔的三种简单物中第三类共有的简单物即“最一般的各种概念”和第三个“原初概念”,有助于最终解析“犹如察看吾身”的认识方式的认识活动本身,进而设想笛卡尔的哲学构想。  相似文献   

6.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无为不是消极守旧,无所作为,而是积极的人生哲学。本文以全新的视角透视老子哲学,从修身养性养生的角度说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老子哲学所蕴含的心灵的智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无为不是消极守旧,无所作为,而是积极的人生哲学.本文以全新的视角透视老子哲学,从修身养性养生的角度说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老子哲学所蕴含的心灵的智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中,对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其中特别提出希望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是江总书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切期望。江总书记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在我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些同志有意无意避讳这个问题,似乎一讲立场就是极左。这当然是误解。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有个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实用主义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的R·舒斯特曼,其所提出的"身体美学"是以彻底批判和抛弃所谓传统哲学研究的身心二元论为其学术起点的,他通过从分析哲学传统和实用主义传统出发来批判极端精英主义的现代性,倡导通过强调哲学的实践及存在功能而使哲学成为指导审美生活的工具的"身体美学",这已经在国内美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虽然这种所谓"身体美学"看起来兼容并包、左右逢源,但由于其在最初的学术起点上即存在没有把研究者与参与者严格区分开来的严重偏差,他的整个"身体美学"的理论建构及其一系列相关研究结论都具有摇摆跳跃性、都难免缺乏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严格性,因而貌似系统全面,实际上却只能是肤浅的。这样的美学理论并不具有其表面上来看似乎具有的、重大的学术价值,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国内美学研究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上帝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体系中的作用郑伟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唯理论学说的创始人、理性主义的先驱。他高扬理性的权威,崇尚思维的自由,并把寻求具有确实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作为哲学的最高使命。为此,黑格尔将他称作“近代哲学的真正创始人”,并认为“从笛卡尔起,哲学...  相似文献   

11.
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实现身心和谐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主要针对个人而言,体现着人的内在需求合理与外在诉求适度的一致,是作为人的物质存在的身体与精神存在的心灵和谐统一、良性互动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身心和谐既要强化人的内在修养和培育积极平和的心态,又要通过社会的利益协调和心理教育机制加以引导,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欧诺 《党建与人才》2003,(3):43-43,47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提出的重要哲学命题。这一命题提出后,引起整个哲学界的广泛注意和讨论。我自习读哲学以来,每当想起这一命题,就心潮起伏,为笛卡尔那种敢于破旧、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寻根究底的精神所鼓舞,同时对各种迷信和盲从、甚至崇尚迷信和习惯盲从的行为至今长盛不衰甚感忧虑和不安。勒纳·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不幸的是他母亲在他出生后14个月就去世了。他8岁时被送到一个教会学校学习,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哲学、神学和数学等领域典籍研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其日后的研究生涯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个体身心和谐中要把握方向性、层次性、典型示范、适应社会个体等基本原则,实现的具体路径包括:提供主流价值导向,帮助人们选择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加强心理疏导,营造和谐宁静的内心世界;加强主流文化建设,促进多元文化整合;强化品德修养,实现自我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1.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有两种实体:一种是灵魂或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如前者有怀疑、推理、兴奋、发怒、意志活动…  相似文献   

15.
“哲学立场”的自我澄明是关系到哲学存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此问题上,“经验的立场”与“超验的立场”二各执一端,彼此对立。只有超越这二的知性对立,立足于对“现实生活”的辩证觉解,“哲学立场”这一问题才能找到自己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从哲学开始的,哲学的立场成为他1845年前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立场。所谓"哲学的立场",是指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持肯定态度,把"哲学"理解为提供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从原则出发去解释世界被看作是哲学的任务。马克思在哲学时期分别从理想主义哲学立场、理念论哲学立场和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可 《当代党员》2012,(10):78-78
想象养生,就是利用各种想象来调节精神、愉悦身心。想象不同的内容,对身心调节也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海青 《理论学刊》2005,1(10):78-80
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众所周知。传统哲学研究的是所谓“是”①,它往往指一种超验或先验的本体,以为人类认知及生存价值奠基,其独断性、思辨性及思维方式的非现实性已内蕴着自身消解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因而海德格尔的批判自有其合理性。事物的“是性”之思既然不能由柏拉图式或笛卡尔式理性形而上学和尼采式非理性形而上学予以回答,那么说一物是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的安身立命之所何在?海德格尔站在当代哲学的立场上,试图以其现象学的解释学,“面向事物本身”,探询形而上学产生的古老根源,其基本趋向是回归生存论意义上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一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的转变。这种转折并非偶然,有其哲学自身发展的缘由和深刻的社会根源。西方理性主义从柏拉图开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家以“笔和舌”进行反对封建神学斗争的时候,他们手中的重要理论武器,就是以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以万能的理性对抗神的权威。他们以人的理性之光,驱散了笼罩一千年之久的“黑夜”,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近代哲学始祖弗·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著名命题,把科学与理性结合起来,推动了近代科学与生产的发展。笛卡尔的命题以人的思维、理性作为衡量事物存  相似文献   

20.
黄百家在《宋元学案》中通过评论宋元儒学阐发了自身的哲学思想立场。在宇宙本体论上,黄百家继承刘宗周、黄宗羲的理气合一论,以气作为构成天地万物之实体,以理作为气之本质属性,批判了程朱的理气二元论。在人性论上,黄百家继承刘、黄二人的性气合一和性善习远说,主张性与气质均为善,而恶来自后天习染,批判了程朱以善恶区分性气的二元论与变化气质说。在道德观上,黄百家回归到先秦孔孟仁说,在程颢识仁说基础上,继承刘、黄二人的道器、性情、仁爱合一论,主张于人性之本源(孝弟)处求仁,批判了程朱的性情、仁爱二元论。在修养工夫论上,黄百家在以心学为本的同时又折衷朱陆各派思想而会归于一,体现了清代浙东学派一本万殊的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