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主》2007,(4):F0004-F0004
黄文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设计艺术学科带头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理事、广西装饰协会副理事长、广西室内设计学会会长、广西大地水彩画会会员。  相似文献   

2.
《侨园》2004,(6)
艺术简历马生钢,笔名老骥,号守砚斋主,祖籍辽宁本溪,大学文化。现为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攻山水、花鸟,兼攻书法。在继承古人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现代艺术的精华,努力使个性、气质、神韵在作品中有机结合。近几年来,创作出大量的作品,其中水彩画《太行秋色》入选辽宁省第二届写生作品展:《山花》、《秋韵》入选辽宁省首届水彩画艺术展:《猴石秋色》入选辽宁省庆祝建国50周年艺术成就展;中国画《秋水东流》、《飞瀑流泉》在“黎明服装杯中国沈阳世纪中华龙”书画大赛中获二等奖;《醉秋图》入选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沈阳美术书法作品展”;《金秋时节》在沈阳市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获优秀奖。许多作品发表在省、市报刊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水墨是中国美术的独特产物,具有很浓重的传统民族风格和特点。中国水墨艺术正在脱离原有的传统模式,也在朝着设计的方向发展,现代平面设计慢慢地扩大了自己的设计范围,也不断渗透、水墨元素于其中,其主要表现形式、内涵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本文就从水墨在空间中的意蕴来分析平面设计中的空间形式,以期寻找中国的民族绘画与平面风格的结合点,充分挖掘发展民族风格的本土艺术。  相似文献   

4.
郭琳 《学理论》2009,(18):180-181
水墨是中国美术的独特产物,具有很浓重的传统民族风格和特点。中国水墨艺术正在脱离原有的传统模式,也在朝着设计的方向发展,现代平面设计慢慢地扩大了自己的设计范围,也不断渗透、水墨元素于其中,其主要表现形式、内涵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本文就从水墨在空间中的意蕴来分析平面设计中的空间形式,以期寻找中国的民族绘画与平面风格的结合点,充分挖掘发展民族风格的本土艺术。  相似文献   

5.
石岩  北风 《侨园》2013,(9):42-42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句。荷花自古以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不论是水彩画还是中国画,荷花都以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阐释。与一般花卉相比,荷花确有独特之美,无论是花、叶、蕾、茎都有其独特韵味,甚至荷塘中的残枝败叶都会给人独特的美感,别有韵味的雅致、  相似文献   

6.
董娜娜 《学理论》2012,(6):107-108
林风眠作为二十世纪"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与开拓者,他兼收并蓄,融合中西,既吸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同时又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构图等形式美的一些元素引入水墨,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林风眠格体"。他的画既具东方神韵,又处处洋溢着鲜明的现代审美气息,为我们培养出一种现代性的关照世界的新的观念与美感,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戴凌云 《学理论》2013,(11):267-268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源泉和根基,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开发和建设丰富的设计文化资源,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与设计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基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加强中国传统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更能融入时代以应对国际化进程下现代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托娅 《学理论》2015,(8):80-81
民族服饰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途径,体现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水平,表现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水平。蒙古族服饰的发展道路十分漫长,并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花纹和图案。蒙古族服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如下:蒙古族独特的艺术审美,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现代服饰的制作;突出蒙古族服饰花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法,体现出蒙古族传统服饰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花纹、材质和与现代设计、式样造型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4,(6):F0003-F0003
<正>许琪萍,非洲题材主要画家、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她将非洲原始艺术和现代表现主义融入中国画,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开创出现代中国画发展的一条新路。多次举办和参加国际间重要艺术展和文化交流。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多有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0.
鹤壁黄河古陶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远古文化艺术遗产。基于文化传承的角度,以鹤壁黄河古陶的发展为切入点,将鹤壁黄河古陶的再设计从生活、传统文化、创新这三个层面进行论述。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从创新的角度放手去发展,做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设计,给这种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就是对它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