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教授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公元后的一千四百年的过程中一直比西方先进,重要原因是中国拥有比西方文化完美得多的悠久文化。李约瑟教授在他的《天朝的技术与思想》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文化在五个方面为世界科学思想形成作出了贡献。 (一>中国社会重视伦理观念,中国人不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也不把自然科学看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所以,中国的“科学之王”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物理学,而是历史学。 <二>中国的伦理观是基于“性善”的信念。“为人民服务”这句当代中国名言,最明确地表  相似文献   

2.
李约瑟在对中国科技史做了深入透彻的研究后,发现了一个费解之谜:“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而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却出现在西欧?”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疑难。我们不妨从另一端思考这一难题——在西欧引发近代科学技术的动因为什么在中国阙失?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先进与落后,深切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接触,中国人感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人们不禁要问: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何在?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序言》中,曾把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因素”与“地理背景”,这或许并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当前学术界对此亦有论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体系和历代王朝的周期性大动荡,使得原始科学结构没能在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提出“既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伟大,但是中国的古代文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这一问题,也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的讨论,中国学术界虽已开展了多次,但它始终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的孕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围绕着我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这一问题,学者们曾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和讨论,并先后形成三次大的高潮,即五四运动前后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讨论、20世纪40年代关于近代科学为什么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发生的讨论(亦即为国人所熟知的“李约瑟难题”),以及20世纪80年代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很多学者,包括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  相似文献   

6.
哲学思维与东西方科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雪是自马可·波罗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长期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功勋卓著。然而,由他的研究导出的李约瑟难题,即“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也成  相似文献   

7.
卢小驰 《理论月刊》2002,(10):21-21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和智慧之光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而到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李约瑟难题”被人们一解再解,从创新视角来寻求这一难题的答案时,那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保守意识、封建专制制度、教育体制、科举制度和闭关自守政策等,扼制了科学创新精神并阻断了科学创新契机,使得近代中国缺乏一个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199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派了代表来杭出席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致词,特别提到浙江大学的3位已故教授对中国科学史研究上的巨大贡献。其中一位就是王琎教授,他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鉴定我国青铜器和古钱币的化学成分,令人信服地证实了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水平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近代科技的崛起和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成为了世界文明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许多优秀学者为寻找这一现象的原因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从地理、气候、社会和经济条件等四个方面的材料出发,力图从外部原因上说明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则从哲学思维的角度作出分析:认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颇为动情地描述道:“当世界改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十五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郑和下西洋。”的确,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最先做出了彻底改变世界的“地理大发现”的人应该是中国的郑和而不应是意大利的哥伦布。须知从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率领一支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庞大船队,“鲸舟吼浪,远涉洪涛”,七下西洋(现在的南洋和印度洋一带…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幽灵,"应试教育"的幽灵,依然在我国教育版图上徘徊;"应试教育"魔咒笼罩在许多儿童青少年、教师和学生家长心头已经多年。这个魅影至今挥之不去。每个有教育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在思考如何破除"应试教育"魔咒对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禁锢。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曾经发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文明到了明朝中期就陨落了?为什么如此灿烂的古代科技文明没有成就一个强盛的近代中国?"这就是萦绕中国人心头许久的"李约瑟之谜"。当"李约瑟之  相似文献   

12.
卢嘉锡与李约瑟的难忘友情李汉秋1995年3月24日,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科学史家、宏伟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95岁的世纪老人李约瑟博士,安详地躺在英国剑桥大学他寓所的床上,永远闭上了眼睛。深夜,在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原中国科...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在今天科技经济即将来临和高新技术将逐步实现产业化的时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由世界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史来进行一下探讨。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所在地也就是当时的世界科学技术中心是在中国的中西部及长安(西安),在西方还处于落后的中世纪“黑暗时代”时,我国正是唐宋盛世(7~12世纪)。唐宋的科学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几乎所有科学文化领域都有重大成就,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除造纸外,其余三大发明均是在这一时期成熟和推广应用的。在这一时期,中国保持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文化水平,四大…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之谜"的寻租理论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在发现和发明方面曾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但在其后几百年间,中国未能继续保持这种地位;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原因何在?自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上述被称为“李约瑟之谜”的问题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答。运用寻租理论对15世纪以来西欧与中国的制度环境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为解释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已有的对李约瑟之谜的探讨文章基本上都集中于对中国问题的分析,这实际上是非常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西方政府与政客们对于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对中国的改革所持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然而,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中一些权威人士是怎样看待这些改革的呢? 联合国“世界经济预测项目”的创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宾州大学终身教授、我国国家信息中心顾问劳伦斯·克莱因谈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我们中华民族充满着希望。认识来源于实践。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尝尽了屈辱之苦,悟出了“落后总要挨打”的道理。曾经以“四大发明”开启世界科技之先的文明古国,近代落后也就落后在“科技”二字上。因此,有着孙中山、毛泽东等一批民族英雄的崛起。他们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进行着社会变革的艰苦斗争,其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人民的贫穷和求得中华民族的振兴。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并没有真正找到改变落后的药方。以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以后也还走了一…  相似文献   

17.
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及,1972年,他参与了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的研究项目,他注意到李约瑟的说法,"共产党(对中国)的接管是个幸运事件,因为新中国也许可以避免西方在工业革命初期所犯的所有错误.在19世纪初,小女孩被绑在大箱里到地底运送煤矿;小男孩超时工作,导致眼力受损,身体变形;据马克思说,伦敦的面包师傅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李约瑟坚信,"中国为求脱离停滞状态而达成现代化,社会主义路线不但是最好方法,而且是唯一办法".黄仁宇表示,"一思及此,你或许想同意他的说法"[1].显然,李约瑟对中共之所以抱有好感,就是出于道义性立场.李约瑟痛恨19世纪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摧残,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摧残,当他看到新中国消灭了这一切时,由衷地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看得出,李约瑟是在道义优先基础上——而不是在别的方面肯定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9.
腐败挨打     
人们在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时,有一个通俗的概括:落后挨打。我们考察鸦片战争及其以后很长历史时期的中外斗争和战争的结局,就会看到,中国几乎都被打败了。原因何在呢?追究起来,则不能不归于政治上的腐败。鸦片战争是发达的资本主义英国对封建落后的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由于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由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坚决抗战,更由于林则徐他们认为“民心可用”而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人民群众,使侵略者遭到迎头痛击,走不进广州一步。但清王朝由于昏庸腐败,既看不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和历史必然性,也看不到战争将如…  相似文献   

20.
“五四”提出了民主与科学,这两点确实抓住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命脉,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确实没有民主和科学的传统,“五四”把这两个口号提出来,是非常恰到好处的。直到今天,我们的民主和科学仍然任重道远。而且,民主和科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不相对称。科学是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些落后,但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