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慧 《公安研究》2021,(6):37-43
随着国家加快对《反洗钱法》的修订进程,以及全国范围“断卡”行动的持续推进,虚拟货币因具有点对点交易、匿名性、不可篡改等特征,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虛拟货币交易商家在从事虚拟货币交易“卖币”的过程中,极易面临“赃款”流入的风险,实践中对此定性不统一,主要涉嫌上游犯罪的共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所得收益罪。司法实务中对虚拟货币交易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的认定过宽,导致犯罪圈的扩大。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实务模型的构建,明确“故意型”虚拟货币交易属于“明知”的范畴,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过失型”虚拟货币交易不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相似文献   

2.
引言 2008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28日批复各地方税务局.针对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通过网络销售虚拟货币取得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国家税务总局做出“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的收入将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征收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对应的人所得税的税率固定为20%”的批复.明确规定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虚拟实践的哲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虚拟世界里进行的虚拟实践活动有其特定的内涵,它由虚拟主体、虚拟实践中介和虚拟客体组成,但其结构特征与现实的实践活动相比具有特殊性.虚拟实践活动对现实也产生了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囿于区块链技术交易匿名和不可逆等特性,虚拟货币被大量用于洗钱、诈骗、传销及网络赌博等非法活动。结合欧科云链虚拟货币犯罪态势感知系统和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数据,提炼当前虚拟货币犯罪基本态势、主要类型及关键特征,探究虚拟货币犯罪的深层原因。针对虚拟货币犯罪侦破过程面临的诸多困境,综合实战经验提出实用研判技巧与解决方案,并立足现状提出防范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经济价值攀升,市场交易活跃,但由于管理缺失和法律滞后,侵犯虚拟财产案件频发.我国法律(尤其是刑法)对于保护虚拟财产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侵犯虚拟财产行为无法得到有效规制.文章认为,可以用刑法规制严重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通过采取立法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等措施将虚拟财产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6.
王亚洲 《乡音》2014,(7):16-16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虚拟货币使用得越来越普及:这些虚拟货币可以购买虚拟商品,支付网上收费项目,甚至可以购买实物商品。虚拟货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互联网上的硬通货。但在虚拟货币目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有必要对我国的网络虚拟货币发行和流通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周莹莹  刘传哲 《求索》2013,(1):9-12,8
在全球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亦发展迅速,依据我国国情设计防范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的预警构架,以及对虚拟经济风险管理体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以货币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虚拟部分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领域各子市场发展预警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同时监测实体经济的代表指标,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的预警构架。进而从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风险防范与控制以及风险转移与补偿三部分设计了虚拟经济风险管理流程,并对虚拟经济风险管理体制进行了具体说明,以期对我国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8.
詹花秀 《湖湘论坛》2003,16(2):51-53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货币经济发展成为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新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三位一体 ,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征。虚拟经济比传统的货币经济更具有了产生经济泡沫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 ,虚拟经济就会导致泡沫经济 ,对整个国民经济形成毁灭性的打击。虚拟时代 ,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和创造利润的能力虽然下降了 ,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并没有下降 ,实体经济的发展依然重要 ,我们不能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实行的个税体制依附于传统的行政征收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上调个税起征点是技术细节,从大局上来说,只要有助于缓解贫富分化,只要有助于财产透明的制度,都是个税改革中的好制度。目前,我国之所以在个税起  相似文献   

10.
论“虚拟”的哲学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是人类文明的传输和贮存的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实物虚拟、符号虚拟和数字虚拟,是虚拟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和阶段。虚拟不同于现实,并且远离现实,构成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并有可能背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但虚拟又是对现实的再现和复制,它以现实世界为本原、基础和蓝本,虚拟的内容和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属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虚拟财产逐渐在现实中进行交易,与实际的金钱画上了等号。在实际生活中,盗窃、诈骗网络游戏中使用的虚拟“货币”、“装备”以及“经验值”等虚拟财产的现象也频频发生。那么“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呢?它又具有着怎样的法律属性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和平 《人民论坛》2011,(11):88-89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交易日渐风行。但我国法律尚未承认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虚拟财产交易市场在我国仍处于灰色地带。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也使虚拟财产纠纷难以得到法律判定。法律对虚拟财产绝不可再采取回避的态度,必须对其性质作出界定并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虚拟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界定虚拟经济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国内金融市场四个子市场中虚拟资本的持有或交易额分析我国虚拟经济的规模,然后提出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交易日渐风行。但我国法律尚未承认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虚拟财产交易市场在我国仍处于灰色地带。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也使虚拟财产纠纷难以得到法律判定。法律对虚拟财产绝不可再采取回避的态度,必须对其性质作出界定并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郭超然 《人民论坛》2011,(7):154-155
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及对经济的自行调节,一直以来都是个税改革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单纯上调个税免征额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当前,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尊重纳税人的想法,正视个税改革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拓宽征收范围,降低税率、简化税率档次,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16.
李钢 《电子政务》2011,(9):15-20
从虚拟社会的定位、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虚拟社会的特殊性等方面对虚拟社会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指出信息网络社会的崛起让人类进入到“虚拟世界”,尽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异,但其主体都是人,要从主体的意向、主体间交往和社群共同体的文化需求等层面全面理解信息网络和虚拟社会的本质,进而正确认识虚拟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归...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建平  叶玉蕾 《前沿》2011,(8):62-66
文章以货币、货币资本、生息资本、信用制度、虚拟资本的逻辑思路,层层深入、全面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究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最后以此理论为指导阐释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需建立健全我国现代信用制度,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利用虚拟资本的固有特性与内在规律,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陈大和 《理论月刊》2013,(1):116-118
本文将威克塞尔宏观经济均衡条件拓展到虚拟经济环境中:⑴实物资本收益率、虚拟资产收益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同时相等;⑵实体经济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与供给相等,虚拟经济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与供给也相等;⑶商品价格水平稳定不变,虚拟资产价格水平也稳定不变。依据均衡理论上的新拓展,讨论了宏观经济非均衡的各种情形及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个税征收之怪现状谈到富人纳税问题,公众所首要关注的当然还是个人所得税问题。那么,我国的个税领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普遍观点认为,在我国的个税征收领域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从总体来看,我国个税收入严重偏低。据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个税收入近996亿元,占中国税收总收入的6.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一些低收入国家水平。另一方面,广大中低收入者(主体是广大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的主要负担者,而真正的高收入阶层(富人阶层)却常常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税收,几乎成为我国个…  相似文献   

20.
虚拟经济是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一种虚拟资本独立化运动和价格决定的经济形态,其本质内涵是虚拟资本以增殖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动的权益交易。虚拟经济的高流动性、高风险性、投机性和不确定性,常会滋生经济泡沫、诱发金融危机、危及经济安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