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反映了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其本质是把人民放在心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坚定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汲取"红船精神"的智慧和力量,就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信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伟大实践中培育的优秀精神品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激励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自我革命,鼓舞人民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身发展之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科学把握"不忘初心"的哲学意蕴、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四个服从",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历史观、群众观和实践观,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能够赢得民心认同,汲取不竭的力量源泉,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无数丰功伟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于都调研时所讲的"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9059万党员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对党忠诚,坚守人民立场,坚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5.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中国精神的推动和中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学习"四史",弘扬中国精神,探索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在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至关重要,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时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必须营造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必须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根本目标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领导经历了百年的拼搏奋斗,呈现出恢宏的气势、磅礴的新面貌和新气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全面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凝心聚力,实现"四个伟大"执政初心和使命的四重内核。"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产党人戒骄戒躁,牢记使命,力求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个辉煌和壮举。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发展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动力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法治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从我党执政规律看,发展、改革、法治和治党成为治国理政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问题,实质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看,"四个全面"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就要紧紧抓牢讲政治、守信仰和保清廉三条主线,不断淬炼思想,补足精神之钙,打赢反腐败斗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锤炼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辉煌业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新时期"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的作风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问题。在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中通过"内化"和"外化"路径来渗透革命精神,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党的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美好蓝图,明确指出要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在文化强国建设这一宏大的社会文明提升、国民铸魂工程中,要传承和弘扬伟大革命精神,把革命精神注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和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述,深刻回答了党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强烈的担当精神和成事的真本领等方面的品质和特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基础、把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作为关键、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把增强本领和能力作为重点、把遵循育人规律作为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征途上,在万众一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时不我待、"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统一战线不仅要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同时还要为完成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重任尽责。为此统一战线必须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即复合型多维度战略、体制机制开发与规范战略、领导体系拓展与创新战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民族复兴中国梦是由政治大国梦、经济强国梦、文化兴国梦、天下大同梦、美丽中国梦这五个具体的梦想构成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直走在追梦的路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也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让民族复兴中国梦照进现实、建构起实实在在的中国梦,就必须自觉做到:增强全党的民族复兴使命意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行动起来"实干兴邦",有效应对外部世界与环境的考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科学阐明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主体力量、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正确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蕴含深刻的逻辑内涵。其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理论逻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是价值逻辑,作为精神主线贯穿党的奋斗历程是历史逻辑,唤醒党员初心和使命的新时代需要是实践逻辑,坚定初心、勇担使命、再创辉煌是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9.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是要有点精神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崛起的希望之光。中华民族要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使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为之奋斗。“新时期铁人”精神,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哺育  相似文献   

20.
湖南红色文化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精神财富。斗争精神是湖南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奋斗的底色,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密钥。厘清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精神及其内在特质,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更有力推进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