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读者之声     
成都*能否还原府南河为一条自然流淌的河张文(成都市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府南河改造完成后,极大改善了两岸市民的居住条件,也使成都市的形象得到很大提升。但是府南河的改造有两个硬伤:一个是修建了多处橡胶坝,  相似文献   

2.
成都的闲适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5):104-106
与其他城市不同,成都打出的城市宣传广告看上去很直白,但细品后,又很温馨。在获得“联合国最适合人居工程奖”的改造后的府南河边,有一副巨大的城市宣传广告牌,上面写着:“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也是成都解放50周年。 回首成都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昔日千疮百孔的旧城市如今已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大都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线,清澈明亮的府南河,气势恢弘的天府广场,高楼林立的商业区,誉满全国的高效农业,形成规模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令人振奋的瞩目成就,充分表明党的事业已深深根植于成都人民心中,党的宗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用5年时间,聚集社会27亿元资金,完成了府南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这一工程使流经市区的府南河沿岸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城市防洪能力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沿岸10万棚户居民搬进新居,荣获了联合国颁发的’98世界“人居”奖。本文系综述性文稿。  相似文献   

5.
保护生命之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借鉴和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都、北京和深圳之举或许能给我们以启迪——从2002年起,成都市以污水管网改造为重点,大力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使城市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推动了成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城市污水管网改造的重要性。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决策过程中,成都市确立的目标是还河流清水,不搞形象工程。为此,确定了成都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内容:整治污染面,对三环路以内污染严重的35条河流(包括沙河、府南河延伸段)进行截污、…  相似文献   

6.
她,座落在成都美丽的府南河畔,毗邻着环境优美的成都游乐园。她,是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进行奥运战略布局的全国重点乒乓球专业运动学校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的高水平乒乓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她,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奥运优秀人才。她,就是成都市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培养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陈龙灿、杨莹、邱贻可的学校……一走进校园,两幢错落有致的大楼就映入眼帘,楼层虽然不高,但干净利落却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当我们来到训练场地,尽管运动员的T恤已经打湿,他们仍努力…  相似文献   

7.
王兴国 《先锋》2017,(3):62-63
成都历代名臣、武将、文人高士难以胜数,其中一些可谓家喻户晓,但也有人在后世知晓度不高,如蒲江魏了翁。身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一代名臣、书法家,他的声名事迹在蒲江当地或还有人了解,但在大成都范围内却被人遗忘。作为成都历史文化名人的代表,魏了翁应当被更多市民知晓并记住。  相似文献   

8.
<正> 一、现状。成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相对落后,迄今为止尚未跻身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行列。但是,成都两个文明建设有目共睹:府南河工程使我市荣获1998年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在我们看来这一殊荣决不亚于“创建”奖;“五路一桥”、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以每百户计:拥有电视机141台、空调34.3台、电冰箱94台,移动电话25.7部;职工年平均工资达89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26元。物质文明建设成绩斐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明显成绩,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四川省“三优一学”创建文明城  相似文献   

9.
杨闇公虽然出生在封建地主大家族,但却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了革命事业,他出生入死、矢志不渝,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放弃革命理想。留学日本、赶赴成都和转战重庆是杨闇公革命生涯非常重要的三个阶段。其中,成都的革命经历是他逐渐向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关键因素。杨闇公在成都结交革命挚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革命斗争。这段宝贵的革命经历为他后来转战重庆、担负起领导全川革命斗争这一历史重任奠定了坚实基础。杨闇公伟大的革命事迹和坚定的革命信仰砥砺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一心一意跟党走。  相似文献   

1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自古安居无小事.一代又一代进城来打拼谋生的农民工,他们的栖身处和归属感何在?且看老中青三代农民工各自的住房心事:他们的"家事",也是整个社会的"天下事",这里陈列着一个时代的缩影…… 故事一来得太迟的喜讯 年过半百的张青夫妇来成都足足有20年了.他们亲眼见证了这座国际大都市飞速发展的进程,两人也从踌躇满志的中年逐渐步入"有心无力"的老年.可是,已渐渐褪去渠县乡音的他们,却仍没能在成都置业安家.  相似文献   

11.
彩虹桥是府南河上人皆尽知的一道风景线。然而,距彩虹桥上游约一华里的那座新虹桥恐怕就鲜可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2.
魏秋菊,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她的丈夫操应仕,成都话剧院原党总支副书记;儿子操成,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女儿操慧,四川大学讲师、文艺学博士。如果不是发生在1998年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这本该是个被公认的“家庭和美、事业有成”的家庭。一场突袭的重病1998年9月22日,是魏秋菊终生都不会忘记的揪心日子。操老师为满足女儿多次相约一道夜游府南河、欣赏府河美景写篇散文的要求,晚上9点多钟他就提前骑着自行车向川大方向赶去。然而,当操老师骑到安顺桥头,一向身体健康的他,突然脑溢血发作,一头栽到在地上……当家人…  相似文献   

13.
正"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呀,好像那春雷响四方。"这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曾经唱遍大江南北、千家万户,并一直流传至今的红色经典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其背后是一段关于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故事。毛泽东:"我希望你们红光社大放红光。"故事要从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说起。1958年3月8日至26日,毛泽东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当时全国各地农村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毛泽东刚到成都就说要到一个合作社看看。  相似文献   

14.
散木 《党史博览》2013,(3):19-23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陈毅以一代儒将著称。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流儒雅格外浓烈。于是,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鲜明印记。早年的学习经历"我五岁开始在家乡的私塾里识字读书","六岁半读完《四书》","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这是陈毅分别于1942年3月在根据地对国际友人罗生特的信中和1952年对妻子张茜讲的。他还说:自己"九岁时,随父亲移家成都,找了一个私塾老师,学唐诗、宋词、《诗经》。以后辛亥革命爆发,我在成都上  相似文献   

15.
田智 《新湘评论》2020,(2):54-55
1963年,共产党员石大城把一本珍藏了几十年的日记交给了四川省委。一本日记穿越了历史时空,从广州到成都,映照了一代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游步瀛:留下日记,以身许国1903年10月,游步瀛出生在湖南宝庆县的一个小山村(今属邵阳市隆回县)。1923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农本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游步瀛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第一队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成都报业竞争的现状 当前,成都报业处于竞争最激烈的时期,经过我们的了解,成都报业的现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竞争激烈。从1994年开始,成都的报业开始了市场化。在不久的时间里,成都的报业便经过了由《成都晚报》一统天下,到《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三家争霸的竞争时期,而如今成都报业更是走上了《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7.
王兴国 《先锋》2017,(5):63-65
'槐轩'是清代中期大学者刘沅(1768-1855)在成都南门淳化街宅第的称号。因他在此讲学治学四十年,特别是后人选集其学术著作22种刻成《槐轩全书》发行于世,其门生弟子遍布西南各省,因此而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槐轩学派',也称'刘门'。刘沅亦被人称为'川西夫子'塾师之雄',未经科举而被清廷授予文职正二品资政大夫,国子监典簿,堪称巴蜀地区一代大儒。  相似文献   

18.
10月6日,省委工交财贸政治部召开了成都地区部分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座谈会,学习讨论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钢铁厂、成都无线电一厂、成都量具刃具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党委书记谈了他们学习全会精神的体会,介绍了本单位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部署和打算。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研究。由此而产生、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灿若星河,开启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树立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正气,规范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行为,推动着中华文明开疆拓土,不断向前。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培养人的知识域越来越宽广,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能量中的作用力不容忽视,其中的优秀文化典籍更是这一作用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成都蓝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1993年由成都合成洗涤剂厂改组成股份制企业,1994年与美国P&G公司合资组建了成都宝洁公司(外方占70%股份),1996年又重组扩张了成都丽多公司和轻工物资总公司,在成都蓝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了成都蓝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改制、合资、重组过程中,党委积极主动地对加强党的建设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