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指数作为量化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测量工具,是当前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的重要内容。研究基于新时代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特征,结合战略劳动关系管理理论,以文献研究和 实地调研情况为依据,构建了以“合法”为深层根据的基础性和以“合情”“合理”为核心所指的提升性两个 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指数,并区分了预警型、良好型、和谐型劳动关系治理指数 概念化结果。研究建议,可以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治理自评自测、不同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的分类和比较、企业 劳动关系治理的长期追踪与未来预测等方面运用该指数,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劳动关系发生矛盾或冲突的风险加大,加强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对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 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构建三级指标的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预警信息收集、模糊综合评价、报 警和排警干预等方面开发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并对福建省样本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进行调研,判断分析福 建省劳动关系风险警情。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劳动关系风险处于三级警报,属于轻警,亮黄灯,提示福建省 需要重点在企业工会密度的增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的提升、群体劳动争议案件人数增长率的控制等方 面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劳动争议篇     
劳动争议篇一、什么是劳动争议?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并依法裁决。由于劳动争议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当及时依法解决。《劳动法》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实体法,在...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工会作为社会经济矛盾或者说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对于协调处理好劳动关系,担负着不可推御的职责。对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整体把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朝着类型多样化、规范契约化、主体明晰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目前从整体上看,各类经济组织劳动关系是基本稳定的,工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对于形成当前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企业劳动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导致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企业在用r、分配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给劳动关系协调带来新难度。经济利益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主要焦点。佯随着企业内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利益矛盾已成为劳动关系的重点,由此产生的劳动纠纷往往集中在劳动报酬、经济补偿以及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等敏感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敏 《中国工运》2008,(5):25-2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劳动争议处理直接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是工会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贯彻实施,本刊邀请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有关同志撰写文章,以帮助和指导各级工会干部做好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界定与特点常凯研究劳动关系,必须要对劳动关系的主体进行界定和分析。这是进行劳动关系研究的基本的和首先的问题。本文拟对于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界定与特点,作一简要的分析。一、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科,对于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圳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为社会组 织参与劳动关系治理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实现了劳动关系治理的关口前移,营造了浓厚的和谐劳动关系文化, 有效降低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该促进会体现了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在治理主体、 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推动劳动关系治理逐步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曾涛 《工友》2010,(2):36-37
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12日,我随中国职工对外交流中心组织的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调处培训团赴加拿大,对加拿大劳动关系调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学习和考察。通过与加拿大不同层级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劳动关系调解仲裁机构、工会组织、劳动关系研究等部门的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与交流,对加拿大劳动关系现状和工会运动发展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重庆工运》2006,(4):37-38
劳动争议问题,是劳动关系的必然产物,当前,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劳动争议问题。劳动争议问题单从争议双方来讲,它是一个仅仅涉及劳动关系的单一问题,但是从社会整体利益来看,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但涉及争议双方的具体利益,而且.它还涉及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劳动争议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解决,妥善处理。但是,要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并非易事,它不但需要劳动关系双方的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是需要国家的积极参与,需要国家从调解劳动关系的角度,加强涉及劳动关系的立法,建立健全涉及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制度,从法制的角度来维护劳动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的市场化与三方格局形成的趋势──兼谈三方格局在我国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冯同庆一、劳动关系与市场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变化对职工群众来说是最重要的变化,也是其它社会变化的基础。劳动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关系,产生于人们在社会劳动中形成的相互联系。劳...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绥棱农场工会在农场用工制度市场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的新形势下,为调整好劳动关系,抓好劳动关系不协调因素的预测、预报、预防工作,在全场实行了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把功夫下在“预”字上,使维权由事后、被动向事前、主动转变,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农场的稳定发展。这个农场工会于年初印发了《绥棱农场工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实施办法》,对协调农场劳动关系的预测、预议、预报、预防和健全网络等环节,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这个《办法》规定:“在推行劳动关系预警机制过程中,党政主要领导是本单位稳定的第…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劳动关系状况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劳动关系调整工作既要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突出的劳动关系问题,又要着眼于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常凯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于我国劳动关系最基本的影响,即是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与处理方面,参照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和惯例,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是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5.
工会调解劳动关系时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张传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必然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正确处理和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一项主要任务。劳动关系是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17日下午,苏州市召开了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四次联席会议,就在全市职工中广泛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工会工作的力度。,苏州市副市长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领导.更好地体现政府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三方机制更好地研究劳动关系重大问题,在贯彻劳动法律法规、协调劳动关系、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维护职工权益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登     
思路点滴应建立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刘继臣在《关于建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为了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大协调机制。即劳动关系当事人双...  相似文献   

18.
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是改革、发展、稳定。工会组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调整劳动关系的关系, 把围绕大局调整劳动关系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切实做好调整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06,(6):55-56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何燕珍、林永基在《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2006年第1期撰文,把西方各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归纳为三种:以德国为代表的劳资协议自治式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以日本家族式为代表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多元化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关系的一般论述中汲取理论支撑,从我国劳动关系演进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进程中借鉴 有益经验,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我 国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我国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新型就业形态的涌现给劳动关系治 理带来了_定的挑战,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失衡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劳 动关系构建的进程。研究建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应始终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大力激发公有制 经济活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新时代工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