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巩 《前进》2003,(1):23-25
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同样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学习型机关是学习型社会重要的学习型组织之一,是学习型社会的引领者。我们党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历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传统,就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首先要做到;要求下级部门做到的,上级部门首先要做到。我们党既然要把创建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中央提出要创建学习型城市 ,这既是一个科学命题 ,又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创建学习型社区则是创建学习型城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本理论主张和重要意义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对策及措施 ,为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化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实践》2004,(4):17-18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构想,标志着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截止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已有30余个大、中城市的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人类发展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网络时代,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去年5月,江总书记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人力资源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在全社会引起了深刻的反响。目前,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市民的工作正在全国逐步推开,  相似文献   

5.
冯进成 《前进》2003,(7):39-41
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由众多的各种学习型组织来共同完成,但这其中首要的是创建学习型机关。各级党政机关是党的干部集中的地方。机关的特殊地位、特殊任务和党政干部的特殊构成、特殊身份,决定了加强机关干部理论学习的特殊重要性。作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环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带动和辐射整个学习型社会的创建,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创建学习型社会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具有人人都会学习、人人都愿学习、时时都要学习、处处都能学习的特征。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高度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高度重视教育创新。学习型社会只有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才能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丰国雄 《西部社会》2003,(10):39-40
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针对我们已经遇到或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他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内外肜势的深刻变化和各类学习型组织蓬勃发展的趋势,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指示精神,努力探索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当前上海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表明,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贯彻十六大的精神,北京、上海、青岛、常州等地都在积极创建学习型城市,许多企业、单位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
论创建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习问题更加紧迫地摆在人们面前,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江泽民同志在题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是一项新的事物,它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没有理论指导或理论不成熟,不够深透的认识和掌握建设学习型城市规律,就不能在实践中提高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水平。大连作为最早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战略目标的城市,理应在理论研究方面走在前头。为此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建立了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大连市委党校校长巩其庄为首,以热心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为骨干的"学习型城市研究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创建学习型社会”,这是对未来我国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又一重大战略抉择。在新形势下“创建学习型社会”,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夯实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刘丽平 《前沿》2006,(5):157-159
学习和创新是学习型政府的优势所在。创建学习型政府就是要把这种优势转变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现实。本文通过对其内涵和主要特征的认识及对我国政府在创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魏庆收 《重庆行政》2015,15(2):89-9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的第二天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学习一直是习近平同志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反复阐述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重庆市在2006年的《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学习为核心和指导思想,创建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给人们一个开放学习、自由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空间,让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我国面临的双重历史任务。二者紧密相联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因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要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学习、不断学习的社会氛围 ,构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建设高峰会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全国各地迅速兴起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热潮。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街道)、学习型村组、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学习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布各地。根据多年来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在城市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活动,应重点抓住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以此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社会,而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人不断学习。学习型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全社会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应用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健全开放互动的教育、学习和激励机制;建构学习型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习型城市社区的创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芬 《理论月刊》2004,(1):108-109
创建学习型城市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更新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起群众性的“学习型组织”;构建一个社会化、开放式、多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网络。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08,(4):31-32
一个人的持续学习将使他的内心世界健全、丰富、强大;一个团队的持续学习将使这个团队的内部运作协调、平稳、高效;而一个单位的持续学习将为这个单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具有创新的活力、发展的能力和前进的动力。在委党支部的领导下,从2006年创建并荣获学习型党支部以来,针对委内年青人多、工作专业性强等特点,以创建“学习型支部”为抓手,营造“学习型机关”为重要目标,从制度上进行保障,从形式上进行创新,从内容上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0.
2001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题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江泽民同志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既是基于对于世界潮流的深刻认识,也是从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出发的。一、“创建学习型社会”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新潮流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对世界大局作了精辟的分析,其中突出的特点就是深刻揭示了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深刻的变革”,并且由此提出了“创新”的历史性任务,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