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完善农村宅基地征收补偿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宅基地征收补偿规定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宅基地的补偿标准不合理、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缺失、补偿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为避免征地拆迁纠纷、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对宅基地所有权消失进行市价补偿,并进行少数残存地、相关损害补偿;明确农民应获得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房屋拆迁补偿应包括房屋建筑物自身价值、安置补助、其他经济损失;加强补偿程序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城市规划中的房屋征收作出了相关规定,但《城乡规划法》还没有将城市规划与城市房屋征收建立联系。为规制城市规划中的房屋征收与损失补偿,在修改《城乡规划法》时应明确城市规划与房屋征收的关联,在此基础上规定详细的公众参与程序保证城市规划的公益性,并界定能够引发房屋征收的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种类。由于我国立法对征收要件规定的不细致或不合理,可参考日本法和判例确定公共利益需要、决定程序和权限、损失补偿范围等。因城市规划中的房屋征收和损失补偿引发纠纷时,还应将城市规划纳入司法审查对象,并可参考日本判例确立的审查方法对征收决定和补偿决定加以审查。  相似文献   

3.
房屋优先购买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对于房屋优先购买权的权利主体及其权利冲突解决方法的确定,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房屋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应按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情况分别处理.其次,应依法保护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再次,房屋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应当优先于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最后,房屋所有权人出售房屋时,其同住未成年人以及非共有人的成年人不享有对该房屋的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4.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存在是合理的,但该制度不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和破坏交易安全的观点。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应当优先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应明确房屋承租人先买权行使期限及其法律后果、“同等条件”的内涵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法律故事     
脑退化症患者立遗嘱赠房无效 贾婶与王大妈在小区活动时相识,贾婶比王夫妈小10岁,两人都是独居又非常投缘,便很快成了好朋友。交往中,贾婶经常照顾王大妈日常起居。2005年,贾婶应王大妈要求,搬入她在百万庄的房屋(以下简称诉争房屋),以方便照顾她的生活。王大妈为感激贾婶对自己的照料,于2006年1月19日到公证处作了遗嘱公证,将诉争房屋遗赠给贾婶。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件(征求意见稿)》属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适用范围应当同时符合几个条件:(1)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2)国有土地上房屋;(3)对房屋所有权人。确定补偿标准非常重要,应在具体细节上给予严格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城市房屋拆迁本质上是政府基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而进行的对城市规划区内房屋的征收行为。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之一,具有对抗第三人包括土地所有权人的效力,在遭遇公益征收或非公益拆迁时,理应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在国务院改革城市房屋征收制度之际,应明确将“收回”国有土地使有权纳入补偿范围,并建立相应的补偿程序和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8.
“共同居住人”与“同住人”的界定,新旧《条例》是有区别的;新《条例》与《细则》也是有区别的。公房使用权买卖中,协议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拆私还公涉及的公房使用权;应区分同住人他处有无住房、他处住房与争议房屋取得的先后顺序。房屋动拆迁安置补偿的处理,可按上海市高院《关于房屋动拆迁补偿款分割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处理。  相似文献   

9.
强制拆迁是近些年来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在于其所依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存在缺陷。我国应废除涉嫌违宪违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法》,在立法中明确强制拆迁的概念、内容,严格区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为强制拆迁设计切实可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8条以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代替旧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行政裁决,定性不清,中立性欠缺。以域外征收补偿争议解决机制为鉴,结合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已有机制,房屋征收立法应构建以行政裁决性质的房屋征收补偿争议行政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在审理一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当事人双方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只约定买卖房产,而对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情况没有约定。因此,在合同的实际履行过程中,双方对是否一并转让土地使用权发生争议,买方认为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应一并转让,而卖方则认为土地使用权不是该合同标的,不同意办理转让手续。该案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房地产买卖中如何看待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关系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权法尚未出台,对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的规定,仅散见于几部法律、法规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屋拆迁是个系统工程。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包括三层内涵: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拆除房屋、居民迁移到别处,而政府对此一直发挥着直接的作用,行政权力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当前应主要就拆迁行为群中的原因行为进行规范,同时,针对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类型化趋势,应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厘清政府的拆迁补偿责任,以公正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蕴涵平等、民主、自由和契约理念的和解制度在拆迁补偿争议解决机制中的引入,对于有效化解拆迁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无疑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拆迁补偿争议和解制度之有效运行尚面临行政价值观念错位、行政和解体系和制度缺失、拆迁补偿争议和解自身制度不完善、房屋拆迁制度设计不合理、相关配套制度滞后等诸多困境。为此,应在转变行政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使我国拆迁补偿争议和解走出困境,有效运行。特别是要制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法》,改革完善房屋拆迁制度。  相似文献   

14.
进入社会转型期,因城市房屋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行政争议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原因,应根据新的社会实际和矛盾特点,建构立体多元的群体性行政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屋征收领域已经存在系统的社会风险。作为政治系统对法律系统的环境影响,重塑征收的合法性应注意房屋征收法制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功能定位;凝聚价值共识、扩大公众参与、注重反思理性应当成为房屋征收社会稳定评估机制的架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设定抵押权的私有房屋买卖时抵押人应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以便使抵押权人为实现其抵押权及时行使对抵押物的物上代位权,使受让人及时了解标的物的权利状况,以决定自己是否购买。对已设定抵押权的出租房屋进行买卖时,应尊重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17.
一.案情简况 原告周某(401室房屋所有权人)与被告李某(301室房屋所有权人)系某小区的上下邻居,原告为刚买受401室房屋的新产权人,可其至入住401室之后才发现被告曾将301室房屋的承重墙拆除。在随后的交涉中,周某才得知401室房屋的原所有人(即401室房屋出卖人)也曾就此诉至过法院,  相似文献   

18.
居住权的权利内容应包括对房屋的占有、使用和对房屋的改良。居住权的义务可分为居住权开始前的义务和居住权开始后的义务。居住权开始前的义务包括制作房屋的现状书和提供担保;居住权开始后的义务包括合理使用、通知、承担房屋日常费用以及返还等内容。居住权的内容是开放的,不应该人为地设定一个上限。  相似文献   

19.
城市房屋拆迁的反思与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拆迁涉及公共利益和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房屋拆迁中行政强制处分的合理性、适当性与既有财产的安全性,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达到应有的相称与均衡。当前房屋拆迁中普遍出现对公民个人利益的忽视和公民个人权利的践踏。为此,城市房屋拆迁需要再造,以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为指向,做到房屋拆迁程序的公开透明,拆迁补偿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起因于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对某民事行为或民事权利据以成立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争议。如何解决这一争议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处理结果。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可否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不能那么对案件应在程序上做何处理?例如在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中,原告以自己的采光权受到被告的房屋妨碍为由,向某县人民法院起诉。而被告在诉讼中则以其房屋修建是经县城建局审批通过为理由提出抗辩,主张所建房屋虽对原告的采光造成一定妨碍,但不构成对原告的采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