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文献报导,福尔马林对口蹄疫病毒具有良好的杀毒能力。我们在前一报告中报导了福尔马林溶液对A型口蹄疫病毒的消毒作用。本文介绍福尔马林烟雾剂对人工污染于羊皮样品上的O型口蹄疫病毒的消毒效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口蹄疫O-A-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按OIE口蹄疫疫苗效检标准和我国口蹄疫灭活疫苗质量标准,对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4批疫苗进行了安全性试验、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疫苗保存期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显示,4批疫苗均对靶动物和实验动物安全,无任何毒副反应;对O、A、AsiaⅠ型口蹄疫的平均免疫效力分别为4.73、6.84和8.10 PD50/头份;一次接种的有效免疫期达6个月;2~8℃下的疫苗保存期为12个月;适宜的免疫剂量为,6月龄以上牛每头3.0 mL,6月龄以下牛每头1.5 mL。该疫苗对接种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一次接种可同时预防O、A、AsiaⅠ型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  相似文献   

3.
(一)口蹄疫A型组织细胞苗及组织细胞毒兔体反应苗对50~60日龄杂种断奶仔猪的安全效力试验。 (二)口蹄疫A型组织细胞苗及组织细毒兔体反应苗对10~13日龄杂种哺乳猪的安全试验。 (三)口蹄疫A型组织细胞苗及组织细胞毒兔体反应苗对50~60日龄纯种断奶仔猪的安全效力试验。  相似文献   

4.
猪口蹄疫和水泡病在某些地区同时流行,影响生猪生产和出口援外。为了研究解决预防这两种病的联合疫苗,我们用我所培育的口蹄疫A型鸡胚弱毒和水泡病上海龙华系鼠化弱毒作成联合疫苗,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甲、安全效力试验 一、试验材料 (一)疫苗: 1.口蹄疫A型疫苗:用我所培育的A型鸡胚化弱毒104和107代,制成含毒10%、含  相似文献   

5.
全国各地根据需要逐渐开展口蹄疫O、A两型弱毒疫苗的共同注射,节省时间与劳力,为群众所欢迎,但对牛接种后产生抗体如何,未能选定适当条件进行测定。由于农业部兰州兽医药品厂用于生产血清的牛只每隔3~4个月进行一次口蹄疫疫苗预防注射,同时经常进行采血制造血清,便于获得试验血清,故选定该厂牛只进行血清保护试验,测定中和抗体指数。  相似文献   

6.
全国各地根据需要逐渐开展口蹄疫O、A两型弱毒疫苗的共同注射,以节省时间与力量,为群众所欢迎。但接种后牛、羊产生抗体如何,国内资料甚少。农业部兰州兽医药品厂对用于生产血清的牛只进行了O、A两型口蹄疫预防注射,我所亦对在徐家坪饲养的健康黄牛、绵羊、山羊进行了O、A两型疫苗的预防注射,于注射后不同时间采血分离血清作乳鼠的血  相似文献   

7.
用制备的6 批牛 O A 型口蹄疫( F M D) 双价灭活疫苗对黄牛进行了安全性试验、效力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牛对 O 型和 A 型同源强毒(100 000 I D5 0) 攻击的近期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1 .3 % 和100 % ;免疫后180 d时,保护率分别为100 % 和93 .3 % ;免疫后240 d 时,保护率分别为60 .0 % 和50 .0 % 。疫苗经2 ~8 ℃保存365 和547 d 后,接种牛对 O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100 % 和85 .7 % ;对 A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91 .7 % 和100 % 。免疫剂量为2 和3 m L 时,对 O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75 .0 % 和100 % ,对 A 型的保护率均为100 % 。  相似文献   

8.
对6个半月~7个月及8个半月的免疫持续期试验,我们采用仔猪肾上皮细胞毒120代(病毒滴度=10~(-7.5))又连续适应3~4日龄乳兔三代,乳兔在接种后36~40小时出现典型口蹄疫症状,规律死亡。取其乳兔肌肉组织毒,制10%含毒量的甘油苗(病毒滴度=10~(-7.0)),该疫苗(7102批)在甘肃省成县红川公社、南康公社进行区域实验(该地区从1962年至今未发生过口蹄疫,也未注射过口蹄疫疫苗)。注射黄牛670余头,注苗6个半月~7个月及8个半月分别运回试验牛只,进行强毒攻击。所用强毒为牛源强毒A型44代,病毒滴度=10~(-7.0)  相似文献   

9.
用预备试验初选的 4种稀释剂a、b、c、d ,对经浓缩培养法繁殖的牛、猪O型口蹄疫病毒进行稀释 ,使其与普通毒 (对照 )浓度相当。然后将其与普通毒一起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后 ,测定TCID50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4种稀释剂稀释的病毒TCID50 存在显著差异 ;a和b稀释的病毒TCID50 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均显著高于c和d稀释的病毒TCID50 ;a和b稀释的病毒与普通对照毒的TCID50 也无显著差异。表明 ,a和b均可用于稀释口蹄疫病毒抗原 ,考虑到成本 ,宜选用b。  相似文献   

10.
用同一份仔猪肾组培细胞先繁殖猪瘟病毒(中国猪瘟兔化弱毒),再繁殖口蹄疫O型病毒,猪瘟组培细胞毒兔检可达5 ×10~4ID/1毫升。O型口蹄疫细胞毒鼠测毒价可高达≥10~(8·5)“MLD_50/0.1毫升。 被猪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不发生细胞病变(cpe),大量繁殖猪瘟病毒后的细胞(即3~5次收毒后的细胞),再感染口蹄疫O型病毒,细胞病变率几乎达100%。从而说明猪瘟病毒与口蹄疫O型病毒是可以先后在同一份细胞内复制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制苗及攻毒用毒种的质量和稳定性,在对制苗和攻毒毒种的毒力、特异性、保存期、扩繁代次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制苗和攻毒用毒种种子批。结果表明,原始毒种和基础毒种的扩繁代次均控制在5代以内,适宜的保存方法和保存期均为加含 500 mL/L甘油的PBS后在-30℃保存1年、-70℃保存2年;用于生产抗原的工作毒种,最高扩繁代次控制在15代以内,最佳保存方法和保存期为加保护剂后在-20℃保存半年、-70℃保存1 年;用于效力检验的攻毒毒种采用原始毒种。通过制苗和攻毒用毒种种子批的建立,规范了口蹄疫疫苗生产和检验过程中的毒种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亚洲区域内O/PanasiaⅡ和A/Iran05口蹄疫流行毒给我国养殖业造成的严重威胁,以O/HN/93和A/GDMM/2013感染性克隆为骨架,替换了完整的结构蛋白编码基因P1,构建嵌合病毒作为疫苗储备毒株。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RT-PCR、基因测序、电子显微镜、蚀斑表型及一步生长曲线鉴定和分析重组病毒。结果显示,成功拯救到含O/PanasiaⅡ和A/Iran05型毒株P1基因的嵌合口蹄疫病毒,且嵌合基因可以随病毒在细胞上稳定传代,但P1基因的替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嵌合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复制能力,使得嵌合病毒在BHK21上完全CPE时间长达19 h左右。2株嵌合病毒的成功拯救可为未来我国边境地区口蹄疫的有效防控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牛抗体消长动态的LPB-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按一次免疫、首免后第15 d加强免疫和首免后第60 d加强免疫程序,对3组试验牛(每组牛20头)用O型口蹄疫疫苗进行了免疫。免疫后不同时间点用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测定了免疫牛O型口蹄疫抗体效价。结果,首免后第15 d加强免疫牛和第60 d加强免疫牛抗体水平较高,50%保护牛所占比例分别为56.3%和63.1%,完全受保护的牛所占比例分别为34.3%和29.5%。第60 d加强免疫牛的保护率要高于第15 d加强免疫牛和一次免疫牛的保护率。结果表明,首免后第60 d加强免疫是最理想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一、血清中和试验 (一)项目和试验方法 1.试验用细胞株:采用BHK-21或IB-RS-2细胞。 2.细胞培养:将含细胞数 3×10~5cell/毫升的细胞悬浮液0.5毫升,置培养试管(13毫米φ×100毫米)中,静置培养2~3天,使其形成90~100%的细胞单层。 3.试验用病毒株:采用对上述细胞株已经充分适应驯化的O、A、亚洲Ⅰ型毒株。 4.病毒液的配制:用稀释液配制含毒量200TCID_(50)/0.1毫升的病毒液。 5.被检血清:置56℃30分钟加温灭活后,用稀释液等量混合。  相似文献   

15.
冻干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菌(毒)种和菌(疫)苗的生产实践。近年来随着兽医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口蹄疫各个品系的强毒株和弱毒株不断增加,为了使用冻干方法保存口蹄疫病毒和弱毒毒株,我们初步探索几种常用冻干赋形剂对口蹄疫A型兔化弱毒冻干性能的测定。由于某些条件限制,只进行了两次试验。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目的,在于明了口蹄疫与猪传染性水泡病之体温、心脏病理有否不同,以求在区别二种猪的水泡症候之传染病时有所借鉴,故做此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一、体温变化、临床症状及心肌肉眼病变观察 (一)试验材料: 1.动物:猪18只(6月左右浙江猪12只,1~2月龄临洮猪6只)。 2.病毒品系: (1)A型牛源毒阿克陶系44代毒(1:10倍)。 (2)A型兔化弱毒363代毒(1:10倍)。 (3)上海龙华猪水泡皮毒(1:10倍)。  相似文献   

17.
在以前的报告中曾经指出,口蹄疫O型病毒在24℃犊牛肾细胞培养物中继代,可以促进其致弱。在24℃下培养75至90代以后,病毒致弱变种对牛和绵羊有显著的免疫原性。 通过在牛体上,对冷变种的试验证明安全有效(24℃,85~93代)。对免疫动物有0.3%的弱反应,在八个半月的观察期间,其中和抗体保持较高的水中(1:64~1:256)。但是在机体体温过低的情况下(周围环境温度为25~30℃),病毒变种反应性增高,并对未接  相似文献   

18.
(一)被检病毒液的制备:将送检病料洗净、称重、研磨,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作1:5~1:10的悬浮液,在4℃浸出一日夜,或在室温浸出1~2小时,振(氵易皿),以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其上清液即为被检的病毒液。 (二)乳鼠血清注射:用五窝2~3日龄的乳鼠,每窝10只,以一只母鼠哺乳,分别注射已知的猪水泡病及口蹄疫A、O、C、ZB型五个血清。每窝注射七只,留三只不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得出A、O型牛源强毒对牛、猪、实验动物(乳鼠)的病毒滴度如何?给以后攻强毒时打下稀释基础。 一、O型阿克苏系F_(30)牛源强毒对牛、猪、乳鼠之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牛上应用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制备口蹄疫病毒(FM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研究利用生物素标记O型FMDV 146S抗原,从免疫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选单个抗原特异性B细胞,通过单个B细胞抗体基因测定,获得Ig G抗体重链与轻链可变区编码序列,将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牛Ig G抗体恒定区的pcDNA3.4载体中,构建完整Ig G抗体的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悬浮细胞(CHO-S)进行抗体表达与纯化。经病毒中和试验(VN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blot验证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获得了4株FMDV特异性单克隆工程抗体,其中2株(A35、B57)可以中和O型FMDV;2株(A7、E32)IFA检测为阳性,其中E32可特异性结合O型和A型FMDV两种抗原,但没有病毒中和活性;ELISA结果显示,E32具有较好的亲合力;Western-blot结果显示,E32可特异性结合衣壳蛋白VP2,说明在衣壳蛋白VP2存在型间保守的抗原位点,为通用型FMDV抗原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