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3,(13):34-35
正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固原市在落实上述目标任务中,面临机遇,也存在很大挑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缺资金缺技术,"两缺"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2015,(3):29
(2015年1月29日至2月28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新华社2月1日报道,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份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  相似文献   

3.
杨燕芳 《唯实》2004,(Z1):37-40
近几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决策层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上上下下都在讨论"三农"问题,纷纷为其献计献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先后两次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将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上半年,各地各级政府都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其力度之大,甚为少见。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农民的反响如何?他们是怎样  相似文献   

4.
彭玮 《学习月刊》2013,(5):21-22
中央1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问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成为2013年1号文件的最大亮点。文件指出,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1月31日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7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既着眼于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更着眼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发展。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6.
《江淮》2008,(3)
最近,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五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农业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文件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是前四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指导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文件精神,本刊特约请知名农业专家冯海发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又连续九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加快农合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要求,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9.
《江淮》2010,(2)
<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0.
杜梅萍 《前线》2015,(3):29-3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2015年以《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题继续聚焦三农。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给予了农业、农村、农民很多期望。对当前我国"三农"发展呈现出的诸多挑战,文件有哪些改革创新之举?对此各方十分期待。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记者: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是农业发展也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中央1号文件勇于直面问题指出: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4)
<正>我区农村牧区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全区上下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均将得到突破性发展2015年初,中共中央继续锁定"三农",以—号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聚焦"三农"问题连续下发的第12个—号文件,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5年中央—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调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农村法治  相似文献   

12.
正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三农"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农业农村的工作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0,(3):27-28
上情下达四句话——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推出强农惠农新政策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日前正式出台。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四句话,明确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文件在保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0,(3):31-33,19
正当农民欢庆丰收、迎接新春的时候,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喜讯传遍大江南北、村村寨寨。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此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年年有新政策,年年送"大礼包",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有哪些新亮点?"三农"工作又有哪些新举措?9亿农民又将得到哪些新实惠呢?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4,(Z1):117-121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必须要以改革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时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民参与到现代化的进程,共享现代化的成果。而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必须大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1]这一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并以农业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5,(2)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2年将靶心锁定"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农村改革、农村法治建设,给黑龙江这片富饶的北疆沃土实现"三农"强富美的壮丽愿景指明了方向。这是一幅清晰的路线图——按照稳粮增收、提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为农业生产组织化经营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然而,如何让欠发达山区农业生产走出以农村留守劳力经营为主的传统农耕模式,使农村留守劳力这一农村最弱势群体也能成为产业工人,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安徽省宁国市凤形农林公司实行的"公司+海选农民工会+农村留守劳力"新模式,让农村最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劳力)也有工资和分红,农民工会成为龙头企业引领留守劳力的致富桥,破解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耕模式下农村留守劳力难以致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政经视点     
一号文件回归农业:随着胡锦涛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1月1日文件在党内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下发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成为我国农村改革迅速推进的强大动力。时隔18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农村工作,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相似文献   

20.
汦湜洁 《实践》2008,(2):6-7
新年第一天,党中央、国务院就以中发[2008]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近年来发出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又一个1号文件。现在,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央的这个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