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秀 《北京观察》2001,(1):40-42
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的政坛元老,政绩显著,德高望重。李先生从未修饰过他对欧美民主制度的批评,而且是某种权威主义的赞成者。但有些中国人对他往往存着一种错误看法,或故意的曲解,认为新加坡的成绩是李光耀个人实行“铁腕政治”的结果。这种说法的来源有两个可能:一是误解,无视于新加坡实行的从根本上说是现代民主制,是三权鼎立制,多党制(现有二十多个政党),自由选举制,言论出版自由  相似文献   

2.
195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一次参加竞选。在群众大会上,他要向大约5万人讲话。他发现如果用英语和群众谈话,绝对不能引起共鸣。于是,他便开始狂热地学起中文来。他不但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中文的成语、修辞、神话、传说等等。甚至利用每天上班时,一路上在车中学习中文,就这样掌握了中文。一个受英文教育的人念了中文,对他有什么影响呢?据李光耀自己说,中文教育给予人一种自信心。他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你李氏家族中有一个人(李渊)是光辉的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时,你很难会感到自卑的。”李光耀为…  相似文献   

3.
李光耀,这是一个十分中国化的名字。曾在他的领导之下,新加坡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李光耀成了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人物。 对于新加坡的成功,李光耀认为主要是行政管理简明廉洁,政府决策果断有力,以及拥有能适应国际社会的劳动大军。李光耀没有说到自己,然而,说新加坡取得的成就,不可能不说到李光耀的政治才能。 (一) 李光耀,位居新加坡总理之职 31年( 1959年— 1990年),现为新加坡内阁资政,国际社会活动家,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亚洲乃至世界对中国问题发表意见最具权威性的领导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之下,新加…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繁荣富庶与李光耀的治政思想尤其是行政英才思想紧密相联。李光耀的行政英才思想包括英才兴国论、英才培养论、英才更新论、英才廉政论,构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从越来越规范的村级干部换届选举,到温岭的参与式预算、乐清的人民听证会;从行政决策的事后公开,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公开,再到民主促民生、官民网络对话……民主在浙江土地上结出了丰硕果实,有效地推动着政府的善政和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一名记者在采访建筑业时听说,新加坡前总理、内阁资政李光耀和他的儿子——现任副总理李显龙——在不久前购置了豪华公寓。这件事引起记者的兴趣。以李光耀父子的收入,是绝对买得起豪华住宅的。但在调查中却得知,二人均享受了很高的购房优惠。记者把这件事含蓄地在报纸上披露了,马上在新加坡引起巨大反响,惊动了新加坡国会。结果由政府出面,成立专门调查小组查证李光耀父子购房问题。这一事件的开端,就显示了新加坡民主政治的特  相似文献   

7.
中国拥有一批懂得充分利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人才。中国一直都在经济、管理和电脑方面培育有才干的大学毕业生。中国最宝贵的资产是数以千计的年龄在二三十岁,曾在海外、特别是美国留学和工作的杰出和优秀人才。他们之中有许多目前是在中国国内担任中低级职位或仍然逗留在国外。在今后的二三十年里,他们会升到政府和商界的高层,对当代世界最新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会使中国在治国和商业作风方面迎头赶上美国、日本和欧洲。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当邓小平作为我国副总理访问新加坡的时候,李光耀总理就曾说过:"一个拥有近十亿人口的繁荣与和平的国家,对亚洲和全世界来说是一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同这样一个中国合作是合乎需要的,实际上是不可抗拒的."一九七六年,李光耀首次访问中国.他在宴会祝酒时就表明了同样的意思: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中国的政策对于东南亚形势的演变将是一个重大的因素.他还说,由于民族利益或者意识形态的缘故,新加坡和中国在某些方面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不应该妨碍两国改善文化、贸易和其他关系.他认为,虽然两国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但两国发展关系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正李光耀在其著作《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译林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强调华文教育的重要性,摘登如下。领导人懂华语的优势新加坡的领导人如果能够用华语沟通,是可以为新加坡带来一些优势的。拿我自己来说,如果不说华语,我不会跟蒋经国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新加坡的军队也不会在中国台湾地区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创新农村管理服务体制,让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提出的民生十条,包含了公共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全新内容。为此,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学辉认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茅永斌从医生的岗位上退休了.那年,酝酿多时的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当年5月,茅永斌受聘为调解员.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改革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以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十四五时期,  相似文献   

14.
<正>立良法,行善治。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的重要一环,正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成为新常态下加快广西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3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全区省级领导和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  相似文献   

15.
袁芳  汪拥政 《群众》2014,(8):28-28
<正>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在社区。玄武区是全省最早开展社区建设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玄武的社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就国家这样的共同体来说,实现善治的关键在于处理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人们习惯于使用GDP等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程度,而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水平,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更不能  相似文献   

17.
焦珍山  李海 《群众》2020,(11):67-68
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南京市江宁区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新路子,紧紧围绕构建善治乡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最大力度把社会治理重心和治理资源下沉到乡村,推动乡村治理由传统向现代、单向向互动、封闭向开放、管理向服务转变,全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良法和善治,离不开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作用相互间的良性互动,离不开一系列机制制度和观念认识的支撑,离不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以良法求善治,应当确保良法存在,确保法律实施的实效性,确保司法的公平正义性,做到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同时也强调依法保障和实现权利。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去年10月一审、12月二审后,备受关注的慈善法草案将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如果这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获得通过,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将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慈善事业全面迈入法治化新时代。十年磨剑,十一年铸法。慈善立法自2005年启动后,就一直负轭前行、从未止步。2013年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保障。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关键也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