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的心事     
陈正 《人事天地》2007,(9):30-30
央视名主持人朱军,一直以在节目和晚会上“哭鼻子”著称。但是他说:“在《艺术人生》中的‘哭’,是因为感情的真实流露,为什么不能哭呢?”他告诉记者,和《艺术人生》相随7年,和每一位嘉宾对话,了解到别人面对挑战的人生态度,每一次他都会感动。  相似文献   

2.
桂馥是注释《说文》的四大家之一。人们往往关注他的《说文解字义证》征引古籍注疏许氏说解的特色,忽略了其对各种文字现象的论述,而这正是全面把握《义证》必不可少的方面。他解释了古文、籀文,对人们深刻理解古文字大有裨益;他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的分析,为当今汉字的用字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资料性文章应重视准确性和严谨性卫兴华最近读了晓亮同志发表在《党校科研信息》1994年第9期的资料性文章:《1993年我国经济学研究动向(下)》,其中涉及到我同他的有关争论。他说:“私营经济是否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我曾写过文章说,私营经济从微观基...  相似文献   

4.
作家海岩以《便衣警察》、《玉观音》、《平淡生活》等系列畅销剧,先后捧红了陆毅、佟大为、刘烨、孙俪等一线明星。少有人知的是,海岩却是位单亲爸爸。儿子侣箫虽为演艺圈人,但至今默默无闻。为何海岩不把自己的儿子捧红?原来海岩太“绝情”,他说,我要做一个“狠心”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以小说著称于世。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可以说家喻户晓,即使没有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通过电影、电视、戏剧、连环画等媒体,也可以了解许多聊斋故事。至于他的别集——《聊斋诗集》、《聊斋词集》、《聊斋俚曲》、《聊  相似文献   

6.
一代军事奇才韩信,最终死于妇人之手。人们常说,成功是一种偶然,失败是一种必然。韩信的人生悲剧,是和他致命的性格缺陷分不开的,只懂军事,不懂做人与处世,最终落了个夷灭三族的下场。根据《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我们可以看到韩信的大致人生脉络,从而找出他的悲剧人生原因:  相似文献   

7.
屈原改革思想管窥赵逵夫屈子于怀王十年任左徒之职,可以说是楚怀王给他提供了一个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史记·屈原列传》写他任左徒之后的情形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九章·惜往日》中说:国...  相似文献   

8.
在鄂州,提起市委政法委纪检组组长佘太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5年他成为感动鄂州的十大人物之一;他的事迹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了长篇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他被人们誉为无私无畏的“反腐战士”。  相似文献   

9.
在最新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中,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强调“要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一个廉洁的、高效的、廉价的政府。”他还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讲过,“廉价政府”这个词,实际上就是指一个精简的、成本很低的、不浪费人民血汗的政府。  相似文献   

10.
漫画     
董行 《人事天地》2010,(34):66-66
买书 一个人在书店买书,他对店员说:“我想买本书,里面没有凶杀,却暗藏杀机;没有爱情,却爱恨难舍;没有侦探,却时时警惕。你能给我介绍一本吗?” “只有这个,”店员说,“《股市行情》。”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熟读《明史·海瑞传》.被海瑞在国难当头之际敢于冒死进谏的精神所打动。1959年4月,上海会议期间,他大力提倡“海瑞精神”,号召大家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来的种种失误大胆陈言。会上,毛主席提到他曾建议彭德怀读《明史·海瑞传》,又问周恩来看过没有,周恩来说看过了。主席不厌其烦地向大家推荐海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期望党内讲真话,以便及时纠正政策失误的急迫心情。  相似文献   

12.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他的著作主要有《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上、下篇和《人类理智论》等,其中他的宪政思想主要体现在《政府论》的下篇中。他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人权,因此需要对政治权力进行限制,进而阐述了他的人权、分权、民主和法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这个夏天,41岁的老谭一刻没闲。往返武汉、黄冈两地十余次后,他的女儿终于可以进黄冈最好的小学读书了。但这并非如他所愿。“《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孟母多次迁居。没想到几千年后我重蹈覆辙翻版成了当代‘孟父’。”老谭的话语里有辛酸也有不甘,为让女儿能够到武汉读优质小学,去年春节后他不惜辞去黄冈市公务员工作,只身到武汉打工。兜兜转转一年多,择校梦碎,他只能返回家乡。(8月19日《楚天金报》)  相似文献   

14.
宋波 《人事天地》2008,(1):12-13
宰相肚里能撑船 富弼是宋朝非常受人敬重的要员,当过宰相,是三朝辅臣。他年轻时就很有度量。《宋史》说他“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气色穆然,不见喜愠。其好善疾恶,盖出于天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他的《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许多小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如视角、倒插、弄引、獭尾、作对、草蛇灰线、鸾胶续弦等,见解独到、深刻,不愧为我国第一位探究小说叙事技法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小说叙事技法论是对叙事学的杰出贡献,而不是“八股章法”  相似文献   

16.
兄弟争死     
子浩 《人事天地》2008,(10):1-1
南北朝《南史·孙棘传》里记载,有个彭城人叫孙棘,他弟弟孙萨按规定要到军队服役,可是因故没能按期到达,按律当斩。 孙棘即到郡府去说:“我身为兄长,是我叫他不去应征的,是我罪该万死!”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可见散文是极富个性的一种丈体。而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更是他的个性的体现。对此笔者也很赞成梁实秋先生的意见:“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而这种妙处“我们读者只有感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的所以然”.那么要说清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确实是非常困难的。笔者只想就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初步地议论一下他的散文风格。在这两部散文集中,共收录了张岱的197篇散文,除了两篇文集的《自序》之外,其余的都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
该书《译者序》中介绍说:“米歇尔·克罗齐耶并非书斋里的学者,而是始终行进在社会现实之中的知识分子。他有着十分强烈的现实意识、非凡的洞察力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法国的社会现实,他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深刻认识,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了解这个国家的伟大之处,但也深知法国社会存在的大量问题和诸多弊端,他认为,要想让这个患上‘法兰西疾病’的社会肌体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其意是说:言语(即“辞”)只要能达意就可以了;换言之,言语只是为了达意。他这么说,为的是强调“达”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言语的其他要求(如“文彩”之类)的意思。正因为如此,他同时又说过“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春秋左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儒商”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儒商”形象胡冠莹吴趼人在他的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塑造了一批“儒商”形氛说他们是“儒商“,是由于他们在经商之前都是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的中过进士、当过官,如吴继之、王伯述;有的虽未科考功名,但也满腹经纶、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