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在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问题上,焦点集中于再审理由的修改完善上。笔者从理论与规则层面对新修订的再审理由部分进行了一些粗略的探讨,以期能对民诉法的再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2007年10月28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以150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这是我国立法机关对施行了16年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出台修改决定。一系列重大修改直击"申诉难"、"执行难"两大司法顽疾。尤其是对再审程序增加的新条款,已经被公众和媒体评价为"将切实解决‘申诉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4月2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作出决定,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本年度内,对7部法律和有关法律的决定进行执法检查。这7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是:《农业法》、《水土保持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5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电话会议上指出,“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各级法院对“执行难”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5月8日,司法部首次命名20家律师事务所为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纪举报中心成立。5月12日,中共中央举办《金融安  相似文献   

4.
再审程序的完善与既判力之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经过多年的酝酿之后,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王胜明副主任的说明,该修正案草案主要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对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作出修改.王胜明指出,"申诉难",难就难在应当再审的未能再审,应当及时再审的长期未能再审,不少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应该再审未能再审"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将再审事由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徐隽 《政府法制》2014,(34):15-15
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行诉法实施24年来的首次大修.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新行诉法有哪些实招?能否真正为“民告官”撑腰?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正的审判,而"执行难"问题则是实现最后公正的瓶颈。民事强制执行难主要表现为"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被执行财产难动"四种情况,它的产生既有社会文化原因,也不乏体制、立法和执法上的原因。目前,"执行难"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致力于研究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分析,探讨执行难的化解。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行政诉讼法》修改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行政诉讼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和执行难问题,扩大了受案范围、畅通了诉讼渠道,完善了审判体制机制,完善了判决形式和执行制度,强化行政诉讼的监督功能,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了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贯彻了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152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行政诉讼基施行24年来进行的首次修改,修法过程始终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修法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行政诉讼法很重要的一个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保障‘民告官’的法律。实施24年来,社会评价在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这‘三难’问题上行政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执行难"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理论界与专家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指出三个概念涉及强制和执行因素:即时强制、强制措施、强制执行。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是单纯法院强制执行或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我国应当在中央和地方行政系统内设立执行机构,执行遇到抵抗的行政决定的同时执行法院的有金钱给付义务的裁判,当行政执行需要限制人身自由时则必须由法院裁决后方可执行。  相似文献   

10.
"执行难"是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声音,"执行难"如何破解?黟县人大常委会对县法院执行工作提出的五条"审议意见",成为破解执行难的"利器"——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07年10月28日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再审制度价值取向的转变,惟有此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民事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鲁梅 《法制与经济》2020,(1):53-54,60
在各级法院、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奋斗下,"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如何巩固胜利成果,又如何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进一步迈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命题。文章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的系列专项执行行动"蓝色风暴"为例,探讨如何有效推进执行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规避执行又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现如今在法院办理的执行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想法设法规避执行,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债权人利益的实现,也影响了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长此以往势必损害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会产生社会诚信危机。本文以一起新型的规避执行行为为视角,并展开讨论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独特见解,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对我国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产刑执行难等问题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罪犯执行财产义务与减刑、假释审理联动机制,即为破解上述困境而创设。作为一项崭新的制度,"联动机制"有其现实基础、政策指引、规范依据和法理根基。但实践表明,该机制仍存在以下问题: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犯罪执行能力审查机制混乱。因此,归正"联动机制"的功能定位、完善罪犯执行能力的审查制度等乃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5.
论民事执行的社会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法院是公正的象征,那么执行就是公正的依托。只有执行实现了文书记载的公正,社会矛盾才会彻底化解。然而,"执行难"是困扰法院司法工作的一大难题,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是否满意。针对这一问题,学界和实务界纷纷对执行权力性质、执行体制、执行机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6.
论执行难     
民事"执行难"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民事执行为范围,比较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的区别,概述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性,分析了执行难形成的原因,探讨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引进了"难执行"的概念,分析了"执行难"与"难执行"的区别,并阐述了"执行难"向"难执行"转型的必要性,以求分析法院执行工作的真正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28年前法院银行相互"扯皮" 如今集体"会签"解决执行难 "我感觉这个‘意见'出台非常必要,但不敢说是及时."杨荣新直言不讳.杨荣新告诉记者,中共中央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早年曾下发过3个文件,而中央政法委也对此下发过两个文件,"党中央是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阿计 《政府法制》2007,(21):6-9
2007年6月24日,传闻已久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与外界猜测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修法并非伤筋动骨式的"大修",而是着力破解公众最为不满、亦是最为顽固的"申诉难"和"执行难"。这种集中火力、直刺要害的修法策略,不由人不联想起一部流行的电视剧剧名——亮剑!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24日,传闻已久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与外界猜测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修法并非拆筋动骨式的"大修",而是着力破解公众最为不满、亦是最为顽固的"申诉难"和"执行难"。这种集中火力、直刺要害的修法策略,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一部流行的电视剧剧名——亮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