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观生  梁演玲 《学理论》2013,(8):305-30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奢侈风气盛行,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薄弱,现在食堂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学生倒剩菜剩饭的情景,遏制这种浪费现象刻不容缓,具体措施如下:家长要注重培养子女的节约意识;提高食堂的饭菜质量;在学校广泛开展节约粮食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把节约行为纳入学生考核内容;政府要加大对高校食堂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2.
韩英军  孙飞 《学理论》2014,(7):191-192
本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报刊和网络上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性文章很多,但几乎都是普遍性和公共性的。而针对专业和行业的特殊性指导基本见不到。本课题组以我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着重对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确立、自我评价、环境评价和职业定位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思考和探索对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对全国各地若干省份高校学生的实证调查,认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他们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然而在人大代表选举中,许多大学生却表现出相当的被动和冷漠现象。尽管部分大学生具有追求物质享乐的倾向,许多大学生具有功利主义的参与倾向,但并不能淹没其公共精神和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2)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群体及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对海南大学生创业教育状况进行了总体调查,并对海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各方面情况、海南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海南创业教育应依托于系统化的视角,立足于海南本地,结合海南创业环境的整体状况、特点优点、发展方向等,以海南高校为依托,协同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海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倪敏芬 《学理论》2013,(6):80-8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宅"生活,特别是在校学生,他们以"宅男""、宅女"自居。如何认识这一新的族群?他们为什么在人生黄金时期选择放弃传统的社群生活而加入"宅人"族?他们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这种选择对其自身和社会将产生何种影响?为了探寻答案,本调查报告以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宅现象",让人们对"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高校346名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现状认知状况良好,但就中国梦内容的认知存在不很明确的现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部分内容认同感较强。大学生对中国梦内容的践行状况良好,能够从自我做起,脚踏实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实现民族大义。在中国梦的实现上也存在着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实现的矛盾冲突,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8.
肖华莹 《学理论》2013,(5):271-272
通过调查可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实践充分证明",三下乡"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9.
王怡琳  叶丽敏 《学理论》2013,(8):307-308
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其他环境下,接触做社会调查报告的机会较多,并用新一代人的视角去看待、分析问题。而对大学生自身来说,开展社会调查不仅让大学生对完成社会调查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正确认识社会调查报告;积极把枯燥转变为趣味;沟通你.我.他;学会借用外力达到更好效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抵制抄袭舞弊之风;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生心理疲劳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调查表明:大学生的需求层次与心理疲劳相关性最强。从总体上说,大学生要克服心理疲劳,关键在于树立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1.
苏若雪  李朝阳 《学理论》2014,(15):281-282
引导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发现,大学生在"三个自信"中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坚定大学生的"三个自信",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毕德 《学理论》2009,(18):224-22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要针对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有机结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正确对待灌输理论是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前提,不断寻找和发现新的结合方式是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王昆仑 《学理论》2011,(31):235-236
2008年以来",90后"逐渐取代"8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对"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状况的比较中可以发现",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呈现出共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状态。其中",90后"大学生在道德责任意识、利益选择和择业观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要针对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有机结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正确对待灌输理论是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前提,不断寻找和发现新的结合方式是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上海高校“并轨”,新入学的大学生将全部实行交费上大学。为此,我们对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财经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大学、民办杉达学院等14所高校的大学生就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分,回收918份,回收率达到91.8%。其中,调查对象45.75%是来自城市,21.57%来自县镇,31.70%来自农村。 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空军工程大学以创新思维为先导,以工程化推进为抓手,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为目标,深入实施"红色传人培育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了新路径。创新理念聚合力创新素质教育理念。把实施"红色传  相似文献   

17.
乔钰  宋文敬 《学理论》2013,(15):291-292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精细化"职业指导是职业指导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及新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细化"职业指导强调指导过程的全程化指导、模式多元化指导、队伍专业化指导,以提高职业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2)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凸显。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制度法规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论文调查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艺机械厂是航空航天工业部飞机发动机叶片专业化生产厂。有职工3800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今年2-3月份我们以“青工看形势”为题,在全厂10个主要生产车间和部分科室进行了调查。先后召开了党支部书记、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一线青年工人等座谈会。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定500名青工做为调查对象。在下发500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479份,有效率为95.8%。在回收的问卷中,25岁以下的占50.7%,25岁至28岁的占21.1%,29岁至35岁的占28.2%。男性占52%,女性占48%。一线青工占63.8%,其他人员占36.2%。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6.9%,中专和高中文化的占67.9%,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占23.2%。党团员占60.2%。调查中共得到数据1270个。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综合分析,写出此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