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传》中,“刑”字主要在广义的“刑罚”意义上使用,“法”字主要在“法度”的意义上使用,二者无直接联系,“法”即“刑”之说不能成立。“法”与“刑”相通的基础是都与“法度”、“礼则”之意相关。《左传》中“法”字和“刑”字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法”不是“刑”,至少在战国初期以前,“法”是内含“正”义的,这种“正”指的是合于先王之道。  相似文献   

2.
人与法在“本位与工具”视角上形成了“法本位”法理命题。法律在其“工具性”上,首先是“以人为本位”,即人与法在本质层面上是“人本位一法工具”的“原生关系”;进而,在法治社会,法律又在其“权威性”上,升华为“法本位”,即人与法在运作层面上是“法本位一人工具”的“转换关系”。法律的至上权威,需要权力授权渊源上的民主性强力支持。当然,在立法和本质层面上的“人本位”永不能被替代。有了“法本位”这一“人本位的有效化身”,则“以人为本”也就获得了其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军事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法的早期渊源。这一时期军事法有四种比较重要的表现形态:誓,礼,律,兵书。誓产生于夏朝,“甘誓”是夏朝的基本军事法,商朝有“汤誓”,西周有“牧誓”和“费誓”,它们大都是古代战争动员令的记录。“礼”起源于祭祀,它体现的宗法精神是夏、商、周三代军事法的核心。到西周时,礼成为军事法的主要形态,对军事行政法、军事组织法、兵役法律制度、军事后勤法律制度等都有规定。“律”在甲骨文中曾有记载,是关于军队的法律,作为一种军事法的形态,律一直在完善、发展,是我国军事刑法的雏形。兵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军事法的一种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4.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5):F0002-F0002
本刊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重点,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与典型实践问题,提倡原创、严谨、厚重和宽容的文风。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中国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政府与经济”,“行政与法”,“比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刊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重点,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与典型实践问题,提倡原创、严谨、厚重和宽容的文风。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中国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政府与经济”,“行政与法”,“比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整体作战法”是继“河南公安精神”之后的又一法宝,对河南公安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10年4月21日,秦玉海副省长在推行“整体作战法”会议中强调:“整体作战法”是河南公安工作的方法论,是符合河南实际的有效技战术体系,不仅应用于命案侦破,也是我们应对重大案件、重点工作、重要警务部署的有效手段。2010年以来,淮滨县公安局深度应用“整体作战法”于命案侦破、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以下简称“打拐”)等各项公安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是否构成“武装冲突”是适用武装冲突法的关键条件,但在国际性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国际条约、判例、学说和国家实践中对“武装冲突”的界定标准并不一致。“9·11”事件后,国际社会重就“武装冲突”的法律含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武装冲突法的根本宗旨出发,“武装冲突”的认定标准可以归纳为“有武装部队介入的一定烈度的军事行为”。  相似文献   

8.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2):F0002-F0002
本刊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重点,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与典型实践问题,提倡原创、严谨、厚重和宽容的文风。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中国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政府与经济",“行政与法”,“比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于依法行政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行 政是依法 治国的 关键。依 法行政是 根 据合 理性 的 法来 制约 随 意性 的行 政。 依法 行 政之“法”是 依法行政 概念的核 心。依法 行政理 论的变 迁,现 代行 政和 历 史上 的行 政 区别 的 标志 主要 是“法”的范围 、内容和 表现形 式不断扩 充的结果 。依法行 政之“法”实证 分 析探 讨作 为 国家 制 定或 认可 的 依法行政之“法”外在 表现形式 ,而价值 分析则 从价值 层面 论证 依法 行政 之“法”是 良法, 是一 种 科学 性、现实性、民 主性和道 德性协 调统一之 法  相似文献   

10.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
本刊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重点,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与典型实践问题,提倡原创、严谨、厚重和宽容的文风。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中国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政府与经济”,“行政与法”,“比较与借鉴”。选题重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  相似文献   

11.
法治话语是以塑造法治认同为目标的法学表达。“据法裁判”是司法语境下的法治表征,法律渊源构成“据法裁判”之“法”的来源。因此,确定法律渊源的法源概念,应当被视为塑造“据法裁判”认同的法治话语。任何法治话语都是与特定法秩序相关联的、对特定法治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反思促进。因应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和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建构的法源概念,应当以获致法理共识为目标,超越概念争议和功用定义,进而以形成性质定义之方式,有效彰显本土法治价值观,并就我国法治建设的现实问题给出有力回应。在具体构造上,法源概念应以“良法善治”为价值依归,将“效力”作为法源的类型要素而非概念要素,最终生成“包含权威性规范命题的事实”这一法理内涵。  相似文献   

12.
“整体作战法”的“一个理念”、“五个体系”对创新公安工作思路有着重大指导意义,是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机遇期公安工作的指明灯。在内涵上,“整体作战法”的理念延伸为:以命案侦破为龙头,以打击犯罪为主业,打防管控并举,有效应对重大警情和急难险重任务,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适用范围上要深度应用,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在现代法律秩序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仍旧是一种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法、一种关干受行政决定影响的当事人的程序权利的法、以及一种关于那些使行政决策无效和约束行政权力的根据的法。”①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但是,依法行政并不考证“依什么法”行政,即“法”是民主的法还是专制的法?是体现权力本位的法还是体现权利本位的法?是“良法”还是“恶法”?可见依法行政只是一种中性的表述,既可与人治相结合又可以与法治相结合,依法行政并不必然体现行政的民主…  相似文献   

14.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提出半表半里当用和解之法,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刘完素、李东垣沿袭了成无己病在半表半里当和解的说法。徐春甫将“和”作为独立的治法提出,认同“小柴胡为少阳表里和解之药”。张景岳将“和阵”列入“新方八阵”范畴。汪昂《医方集解》专列“和解之剂”,其“和解”概念承袭于成无己,但和解剂的选方范围有所扩大。程国彭首次提出“医门八法”,完善和法。  相似文献   

15.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是苏州大学的校训,它体现了百年苏大的治校育人理念,也成为一代又一代苏大人不懈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其诗性语言的表达形式,还是意蕴深远的内容,都浸润着浓厚的中国气息,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德性文化”的特色。“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极富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凸显了中国传统语言文约事丰、义深词洁的“诗性”特点。“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精美气魄的语言外质之下内涵的意蕴却是浓厚深远的,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核心的儒、道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4):F0002-F0002
本刊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重点,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与典型实践问题,提倡原创、严谨、厚重和宽容的文风。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中国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政府与经济”,“行政与法”,“比较与借鉴”。选题重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学科与方法论;政治哲学;中国政治(含党建)和刚际政治。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选取了碘熏显现法、粉末显现法、烟熏显现法、“502”胶熏显现法和小颗粒悬浮液法五种常规显现方法,针对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手印的程序化显现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碘熏显现法、粉末显现法、“502”胶熏显法、小颗粒悬浮液法、烟熏显现法:或碘熏显现法、小颗粒悬浮液法、“502”胶熏显法、粉末显现法、烟熏显现法等两种推荐使用的显现顺序。该结论为提高现场手印的显出率和利用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治建设一直追求“依法求治”,注重实现法的秩序价值,而法治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以治成法”,克服“依法求治”的工具性特点,注重法的多重价值的实现。从“依法求治”到“以治成法”的关键在于增强法律的执行力,这是目前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克服“依法求治”弊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文化以“群体共存”为基本追求,法律被看作维护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工具;西方法文化则从“个体自由”出发,把法律看成保证社会活动公平、民主的行为规则。作者对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西方法文化从史源、法律观、价值观和法制传统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旨在扬弃中国传统法文化,提取西方法文化中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有益的成份,营造依法治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法的要素.西方法哲学界主要有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是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认为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第二种是哈特的“法律规则说”,认为法律是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第三种是德沃金的“规则——原则——政策说”,认为法的要素不仅包括规则,还包括原则和政策;第四种是庞德的“律令——技术——理想说”,认为法律是由律令、技术和理想三个要素构成的,其中的“律令成分”又是由规则、原则、概念和标准组成的复杂体系。不同的学说理论代表了不同的学术立场。并具有不同的学术价值,其中蕴涵了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