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他是最早"下乡"的留洋博士。他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他与爱因斯坦等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世界伟人"。他是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发起人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驱,但这位"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曾被中国遗忘了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2.
时事学习     
江泽民强调当前党的建设重中之重是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座谈会6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会上强调,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集中~段时间,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他说,现在"三讲'撤育发展的形势是好的。各级党委首先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再接再厉,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把"三讲"教育继续引向深入。江泽民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党的历史。他说,我…  相似文献   

3.
陈玉珍 《乡音》2012,(8):25-25
吴晓瑞是盐山县十一届政协委员,十二届政协常委。1991年她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现供职于县教育局。20余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信奉"爱是最好的教育"这一格言,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汗水结出累累硕果,她先后获得盐山县"德艺双馨"十佳标兵、沧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沧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小学语...  相似文献   

4.
施爱的幸福     
东亥 《中国减灾》2011,(5X):19-19
<正>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朋友才四十多岁,却已经"退休"五年了,当年他放弃了大公司部门经理的职位和七八万元的年薪,他  相似文献   

5.
一、"超教育而言教育" 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就教育而谈教育了,必须超越教育而谈教育问题.我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呢? 去年我和北大的志愿者一起作了一件事:为教育界前辈高仁山先生出文集,建墓立碑.高仁山先生是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教育系主任,也是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位先驱.他后来成了国民党的左派,参与革命活动,因而成为继李大钊之后第二个被张作霖杀害的先烈,而且他是被押送到菜市口公开问斩的,是北大唯一的一个如此惨烈牺牲的教授.但人们却把他遗忘,几十年无人问津.我们这些北大的教师、学生也是因为偶然的原因,了解到高仁山先生的事迹,深感有愧先烈,经过好几年的努力,才在香山植物园将他迁坟安葬,也借此机会,重新认识他的教育遗产.他的教育思想有两个要点.  相似文献   

6.
学好邓小平理论增强科技兴路意识徐敦墉邓小平同志以他的远见卓识,对科技的战略地位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强调:“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我...  相似文献   

7.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一个智障儿童的教育,关于他的教育个案很有意义,现录如下:第一天:这个叫健健的孩子,入园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他了。发现这个幼儿的长相和别的幼儿不一样,他的五官比例有点不对称,眼睛不一样,嘴巴有点上扬;其二他没有自控能力,不能管住自己;其三是不能和同龄的幼儿正常交谈,只能说一些单音节词,比如叫老师只能说:"孙孙…戴戴…"。在行为上面也是冲来冲去不管别的幼儿。健健给我的印象还有点"恐怖"。第二天:一早来到幼儿园,我正在带小朋友做游戏,看见健健也早早来到幼儿  相似文献   

8.
臧克家 《春秋》2015,(1):28-31
《剑三今何在?》是陈毅同志悼念王统照先生诗作的题目。剑三是王统照先生的字,他是我的同乡——山东诸城县人,住相州镇,距我们村庄60里。剑三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时代激流,学校教育,使他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五四运动时,他在北京中国大学读书,参加过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爱国运动。他爱好新文艺,成为有名的小说家、诗人。他热...  相似文献   

9.
《友声》2008,(6)
三、三拔蒂尼是意大利一个望族由于20多年的外交生涯经历,倪波路先生通晓法、英、西班牙语及中文和阿拉伯文,他告诉我,中国的日常生活用语他能听得懂,只是太深的专业名词还需翻译。他说:"我的中文是在北京外  相似文献   

10.
小议"捞名"     
河北某县原县委书记刘欣年经常在大庭广众鼓吹"三个一点点":"你送我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活脱脱一副贪官嘴脸。但现在像他这样不注意名声的"傻冒"贪官已不多见,大多数贪官在捞财之外更注重捞名了。比如,江苏邳州市原市委书记邢党婴在一次市委民主生活会上就津津有味地介绍自己如何"抵制"行贿:"一是躲,二是拒,三是退,四是交"。宝鸡市公安局原局长范太民在一名个体户送给他3万元存折时,就当着局监察室主任的面,在存单上写道,"我虽然没有钱,但我有人格、有党性,我视不义之财为粪土",当场将存单退还。  相似文献   

11.
同治五年,55岁的曾国藩在家书中对曾国荃回顾了他一生三次"为众人所唾骂"及三次军事大失败。第二年,他又在家信中对曾国荃回顾了平生"四大堑"。综合这两封信,让我  相似文献   

12.
<正>有次,赴朋友的宴请,邻座来了一位不认识的朋友的朋友。寒暄之中,他问我家乡。我说:"穷乡僻壤,河北某地。""哪里哪里,人杰地灵!V中学。"他说着,伸出了两个手指变成为"V"字形,"腕儿中!北大清华,一次录取上百名,全国罕见,辉煌!V中学的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啦!"每次听到这类对家乡应试V中的赞誉,作为一个V中学的故乡人,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倒像有块石头压上心头。因为,一些逻辑已经成为死结,我怎么也解不开。这些"逻辑"是这样的:当今中国的教育,中学是应试教育,大学是应聘  相似文献   

13.
周昭麟 《黄埔》2014,(5):85-86
正"老周,咱们写一首歌唱老兵的歌。"这是三年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黄埔汉先生(真名张忠良)向我发出的邀请。"好呀。"我随意答应了一声,没想到他竟较起了真,一星期后就向我索稿,并邀我一道去荔浦看望他父亲——九十岁的抗日老兵。其实我早已开始构思酝酿了,只是这是个重大题材,绝不是几句口号,几段漂亮的文字就可以组成的,它的分量太重了,几十年来积压在我心中的情感又太多太多,一时还找不到最佳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他是我的老乡,一个两岁时在一场大火中毁了面容,双手仅剩下左手最后三个手指头的男人。实际上,我们根本算不上老乡,只因为我们在参加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时,他得知我是湖北黄石来的,便表示出一种特别的亲切。他伸出右手,热情地说:"老乡,我生在武汉,工作在岳阳,妻子却是阳新人。"我也在惊喜的表情中,  相似文献   

15.
先人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郑国有个宰相很爱吃鱼,于是有人给他送鱼,他一概拒绝。有人问:"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我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俸禄,我不接受别人馈赠是为了保证终身有鱼吃。"郑国宰相考虑的是送鱼的人满足了他的私欲,他必然要满足送鱼人的私欲,这不很危险吗?  相似文献   

16.
袁浩 《政策瞭望》2009,(3):56-56
近日翻阅《隋书》,里面有这样一段历史:房彦谦家中有许多祖上旧业,加上他多年为官的俸禄,财产很是富足,但他把这些财产大部分用来接济亲友。临终之际,他对儿子房玄龄说:"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正是这笔"清白"的遗产,教育了他的子孙后代,成就了一代名相房玄龄。  相似文献   

17.
正"喂,黄书记吗?我是县教育实践办小张,您写的对照检查材料没过关,要补写……"6月5日,阳朔县兴坪镇党委书记黄爱荣接到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电话通知,要求他再次修改个人对照检查材料。黄爱荣说,这是他第五次修改对照检查材料了,越改越觉得自己存在的问题多,真的是"达不到规定要求不放过"啊!在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阶段,阳朔县坚持"六个不放过",即思想认识上不去的不放过、查摆问题不聚焦的不放过、自我剖析不深刻的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  相似文献   

18.
<正>拜师齐白石苦禅先生是齐白石的弟子。他对我回忆起拜师的经过:"那是1923年的事、我与王雪涛一道去跨车胡同15号齐白石家拜访。当时齐白石六十多岁,正在变法。我为什么选他为师呢?原因有三个:一是他农民出身、为人朴实。二是他有创新,徐悲鸿说,‘文到八股,画到四王,衰败穷途’,但他画的蜜蜂、虾、螃蟹等等,都是独创的,三是他敢说话,门上贴务,送礼的,请吃饭的,都不画。我们去拜师那天,他先  相似文献   

19.
正乔友林,知名的肿瘤流行病与预防学家,同时也是农工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笔者作为教育委的联络员,对乔老师这位"医学大咖"进行了一次专门采访。尽管之前做了许多功课,但还是有许多忐忑:和受访人可是相差太多"段位",乔老师的各种医学术语我能听懂吗?我的问题在他看来会不会太"low"了……而当敲开乔老师办公室的门,他笑呵呵地如一位久违的老友般随手递给我一瓶可乐后,所有顾虑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对乔老师的认识,就从他那堆满医学书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玉龙县委书记木崇根同志发表在《创造》2012年第04期上的佳作——《深人群众,感悟民生》(以下简称《感悟》),我的心完全被揪住了,眼里噙满了泪花.也许是工作近30年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缘故,我对文中体现出的教育情怀,禁不住萌生出几多感慨. 《感悟》中,木书记写到与教育有关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为带头落实"四群"会议精神,2012年12月21日,他去九河乡金普小学送温暖、抓落实.看到学生床上铺的是稻草,有个8岁男孩,只穿着一件单衣和一条单裤,5个纽扣掉了3个,鼻涕拖得很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立即为学生追讨教育和民政部门发放的御寒衣服,限2天搞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