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服判息诉工作是指当事人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依法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请求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而检察机关受理审查后确认判决、裁定正确,决定终止审查,并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使申诉人接受判决、裁定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在司法实践中,息诉工作是民行检察的一项大量、经常性的工作。如开平市检察院2003年至2006年上半年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48件,其中立案20件,占受理数的42%;建议提请建议和提请抗诉共6件,占受理数的12.5%;息诉24件,占受理数的50%。从以上数字可看出,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极少量的案件能真正依法行使抗诉权的,大量的案件需要说服申诉人接受法院的公正裁判,做好申诉人的疏导、息诉工作,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但目前,重抗诉、轻息诉的思想仍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该院在强调加强民事行政监督的同时,全面做好当前民行检察中的息诉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审理一些抗诉案件中,发现有的抗诉书说服力不强。在此,就如何写好抗诉理由,谈谈个人看法。 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3.
一、民行检察不能同级抗诉是制约当前民行检察工作的瓶颈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即基层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只能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这种制度理论上概括为"同级提请,上级抗诉"的制度,即提请抗诉的主体是作出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主体是提请抗诉的上级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4.
史忠厚  吴云芳 《陕西检察》2002,(4):36-36,35
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启动再审程序后,如何审理则完全成为人民法院自行决定,目前抗诉案件再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直接影响到法律监督的效果。为此,我们对全市1998—2000年度所办理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提请省院抗诉案件再审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事、行政等诉讼活动日趋活跃,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机关的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的抗诉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在人民检察院开展的民事、抒政检察工作中,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审判机关对人民检察院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审理时间过长,明显地显示出审理周期长、速度慢的现象。据笔者对某市(县级)检察院的调查表明:该院自1995年以来共抗诉或提请抗诉5件,法院审理4件(其中开庭审1件,书面审3件)。审理的4件中,没有一件作出新的判决或裁定。其中一件由省检察院于1995年10月抗诉,省…  相似文献   

6.
民事抗诉权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法院存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按照法定程序提出抗诉引起再审的法律监督权。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审判机关审判权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审判活动依法进行,防止和纠正错误裁判,确保司法公正。近年来,民事抗诉案件逐年增多,但抗诉案件质量究竟如何呢?笔者就此作了调查:我院从1999年至2003年这5年间共提抗诉、建议提请抗诉案件113件,被上级院采纳99件,占提抗、建抗总数的87%,而法院仅改判了38件,占提抗、建抗总数的34%。笔者就我院这一现状分析一下抗诉案件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对策。一、原因剖析(一)法院不支持抗诉的主要情…  相似文献   

7.
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提出抗诉,要求人民法院再审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法律文书。抗诉书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书,它针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中存在的错误,集中体现检察机关对某一具体民事、行政案件的态度,旨在纠正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因此,制作抗诉书是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关键环节。实践中,制作抗诉书的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质量和效果。笔者仅就制作民事、行政抗诉书应当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桦南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关注民生、走进群众”活动。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狠抓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以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注、最期盼的问题。在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中,认真审查,严格把握抗诉条件,树立质量意识和证据意识。该院一次提请民事抗诉案件7件,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在提升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赢得了群众赞誉,  相似文献   

9.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称《规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对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应作出不抗诉决定。该条规定在明确了不抗诉法律条件时没有界定不抗诉决定应由何级检察机关作出,在具体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不服同级法院的民行判决、裁定的申诉案件经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抗诉法律条件时,应如何处理,产生了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按照民诉法和《规则》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检察机关认为同级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必须提请上级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与此对应,检察机关认为对同级法院判决、裁定的申诉不符合抗…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1月20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认真讨论了由湖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一起林业行政案件,一致认为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的二审判决确有错误,决定依法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以通过再审纠正错误判决。据悉,该案是全国首例林业行政抗诉案件。在林业资源相对匮乏而破坏较为严重的我国,透过案件几经变迁的曲折过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想和久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民行检察工作是人民检察院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的重 要方面。我市民行检察工作从1993年开始,就始终不渝地坚持把办案和服务结合在一起,坚 持为国有企业服务,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诉后服务延伸到诉中和诉前服务中,综合运用 抗诉、检察意见书、纠正违法通知书以及移送民事、行政诉讼证据等方式,对涉及国有企业 之间、国有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纠纷申诉案件及时进行审查和办理。据统计,20 00年,全市两级民行检察部门共办理涉及国有企业抗诉案件28件,抗诉和提请抗诉72件,发 检察意见书24件,…  相似文献   

12.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检察业务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 ,福建省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逐步发展。特别是近几年 ,无论是案件受理数、立案数 ,还是提请、提出抗诉数每年都以较大幅度递增 ;而且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 ,办案经验的积累 ,工作程序逐步规范化 ,办案质量不断提高。1998、1999两年 ,我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4180件 ,立案1934件 ,向法院提出抗诉1075件 ;提出抗诉后法院再审判决424件 ,其中改判、发回重审、调解188件 ,占结案总数的44 .3 %…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进入第二审程序的案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告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一种是第一审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判决有错误而提出抗诉的案件。对于进入第二审程序的这两种案件,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在开庭审理时,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中的规定办理,即:“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第二审人民法院要求人民检察院出庭的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庭。”  相似文献   

14.
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并改判的诉讼活动。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实行法律监督,要求纠正错误裁判的法律文书。它起到阻止一审判决生效和启动抗诉程序的作用。笔者在对北京市近两年抗诉案件的调查中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能否得到上级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并最终获得上级人民法院的改判,抗诉书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抗诉书的质量高,获得上级人民检察院支持抗诉并最终获得人民法院改判的机率就大…  相似文献   

15.
抗诉是检察机关履行审判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实质上体现了检法权力的制衡,有助于追求司法公正和树立司法权威。近些年来,有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发展,有关法律监督职责的权力保障和权力运行不断完善,抗诉工作也在量和质两方面取得一定发展。通过案件,审视近五年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二审抗诉工作的发展概况,提取可资借鉴的成功理念和做法,找寻抗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经验启示的作用,并预测未来抗诉工作的走向,具有前瞻引领的意义。一、近五年刑事抗诉案件基本情况(一)刑事抗诉案件整体概况据统计。自2006年至2010年五年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共审查刑事抗诉案件146件,其中二审抗诉案件141件,审监抗诉案件5件,已全部审结。其中,支持抗诉100件,约68%。在支持抗诉的案件中,二审法院直接改判48件,约占48%:裁定发回重审10件,约占10%;驳回抗诉42件,约占42%。具体特点分析如下:1.提出抗诉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一审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数量从2006年至2009年呈逐年递增趋势.仅在2010年有所下降,但绝对数量依然不低。2.支持抗诉率较高。从2007年至2010年,支持抗诉率一直保持高位运行,仅2006年,支持抗诉率略微显低。但五年平均支持抗诉率较高。3.撤回抗诉案件仍占一定比例。与较高的支持抗诉率相对照,从2007年到2010年,撤回抗诉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五年平均撤回抗诉率接近三分之一。4.抗诉意见采纳率呈抛物线型。从2006年至2010年.案件或被二审法院直接改判或发回重审所占的比例。成抛物线型,波峰在2007年.2008年后逐渐略微下降,五年平均的抗诉意见采纳率为58%。  相似文献   

16.
自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各级检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成功的办理了一批民事申诉案件,尤其是办理了一批有影响的抗诉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人民法院调查处理案件有调解权作了明确规定,而对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公民、法人不服法院判决、裁定的申诉案件过程中,只规定了抗诉权,而对是否有权进行调解却未作明确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检察机关是否有权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出现了不同的观点。那么,检察机关对于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是否应具有调解权呢?从近几年来的办案实践看,笔者认为,这项工作是必…  相似文献   

17.
一、行政抗诉案件应开庭审理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抗诉案件根据作出已生效判决、裁定的原审法院的审级,分别按照第一审或第二审程序审理,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行政抗诉案件当然应开庭审理,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行政抗诉案件是否也应开庭审理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一)行政抗诉案件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方面通常有疑难问题,开庭审理利于案件的处理。行政诉讼法第5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二审行政抗诉再审程序是因检察机关认为人民法院已生效的二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相似文献   

18.
孙瑞灼 《检察风云》2010,(24):62-63
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的专项检查发现,2005年至2009年6月,全国被判决有罪的职务犯罪被告人中,判处免刑和缓刑的共占697%.而同期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抗诉数却仅占职务犯罪案件已被判决总数的2.68%。  相似文献   

19.
闫艳  李炜 《法制与社会》2010,(10):141-141
办理抗诉案件必须全面考量民事案件抗诉的现实必要性。有些民事案件中尽管法院的判决理由存有瑕疵,中诉人主张也有一定理由,但法院的终局判决不具有抗诉必要性的,应注重维护民事判决的既判力。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我科在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34件,立案审查19件,提请抗诉11件,建议提请抗诉2件,被上级检察院采纳11件。其中有4件已由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指令大丰市法院再审,均获改判。此外,向同级法院建议再审6件,有4件被同级人民法院接受并获改判。未被接受的2件已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被采纳。办案质量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我科在办案中坚持“敢抗、会抗、抗准”的办案原则.工作重心放在“抗准”上。严把“六关”,保证了民行抗诉案件的质量。一、在实体上,注意把好事实关、证据关、适用法律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