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报复     
一人气量极小。有天邻居向他借了把雨伞,晚上把伞撑在屋里晾干。这人见了十分恼火,心里想:“借人家的东西不心痛。晚上都撑着,等着,看我怎么报复!” 一天下雨,他向那家借了双雨靴,晚上故意不脱,钻进被窝:“我也穿它一夜。”没想到第二天一脱鞋,脚被捂得起了好几个大泡。  相似文献   

2.
正一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有人给陈淳家里送来10斤鸡蛋,感谢他给自己解决了一些困难。陈淳本想退回鸡蛋,但考虑到那人的家庭情况,就让家人从邮局汇去了一笔钱:陈淳说.当干部的给群众办事是本分,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后,新当选的市长们都已纷纷进入了角色。段强也不例外。我一连几天晚上往家里给他打电话,都说他还没有回来,看来是够忙的。我和段强应当算是熟人。过去,他在密云县工作的时候,我曾多次采访过他,他也为我们刊物撰写过文章,彼此有一定的了解。如今,我急切地想再次采访他,主要是想为大家多提供一些关于他当选副市长的信息。因为,  相似文献   

5.
一件旧棉袄     
1940年秋,我来到朱德总司令身边当警卫员。寒冬来临,看到朱总司令老是穿着一件发白的补已旧棉袄,我感到不解。一些老战士说:“朱总司令那件旧棉袄,不知伴随他度过了多少个严冬。我们到他身边后,看他每个冬天都穿着它。”于是我决定给朱总司令换件新的,满以为只要生米煮成了熟饭,他就会默许。一天外出办事,凑巧遇上了后勤被服厂的曾主任,我便请他为总司令做件新棉袄。没过多久,新棉袄做好了。这天晚上,趁朱总司令稍闲的时候,我兴高采烈地将棉袄送去。这之前,我也反复想过,要有受批评的思想准备。果然不出所料。他一看我怀中的…  相似文献   

6.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79-79
正我工作后第一次送礼,说出来好丢人,因为学历被人事部门弄错了,我去找人事科科长,他推三推四的,我表姐给我点拨:"你去他家里找找他吧,记得带些东西。"老军工厂技术员出身的爸爸就把他画了几个月的一幅山水画拿出来,那是他认为最贵重的心意。听说科长还有收集酒瓶的嗜好,我又把我爸舍不得喝的西凤酒倒出来,把酒瓶揣上,忐忑不安地来到科长家。还好,科长那天不在,我红着脸把礼物丢给他老婆,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仓皇逃离,后来见到他我紧张得要死,怕礼物送得不合人家心意,怕人家拒腐蚀永不沾给我难堪。科长果然欲言又止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忍不住了,沉着脸对我说:"我收藏的是瓷瓶,把你送的玻璃瓶拿回去。"  相似文献   

7.
周不走 《当代工人》2011,(18):48-49
服务员下海 我老家在农村,家里穷。你看我说话像啥都明白似的,不瞒你说,其实我没念几天书,18岁就结婚,是跟人换亲,我到那家当媳妇儿,那家的姑娘来我家给我哥当媳妇儿,也没领结婚证。19岁时去县城小饭店打工,当服务员,认识了城里—个光棍,就是现在咱家那个,比我大7岁,  相似文献   

8.
老李的家里有一个杯子,形状很怪,所以,不管谁去了他家,都要多看几眼这个杯子。而且老李也很看重这个杯子,特意用一个玻璃罩把它罩了起来。当人家说:“你这个杯子,好就好在形状很怪”时,他就会神秘地说,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无论大事小事,都严于律己,从来不给人家增加麻烦。有一次,一位部长和几位同志去给周恩来总理拜年。因为是老熟人,大家高高兴兴,随便交谈起来。这位部长,一边说话,一边抽烟。抽完烟后,随手就把烟头扔到了地板上。周恩来站在屋里,他一边和同志们交谈,一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王达夫,乳名王丙娃,1918年2月出生在四川渠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全家人就靠我爷爷给地主打工来维持一家人半饥半饱的生活。家里穷得连草鞋都买不起,父亲经常打赤脚板。家里只有一床破被子,晚上睡觉时人多不够盖,父亲只得去柴草棚,把草扒开一个洞,钻进去睡觉。父亲4岁时,爷爷得了重病无钱医治,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人世。家里没钱买棺材。只好找了一领破席下葬。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个女党员,第一任妇女主任我父亲是从山东逃荒到大寨的,我1930年阴历十月廿八出生在大寨。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十来岁时我就到有钱人家当使唤丫头。当时贾进财也在这家干活,他从小没了爹娘,就在这个二奶奶家长大、当长工。我13岁那年,他叔做主给了我家一石玉茭,父母就把我许配给了比我大20岁的贾进财,他家又用一斗米把我娶过门。1945年共产党在解放区搞土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南方的战火尚未平息,我接到了去中央团校学习的通知.学校位于河北省良乡县,条件简陋.一报到,学校就给我们发了"两大件"--木床板和小马扎.床板在晚上睡觉时用砖垫起来当床,马扎白天听课时当板凳.尽管如此,学生们在全国即将解放、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相似文献   

13.
家有小帅     
姜玉南 《党课》2011,(10):85-87
离婚时,前夫说,房子是他奶奶的,不能给我。我说,行。他又说,家里的钱也就是他公司里的那些产品,我要它也没用。我说,好。他说,他家三代单传,小帅得跟他。我拍案:“不行!”晚上,我去接小帅放学,第一次在路上没对他指手画脚。“妈,你怎么不教训我?”我不语,那晚破例请他吃了肯德基,去“淘气宝宝”疯狂到打烊。  相似文献   

14.
失落的老刘     
正老刘是靠山村的贫困户。当民办教师时的老刘身体是棒棒的,后来民办教师减员,他下岗去了城里建筑工地当小工。一天晚上加班,老刘不慎从二楼跳板上摔了下来,不幸中的万幸是保住了小命,腿摔断了。从此,老刘干不了重活儿,孩子上了大学,一家人日子过得更加紧巴了。好在每年乡里县里都要救济老刘,老伴儿再给人家打打短工,一家人的日子才勉强过得下去。  相似文献   

15.
宫维民同志: 我和我丈夫都在机关工作。我们结婚快20年了,孩子上高中了,我们夫妻感情一直都很好,可近半年来,却发生了变化。事情是这样的:本来我丈夫不善饮酒,最近,他却常常喝得醉熏熏,回家后常发火,有时还动手打孩子,大喊大叫。我去他单位查问一下,大家都说,没人和他发生不愉快的事儿。后来有人告诉我,你丈夫进入了更年期,没想到男人也有更年期,也不知该怎样对他,请您给我出出主意吧!  相似文献   

16.
生活之友     
夫妻吵架的经济学我和老公吵架了,原因是我走路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个茶杯。我还没来得及批评他放东西不长眼睛,他却指责我走路不小心。我们都失去了理智。老公是个急性子,先摔了个破茶杯,我也毫不示弱地摔了一个好的。老公接着把茶盘甩了,我马上向茶瓶进攻。接着,我用锤子敲了冰箱,随后他踌躇着将电视机从柜子上推了下来。吵架后,我做饭也不给他吃。而他不但不上交工资,还到饭店里大吃大喝起来,晚上在外面不喝醉不回家。有一次,他半路上去了趟公厕,竟把自行车忘在了路边,打出租车回了家,小偷顺手牵羊骑走了自行车。我气得整宿整宿地睡…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小区是新建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谁都不认识谁。去年6月,党总支书记把我找去:"咱南湖东园社区有20多名党员,把关系搁这儿就全飞了,咱成立个第四支部,你先负责把大伙儿拢在一块儿。"我这个人有这么个脾气:要干就非干好不可。我找来花名册一看,这些党员的身份五花八门:退休返聘的、个体老板、外企上班的,还有的不常在这儿住……要想凑一块儿还真不容易。哼,我不怕,我就不信找不来。头一天,我抱着电话溜溜儿打了半天,连窝儿都没动,您猜怎么着?23个党员,有20个让我吃了闭门羹——电话干响没人接。这咋办呢?我上家找去!正是暑天,热得烤人,气儿都喘不匀乎,晚上我噔噔爬楼梯,一家一家敲门。人家不给开门,我就自我介绍。进人家屋不方便,我就站门外头跟人家交谈。有的家连续去了好几趟,最多的一家我跑了十几趟,还是连个人影儿都没瞄着。邻居告诉我:"他肯定在这儿住,就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对待“一分钱”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复苏,到五十年代中期,国内便呈现出了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的可喜局面。一天晚上,周恩来总理与厨师算家里的伙食帐。当时,周总理对家里买粮、买菜、购物的票据查看得很仔细。当他发现上个月吃的精盐是每斤一角五分钱,而昨天买的精盐是一角六分钱一斤时,当即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朋友,原来在某大饭店担任餐厅经理,后来餐厅由外面来人承包了,他失去了岗位。饭店安排他到保龄球馆工作。他考虑保龄球馆每天都要开放到午夜,他的孩子正读初中,需要照顾,夫人工作的性质又差不多天天晚上有事,就没有接受这份工作。好在夫人收入不低,他在家里料理家务,每天也有不少事做。可是时间一长,他的脾气却逐渐暴躁起来,同夫人之间的摩擦也时有发生。原来,他有块心病,担心夫人会瞧不起他。夫人偶然问到家里某事做了没有,他就怀疑夫人是指责他没把家里的事办好。但他心里又不服气,认为自己是为支持夫人的工作,照顾家庭才作出了牺牲的。  相似文献   

20.
爸爸牺牲前几天的一个晚上,他给我打了最后一次电话。他说,人生有两件事,一是工作,一是结婚,要特别慎重,要特别考虑好。今年我已到而立之年,还没成家,爸爸特别着急。爸爸真心关切的话语犹在耳边,让我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