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幸福     
我是贾立群主任的学生。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白衣天使,手术刀轻轻一挥,就能治病救人。可从医科大学毕业后,我没有被分配到临床科室,而是到了超声科。那段日子,我常梦见自己被转到临床科室,可是梦醒之后,还得走进让我看不上的B超科。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南市,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八路军好,是共产党的队伍。1945年8月,我刚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 我的原部队是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供给部粮秣科。我们科有一位比我长几岁的老大哥叫董沛然,他是河北省卢龙县人。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他总是耐心地帮助我,体贴我,经常和我谈心,使我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可是让我纳闷和不理解的是,领导认为我工作干得不错,他却总是找我的毛病。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党员,因那时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  相似文献   

3.
1981年,我从天津市护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河西医院ICU病房做护理工作,一干就是13年。其间,我勤学苦练,累活脏活抢着干,苦是苦了点,可是,每看到身边的党员、医生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每看到老护士忘我地工作,我总是被感动着,庆幸自己身处一个优秀的团队,感到自己工作的神圣,同时也总是有一个梦想伴随着我:有朝一日,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救歹巴扶伤,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的人,也会永远地休息;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总是面带微笑帮助他人的人,也会离我们而去;我从未想过,像他那样一个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人,会倒在他心爱的岗位上。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一幕幕和师傅在一起的日子……一方平安守护人2013年从河北省警察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安建桥警务站做辅警,第一次见师傅,他胖乎乎的脸上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后来和他逐渐熟悉之后,我时常开玩笑叫他"大叔"。  相似文献   

5.
责任     
我刚来医院的时候,有一次给一个孩子开B超检查单,家长说:"大夫,给我们做一个贾立群牌B超吧。"贾立群牌B超?这是哪家B超机的牌子,从来没听说过。我好奇地跑到超声科去问,大夫们指着正在做B超的贾立群主任告诉我:那台B超机再加上我们主任,就可以叫"贾立群牌B超"了。不久后,在院内的一次外科医生考试中,有一道题间阑尾炎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6.
归来     
正缘起我叫陈发姑,出生不久后,父母便相继离去,我被送到朱家当童养媳。从小便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酸楚,不愿与人亲近。幸好朱家少爷待我不赖,常常逗我开心。大人们说,他是我未来的丈夫,彼时年少,不知道"丈夫"的意义,感觉只要在一起就知足。可是,我没想到,这于我而言,近乎奢侈,尤其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叫朱吉薰,是朱家唯一的孩子,家  相似文献   

7.
爱的回想     
蒋乾麟 《学习导报》2014,(24):48-49
父爱是一片辽阔的海 传统家庭给孩子的印象通常是严父慈母,而我父亲是典型的慈父形象。他长得像文弱书生,性格很温和,对孩子从来不打,甚至有点溺爱。记得我小时候爱看小人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只好跟着小朋友到书摊去看,一分钱看一本。虽说钱不多,但老让别人掏钱也觉得不好意思,囊中羞涩的我斗胆把手偷偷伸进父亲的口袋。终于有一次被父亲发现了,他生气地扬起了手——我知道错了,甘愿挨打,可是父亲的手又放下了:“拿钱干什么?”“看小人书。”  相似文献   

8.
姥爷和姥姥     
<正>从小时候起,就最喜欢姥爷。不是因为他经常给我买零食或玩具,而是在他身边偶尔停留的时光,总是最温暖的。80后的孩子,兄弟姐妹很多,父母的爱分给几个孩子,到了"不打腰"的孩子,关心貌似就变得无关痛痒了。所以,我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小孩子,可以在爸爸妈妈娇嗔的埋怨中安心地享  相似文献   

9.
柳延延 《学习导报》2012,(13):45-45
孩子与大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仿佛完全是另一种生物,有着另一种天性。从他们脸上,你看到的是原初的纯真。孩子当然要长大,要学习各种生存的技能,要养成理性思考的能力,提高品味生活的精神境界。如果他习得了这一切,又保有了纯真,他多半会成为一个艺术家,一个真正有趣味的人。毕加索就说过:我很小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一生都在学着像孩子一样画画。所有接触过毕加索的人,都谈到毕加索眼神中的孩子气,他似乎不会老,他在寻找孩童的纯真。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孩子们总是充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23):108-110
【求助记录】我的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两个老人很宠孩子,疏于管教,孩子逐渐养成了一些坏毛病。现在,孩子回到我们身边,可他还像在爷爷奶奶跟前那样任性,甚至无理取闹。作为家长该如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宽严相济,使其养成良好习惯,是我最关心的。我知道,孩子犯了错误应给以惩罚,不能总是姑息迁就,但如何使惩罚更有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请“三T公司”的幼教专家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11.
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贾立群更加忙碌了。B超室门外是点名道姓排长队等待他的患者;全国各地是等待他前去宣讲的听众;阵阵手机铃声中是一个个等待他拍板的诊断;外院进修医生一拨一拨慕名而来……作为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61岁的他从未想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每次当别人问起"贾立群牌B超"是怎样炼成的,他只有一个朴实的答案——"我只是不想让一个孩子在我手里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3.
责任     
我刚来医院的时候,有一次给一个孩子开B超检查单,家长说:“大夫,给我们做一个贾立群牌B超吧。”贾立群牌B超?这是哪家B超机的牌子,从来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14.
陈建 《广东党史》2013,(5):41-48
还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堂祖父金家凤就在我的心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祖父金家骏曾多次对我循循善诱:"你的家凤阿爹、就是我的亲阿哥金家凤,他可是个有本事的人。不过,你以后长大了可不要像他那样去参与政治,只要像他那样学好文化知识,练好毛笔字,有吃饭的本事就好了。""家凤阿爹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年轻时经常读书写信要直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后,就又坐在那里练毛笔字了。""伊虽说与我们是同时代的同龄人,但在那个年代里,他算是一个思想激进、观念新潮的年轻人了。有一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17):70-70
未必 在公交车上听到一大约8到9岁的男孩对旁边的小女孩说:“谁说不能预测未来,至少我能知道以后我的孩子姓什么,可是你就不同了,你的孩子姓什么还是未知数呢!”那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大声回了一句:“哼哼,那是!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哟!”  相似文献   

16.
缺憾之美     
盛丽秀 《党课》2021,(2):108-109
很久以前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相似文献   

17.
最美的陪伴     
<正>父亲是爷爷的养子。父亲的生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两兄一姊。在那个困难的年月,父亲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出生前一年奶奶就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悉心照顾日益年迈的爷爷。爷爷70岁时摔坏了股骨头,不能下床。父亲每天很早就起来给爷爷接尿、洗漱,母亲则给爷爷煮奶熬粥。爷爷大小便失禁,父亲总是耐心收拾,从来没有不悦之色。他是那样细心、小心,  相似文献   

18.
B超“神探”     
“贾主任,我们孩子才六岁,您一定给仔细查查,看看有救没救?”随着贾立群手持的B超探头在孩子的腹部移动,孩子的父亲紧张得声音都颤抖了。这个孩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盆腔恶性肿瘤。父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孩子从秦皇岛来到北京儿童医院。“不是肿瘤,只是阑尾脓肿。”贾立群放下手中的仪器说。“真的吗?”对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孩子的父母都不敢相信。“我来证明给你们看。”贾立群拿来了一个穿刺针头。对准部位刺了进去,涌上来的脓立刻就把注射器推杆给顶了上去。“扑通”孩子的父亲跪倒在地:“您救了我们全家的性命啊!”贾立群连忙扶起他,“不是我救的,本来就没大碍。”  相似文献   

19.
早就想写父亲,可是每次想写的时候心里却像海浪一阵阵涌起,让我感慨万千,就没了头绪。也许当我们太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他了。有一天,我在听大提琴曲,是富尼埃尔演奏的鲁宾斯坦的作品,他的演奏我总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不断重复地听。我觉得好作品会永远长在我们  相似文献   

20.
《当代工人》2011,(17):38-39
和老公结婚5年,感情一直很好。老公在杭州的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做到销售总监,收入可观,所以我一怀上孩子就辞了职,回老家南京买房,彻底安顿下来。孩子两岁后,我们开始产生分歧,他想让我做全职太太,我不同意,坚持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并应聘进入一家教育机构工作。也许是不太适应吧,我常和老公说起自己的坏心情,他总是很简单的说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