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强调正确的政绩观,首要前提是要发展、讲政绩。如果离开了要发展、讲政绩这个问题来说正确的政绩观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是要求大家要有政绩,要讲政绩;不做事,不谈政绩,就不可能有政绩,更谈不上有正确的政绩观。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创造政绩?怎样检验政绩?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中央强调的政绩是全面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绩。所谓全面,就是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变化;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可持续的发展;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既看改革开放,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性政绩”,又看“潜在政绩”。所谓经得起实践检验,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摆花架子、做表  相似文献   

2.
为官执政,似乎谁都想在任上尽快做出些成绩,露个“大脸”,让上级看了认为是“人才”,同级看了认同是“干才”,下级看了感到是“帅才”。论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否则,当了官不想事、不干事、不干成事,那还算是什么“领导”?争取政绩、创建政绩的心情可以理解,积极性应该保护,问题是要创建什么样的政绩,特别是如何“称量”目前摆在大家面前的五花八门的“政绩”?群众“称”政绩。不论领导干部自称为发展当地经济作出了多少贡献,组织了多少“工程”,增加了多少效益,赢得了多少成绩,也不论这些“政绩”在汇报材料上写得如何突出,在各种会议上说得…  相似文献   

3.
为官一任,执政为民,造福一方,其工作的得与失、成与败,无疑是以政绩来体现。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还指出:“真正的政绩观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政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4.
当前,乡镇干部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才能把工作搞好。一要变重“政绩”为重创业。为群众办实事出政绩,是每一个乡镇干部应尽的职责,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乡镇干部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创出了不少政绩,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但也有的乡镇干部因“政绩”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感和不满,甚至出现了“政绩”越多,群众怨言越多;“政绩”越大,农民负担、当地财政包袱越大的不正常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不够端正,或标新立异、好大喜功,或急功近利、短期行为。这样的“政绩”,表面上闪光,实际上劳民伤财,既伤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又损害了自身形象。二要变重事务为重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干部理应及时转移工作重心,更多地为群众提供服务。而实际上,不少乡镇干部仍是忙于应酬,有的甚至把正常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看成是负担、麻烦。这种只要群众干事、不为群众办事的作风,势必淡化、疏远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三是要变重号令为重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调整,农村的各种矛盾也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靠发号施令对农民进行直接管理,尤其是有些乡镇领导干部,做群众思想...  相似文献   

5.
政绩,在当今中国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比如“政绩工程”几乎可以和“面子工程”或“劳民伤财”划等号。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所谓政绩,就是领导干部施政的成绩。对官员要求政绩,和对学生要求成绩、对员工要求业绩是完全一样的。不能因为考试制度不合理而导致学生把出成绩和考高分划等号就说学生不应该出成绩。同样地,不能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把“政绩”经念歪了就说不能讲政绩。  相似文献   

6.
一位即将退休的老领导,在总结几十年工作经验时说:“留下高楼大厦是政绩,留下好的作风也是政绩。”这句话听来颇令人深思。一谈到领导干部的政绩,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高楼大厦、修桥筑路这些一目了然的政绩。诚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追求任期内立竿见影的政绩本来无可厚非。但时下的问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为了在任期内快出政绩、多出政绩,往往不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好作风本身就是品质的体现和党性的体现。作风建设虽艰难,却能使百姓长远受益,最终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说,留下好作风比留下一些政绩工程更重要,因此应当  相似文献   

7.
现在有不少基层干部为了快出“政绩”,不顾当地的财力物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惜举债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使当地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群众戏称这种“寅吃卯粮,年年受惶“的工程是“透支政绩”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干工作只求稳妥,不求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心要做"太平官"。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看待领导干部的政绩,就看其在位时是否具备优良的德才素质,是否做出突出的政绩,是否得到群众的公认。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功也是过。组织上把你安排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任职,如果为官几年,面貌依旧,错过发展的时机,就无法向群众和历史交代。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政绩工程”,以笔者拙见,大概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政府官员为在任期间有所建树,实施的颇见成效的项目。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如今变味的事情太多,政绩工程也在变味之列。一些政府官员把“政绩工程”当作官场攀登的阶梯或升官晋级的敲门砖,政绩工程便成了“形象工程”、“花架子工程”。他们不是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而是随心所欲、好高鹜远地实施一些带有轰动效应的项目,其结果是轰轰烈烈上马,凄凄惨惨收场,为官者“政绩”到  相似文献   

10.
史流 《政策瞭望》2014,(6):60-60
政绩.即官员在任内的工作成绩,是时下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儿。其实,细究起来,这也是“古已有之”.不绝史册。“燕王起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战国策·燕策》)讲的就是政绩。商鞅法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第八》)讲的也是政绩。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岳阳楼记》)讲的还是政绩。比较起来。当数司马迁的“政绩观”更为全面、更为科学,也更有意义。“民大悦”,是司马迁政绩观的第一个标准。司马迁把“民大悦”而不是“官大悦”、“上大悦”当作政绩的首要标准。这一观点。就是在今天,也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做到。因为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政绩历来就是五花八门,真假难分。旧且不论,就说时下,政绩的花样就不少,比如建摩天大楼、建中心广场、上世纪工程以及建开发区、商业区、追求不顾资源环境的经济速度等,诸如此类,到底算不算政绩?这在不少地方都成了一笔糊涂帐。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被装进政绩的口袋,甚至于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都出了政绩,让老百姓一听“政绩”二字就害怕。其实如果按司马迁的政绩观来衡量,问题也很简单,判定政绩的真假良莠,关键在于是否能使“民大悦”。这个“民大悦”,按照现在的标准,就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和实惠,具体地讲,就是既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物质富足。同时也给人民群众营造山青水秀的良好环境,使他们在整洁、干净、美丽的环境中生活。也就是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否则,如果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到改善,整天生活在污水浊气之中,那么,即使楼房?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她需要千千万万民众努力和全党的共同参与,尤其要“长”字号人物带头领路,积极创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是带“长”字号的人物影响大。常言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看党支部”。大凡党的号召和党的工作一下达,群众首先看的是干部的态度和行动。只要领导干部一带头,群众就会跟着效仿。二是带“长”字号的人物带头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效果好。领导干部每做一件好事,就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临洮县从2001年开始,结合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双培富民工程”,加强了农村党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党员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农村发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政绩观。第一,要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善于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问题,分析判断形势要掌握好政治动态,安排部署工作要把握好政治方向,解决和处理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最主要的是看领导干部是否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看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否有利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绩真伪析     
当今政界,“政绩”是一个热门话题。公仆们渴望政绩、追求政绩,其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追求政绩,有的为人民群众所称道,而有的则受到老百姓的指责,这是为什么?因为政绩观不同,效果不同,从政者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就完全不一样。许多公仆追求和创造政绩,遵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践之以行,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目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而创造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绩来。这样的政绩,自然会刻在人民群众的口碑中。然而,也有一些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政绩”视为向上爬的阶梯,…  相似文献   

15.
政党执政,为官从政,都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缺少政绩,执政党就难以巩固其执政地位,领导班子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领导干部就难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要政绩,就得树政绩。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政绩?这都涉及到一个政绩观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树政绩,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己;是为大局,还是为局部,这是区分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以求真务实为核心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前提,以实践、群众和历史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修己为民”、“以人为本”是陈青洲十分崇尚的东方文化理念。在他看来,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荣誉。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陈青洲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说:“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只要做有心人,只要认真,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做好为人民服务这件事。”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他领衔或者  相似文献   

17.
这算什么「政绩」□赵化南提到干部的政绩,人们常常想到有形的东西,譬如说抓了多少大工程,上了多少大项目,而对这些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多少实惠,则常常有所忽视。殊不知,有些流光溢彩的政绩,投资巨大,效益甚微,前景暗淡,与其说是“政绩”,莫如说...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新和县规范干部政绩考核。考核既看重多出、快出政绩,又看重对长远发展的统筹谋划,克服“重近轻远”;既看表面上的工作,又看对问题的重视和解决程度,克服“重表轻里”;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重视不能用数据反映的政绩,克服“重显轻潜”;既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又重视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克  相似文献   

19.
兴元 《当代广西》2005,(15):55-55
最近,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检查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进展落实情况,省委书记徐光春特别强调,做好十件实事的关键在落实。说到必须做到,承诺必须践诺,我们要做事不能“作秀”。十件实事不是给领导看的,是给群众干的,要真正让群众得到利益,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指出:“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那么,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要用政治的观点看待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发展观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式、速度和质量,政绩观决定着领导干部的行为模式和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