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 从2009年年初的焦虑与不安,到年尾的喜悦与期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向世界交上了令人欣喜的“中国答卷”——世界经济我国“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2.
《政策》2010,(1):30-31
2009年。宜昌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千方百计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在应对危机中实现了经济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张艾 《群众》2011,(6):35-36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其每一微小变化趋势都对宏观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迎接新的增长周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世界经济步入寒冬期,中国经济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的发展在这一年迎来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大的挑战。作为民营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攻坚克难、应对挑战、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艳 《前沿》2014,(7):149-152
危机管理过程通常伴有媒体的参与,在新媒体面前,政府必须及时公布事实真相,避免媒体所获信息不准致流言产生及传播。应对危机管理中的媒体,要能够掌握危机信息真实内容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控制危机范围,转危为安。媒体效应给公共危机治理带来了挑战,把握危机管理的媒体效应是新媒体环境下检验现代政府应对危机事件能力的新维度。正确把握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善用、善管媒体,对于塑造政府形象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这期间无论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都会面临未知的危机和困难。从2003年空前严重的非典,到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8.0级大地震,再到中国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是什么使国人坚强地一路走来?也许,温总理在回答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时的那句话——"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温总理这句话不仅是对怎样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而言的,对于保安服务业来讲,也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迎接一切挑战的宝贵法则。当下,中国保安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发展的"瓶颈"。《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7.
刘慧  蒋燕 《当代广西》2010,(13):M0002-M0002
2010年7月1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九周年!八十九年来,我党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取得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重大成果,在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  相似文献   

8.
李小平 《群众》2009,(6):28-29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今年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地税部门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大局、服务这一大局、保障这一大局,全力争创一流业绩,切实履行税收职能,为发展大局出力、为和谐社会尽责,努力在应对危.机、促进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公共事件及其引发的危机成为日益重要的政府课题 ,本文基于对事件的描述给出危机定义 ,并对危机的进程做了详细分析。文章围绕政府如何进行危机治理建构出四个目标体系 ,将它们细化到公共行政应对的三个阶段和十项措施上 ,以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10,(2):48-5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迷。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全国人民将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继续夺取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提升信心,应对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跨越式发展良好态势”,是省政协十届八次常委会议的议政建言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省辖市政协和省政协常委共提交了数十份调研报告,16个单位作了口头发言,几十名常委在分组讨论中各抒胸臆、坦陈己见。此次常委会议取得了建言献策的丰硕成果,达到了统一思想、激发斗志的预期目的,必将对河南经济及早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呻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礼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  相似文献   

14.
蒋燕 《当代广西》2009,(13):5-7
至2009年,泛珠合作已走过5年不平凡的历程。而如今,我们正共同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如何积极应对挑战,继续保持泛珠各方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第五届泛珠大会的召开,推动泛珠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提振了我们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福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背景下,全面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已严重波及实体经济。今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一年,福建如何应对挑战。持续经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袁健红  齐晓琳 《群众》2014,(2):54-55
发展绿色产业关系到经济结构转型和未来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竞争。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  相似文献   

17.
徐骏  王才领  王绍让 《公安学刊》2011,(2):47-49,63
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危机时常出现,且危机类型、形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不仅是高校"育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更关系到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本文以浙江省高校为样本,在对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危机意识、预防应对能力及高校公共危机教育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就高校做好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提出了重视体制建设——成立组织,设立学分;重视模式构建——立体全面,科学有效;重视应对能力——模拟情景,加强演练;重视教育形式——载体多样,注重效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崔建周 《前进》2009,(8):55-5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给同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我省国有企业资源能源型的产业特点,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大、更明显,面临的挑战更严峻。金融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紧紧抓住市场倒逼机制,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转化为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一个明智而富有意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吴家庆  凌应生 《求索》2014,(4):47-51
政府获取信任的能力直接反映执政党全信力状况。从信任关系发生、社会信任文化转型和政府权成构建三个维度对当前政府信任危机的发生机理分析,警示党的长期执政已面临严峻的全信危机挑战。坚定群众路线,将维护和实现最大化的全共利益作为党和政府绩效考核的首要啄则;推进社会信任文化转型,构建新型社会全信模式;转变权力意识,以执政有效性为核心兑现承诺,提升全信力,是重建政府信任、提升执政全信力应对全信危机挑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传统危机传播研究是基于公共关系的视角,这种强调可控、可靠、可预测的危机策略并不适合当前复杂的危机传播过程和环境。本文从危机的复杂性特征入手,指出危机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适应性表征,危机传播乃是危机情景主体搜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过程,具备复杂系统的特性。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面对的乃是危机复杂性和环境复杂性的双重境遇,而这种困境使得基于对称理论假设的危机管理范式面临失灵的危险。对此,本文提出利用组织团队学习来化解这一困境,将纷杂混乱的危机信息转换为危机情景知识,通过学习来强化组织应对危机的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