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古人将其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四渎”,在史前早已形成,直到西汉一直畅通无阻,它的河道相当一部分流经古代齐地,是仅次于黄河的对齐地有较大影响的又一条河流。在西汉时期,从河南东皋县的北面、河南汜水县的西面由黄河分流而出,大致流向是:分流后向东经河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它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奔腾在中国北部的大地上.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勃海,流程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它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四十多条主要支流和千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四百八十亿立方米水量的洪流,一泻万  相似文献   

3.
黄河哺育着宁夏本刊记者饶凤岐流经大半个中国的黄河,象一条金色的游龙,冲出70公里的黑山峡谷,沿着浩瀚的腾格里沙漠边缘,进入宁夏境内。这里河道平缓,水流轻柔。宁夏人利用黄河之水浇灌着干渴的土地,使300公里银川平原成为闻名遐迹的“塞上江南”。早在两千多...  相似文献   

4.
正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其中,流经河南的黄河正处于峡谷河段向平原河段过渡的"豆腐腰"段,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历史记载的决溢、改道灾害2/3发生在此河段。黄河河南段的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是典型的"地上悬河",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洪水突发性强、预见期短,防汛任务历来十分艰巨。黄河安澜,事关大局,关乎  相似文献   

5.
“黄河涨上天怎么办?” 黄河因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逐渐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1952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黄河,曾针对洪水和悬河问题发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如今,通过广大治黄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个难  相似文献   

6.
制定“黄河法”加快黄河的整体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水资源贫乏,年内径流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流域内总耕地达2-7亿亩,总人口约1-5亿。黄河塑造了祖国壮丽的山川,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无论从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黄河流域在伟大祖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大量开垦荒地和砍伐森林,造成黄河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风沙灾害;由于气候干旱和无节制的用水,造成…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9)
正从青藏高原出发,中国第二长河流黄河由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中华大地的版图上画出一个"几"字后奔腾入海。它流经的地方,流域面积达到75万多平方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润着华夏大地,孕育着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各区域形成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建筑遗址、治河工器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遍布各地,它们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等待被串起,成为璀璨夺目的项链。"黄河国家战略"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正是那个对的时机。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上游流经内蒙古西部等地,被拉出如弓一般蜿蜒的“几”字湾。在这里,上万年来长河与高原激撞交融,形成硬梁平地相间、丘陵沟壑交错的奇特地貌格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有10条黄河一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孔兑,蒙古语,译为山洪沟),年均向黄河输送泥沙约2700万吨,超过全国入黄泥沙总量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春秋》2016,(3)
正在黄河下游,从滨州沿黄河右岸大堤东行,到东营市境内,黄河大堤就分成了两条,一条顺黄河而行,另一条蜿蜒东北而去,至垦利县西冯村东侧两条大堤对接,形成了状似弯月的大展区,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用于黄河下游防汛防凌的南展宽工程。打开黄河南展区的尘封记忆,回顾黄河南展区的世事沧桑,对于今天黄河南展区综合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缘由黄河流入东营市后,河道左转弯近90度折向东北,进入了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这段河道南起  相似文献   

10.
李荣启 《群众》2014,(11):41-42
<正>黄河故道西起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东至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入海口,全长730多公里,流经苏鲁豫皖4个省、8个地级市。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全长496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盐城4个省辖市、14个县(市)区。徐州境内黄河故道全长234公里,占全部黄河故道总长的32%,占江苏省内黄河故道长度的47%,流经4县(市)5区、43个镇(街道办事处),沿线区域土地面积405万亩,流域内人口154万。受历史、区位、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沿线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村庄面貌老旧,群众生活水平较低,是徐州的一条"贫困带"。  相似文献   

11.
《人大建设》2013,(1):F0002-F000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黄河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派出机构,在黄河流域以及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内陆河区域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能。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事关全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治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由  相似文献   

1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水资源贫乏,年内径流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流域内总耕地达2.7亿亩,总人口约1.5亿。黄河塑造了祖国壮丽的山川,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无论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黄河流域在伟大祖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大最开垦荒地和砍伐森林,造成黄河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风沙灾害;由于气候干旱和无节制的用水,造成黄河水资源短…  相似文献   

13.
马孟起 《台声》2022,(18):30-32
<正>“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深厚而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新时代,宁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殷殷嘱托,黄河文化焕发新的光彩。8月30日至9月2日,全国台联文宣部组织两岸媒体人相逢宁夏,走进贺兰山、青铜峡黄河楼、宁夏水利博览馆等地,欣赏魅力的黄河风光、感悟悠久的黄河文明。  相似文献   

14.
山东地理位置自古重要,与外界交流频繁,是历代封建王朝南北交流的必经之地。山东的交通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就辟有各种驿道。到了明代,山东的驿道传递事业就已经很发达了。不过,自南北朝以来,由济南经兖州、徐州通向江南的驿道(史称“山东中路”)屡遭黄河水患而中断,特别是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河南原阳决口,进入山东现在的东明、菏泽,在梁山、东平一带分为南北两条河道,南面河道流经嘉祥、鱼台  相似文献   

15.
涟水找水记     
<正>江苏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水网密布,河流交错,全省现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大小湖泊290多个,流经江苏的不仅有全国第一大河长江、第二大河黄河、第三大河淮河,还有第一大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占有两个:太湖和洪泽湖。在江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长江横贯东西,运河纵横南北。水,宛如人的血管中的血液一样流淌在江苏大地上,它既是江苏人的人生依托,也构成了江苏人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6.
《山西政报》2012,(Z1):124-125
桑干河因每年桑葚红的时候河水断流而得名。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宁武管涔山天池,流经朔州、大同市,经河北省汇入永定河,省界河道总长度260公里,朔州市界河道长度241公里,山阴县界内河道长度36公里,原生湿地面积3525亩,林木绿化面积1785亩。为了保护桑干河现存的湿地完整性,恢复湿地生态风貌,建立湿地与县城良性、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外滩"是上海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是上海观光游览的必到之处.随着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起步区主要承载地的惠济区黄河滩也必将成为郑州的"外滩". 区位优势独特,发展前景广阔 黄河全长5646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的69个地区(州、盟、市),...  相似文献   

18.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六一八——九○七年)大诗人李白这千古名句,道出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源远流长和雄伟气势。发源于我国西北青海省的黄河,全长五千五百六十四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它流经九个省、自治区,在山东注入渤海;河南省居于黄河中下游,黄河出陕西省潼关入河  相似文献   

19.
很早就听说这样一句民谣:“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首富在中卫。”说的是黄河流经宁夏,浇灌出良田沃野,富比江南。然而到了宁夏才知道。黄河仅仅只流经宁夏的中卫县、中宁县、青铜峡和银川等十分狭窄的地带,宁夏的大部分地区跟中国的西部一样干旱缺水。中国西部现有1300万人缺水.饮水困难,其中有300万人饮水极度  相似文献   

20.
养育了全国近4亿人口的长江流域2003年污水排放总量达164亿立方米,平均每分钟吸纳的污水达3万吨。从长江的500个水质断面检测点看,污染的情况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水污染已威胁到用水安全,沿江一些城市在江边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滋养着近2亿炎黄儿女的黄河流域2003年污水排放总量达44亿立方米,河道1/3水生生物因污染绝迹,黄河干流40%的河段水质为劣五类,基本散失水体功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56亿元。尤其是近年来,黄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2003年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