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的职业心理压力及其自我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平时期,警察工作是一项风险系数大、极富挑战性的压力密集型职业.这对基层和第一线的警察来说尤其如此.因职业特殊导致过度压力直接损害了警察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了警察潜能的发挥,从而大大降低了警察队伍的战斗力.为此,警察的职业心理压力及其对警察素质和警察战斗力的影响问题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在我国的警察管理中,它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提出“从严治警”、“向素质要警力”的要求以后,它更应该引起警察本人及其警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围绕提高警察素质和警察战斗力的问题,探讨警察职业心理压力的产生,它对警察战斗力的影响,以及警察自我驾驭它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成凯 《政法学刊》2003,20(6):34-36
近年来,警察出庭作证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之一。首先,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了两大法系刑事诉讼中警察出庭作证的异同点及其成因,澄清了媒体呼吁警察出庭作证常态化的误区,其次分析了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现状及确立警察出庭作证之必要性,又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警察出庭作证必须克服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警察出庭作证范围“度”的把握,最后设计了警察出庭作证的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界定警察战术的本质的基础上,联系警察执法战斗的实践,阐明了警察战术的本质属性,其目的在于提高对警察战术的理解,推动警察战术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警察道德修养的提高一直是个困扰我国行政执法工作的难题,而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多是强调以警察个体道德修养为主要目标,而往往忽视了制度、社会对警察道德修养形成的影响,这是造成了部分警察道德的缺失,本文试图通过警察道德修养的基本矛盾分析警察道德缺失的原因找出构建警察道德修养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管理造就一流的人才。警察管理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警察队伍的素质,我国一直很重视这一点。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警察管理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多的不适应。本文就目前我国警察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警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提高我国警察管理水平,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诉讼案件中,办案警察既是证据的收集者,也是重要的证人,警察出庭作证的合理性是十分肯定的.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将警察作证作为一种通行做法,我国在司法改革中与世界警察作证制度紧密接轨,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对警察出庭作证做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对新刑事诉讼法的警察出庭作证新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警察作证制度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程序、体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叶奕翔 《政法学刊》2011,28(2):119-123
用文化研究的思路审视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研究,既有利于文化研究的本土化,也可以为警察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就警察的形象危机而言,借鉴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官方主导的警察剧进行受众研究,发现协商模式占了主体,但在另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上,对立模式也是很明显的,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警察文化的概念。警察的自我认同可以抽象为四个模型,警察主导文化应该重视理想型价值。警察亚文化起源于基层警察,是警察文化的亚系统,在构建警察的形象与自我认同中,发生了重要作用,是我们认识警察群体的重要途径,应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聂晓英 《政法学刊》2007,24(4):115-11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警民关系由于社会的转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警察文化视角研究警民关系,有利于调整警察的价值观与增强群众的认同感,有利于警察体制的建设和执行,有利于警察形象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从先进警察文化的内化与警察文化的创新两方面谈了警察文化视角解决警民关系的途径。先进警察文化的内化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宣传教育,并通过实践外化警察文化从而增强内化;警察文化的创新是要转变执法思想,加强文化强警的认识,通过制度化来稳固已有先进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9.
警察执行力是警察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和效力.提高警察执行力,时于提升了警察的职能作用,充分释放警察于社会、组织及个体的有用性,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和公安工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提高警察执行力需要从提高警察的执行意愿和能力、引导群众对警察执行的认同、优化执行资源、改善执行环境和建立良性的执行机制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警察的素质教育训练 (1)内地警察素质教育训练目前,我国公安院校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警察素质教育训练体制。公安部所属警察院校负责培养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才和侦查技术人才;省属警察学校负责培养综合通用人才;市地级的警察学校负责为基层培训警察。这三层学校是从高中、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在发展正规的警察学历教育的同时,我国还采取在职警察轮训、专业证书、函授、自学考试等教育形式,以提高在职警察的素质。初步形成了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警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次导言一、国外警察出庭作证的理论与实践二、警察出庭作证的基本依据三、警察出庭作证的诉讼价值四、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界定五、构建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制约因素六、构建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基本构想导言近年来,媒体关于承办案件的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的报道引起了  相似文献   

12.
天津是近代警察制度的发源地之一,天津早在八国联军占领时期就有了现代警察制度的雏形,1902年天津交还后,在袁世凯的倡办下,天津建立了较为缜密的警察法律制度,其中警察的组织法比较完备,本文仅就天津的警察组织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警察执法的过程既是实现执法目的的过程,也是实现警察执法道德价值的过程。只有警察执法行为上升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理性境界,才能符合警察执法道德价值目标的最终要求,这种理性境界就是警察执法的道德自律精神。警察执法道德的他律、自律和自由构成了警察执法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4.
这里是瑞典的阿斯托普市。一天,一名警察正在街上巡逻,发现一个小偷偷走了电器商店的两台收录机。警察见状,大喊一声,撒腿就追。小偷在前面拼命地跑,警察在后面拼命地追,演出了一场真正的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眼看就要抓住小偷,突然,教堂的大钟敲了11下,警察戛然止步,悠闲地看着小偷在自己的面前慢慢地消失。原来,在这个城市有这样一条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准加班加点工作。11点是警察下班的时间,如果这名警察再追下去,他就触犯了法律。我们不去探讨阿斯托普市制定这条法律是否恰当,只想研究一下这名警察此刻的行为是否恰当。警察抓小偷是天经…  相似文献   

15.
警察教育作为提高警察素质的基本途径,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借鉴美国警察教育制度,对我国改革警察教育制度,提高警察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程金生  王彬 《政法学刊》2003,20(1):50-55
警察职能是警察科学的基本内容,但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种种歧见。从警察哲学的高度研究警察职能,在理念形态上辨析警察职能的本质内涵及其边界。警察职能有国家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分别,而且,二者应该具有统一性,其统一的逻辑基础是社会性。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这一社会性基础具有最广大的人民性,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警察职能的社会性,划定了警察职能的国家性和公共性统一的基本原则,确定了警察的打击犯罪紧急救险双重意义。由此出发,社区警务首先代表着一种走向社会性和人民性的理念,其次才体现为一种警务模式。作为一种理念,它不仅反映了警察职能上的“返朴归真”,而且,它与当代政治回归其促进社会生活的意蕴一致,在此意义上,警察职能的统一观折射的是人类文明走向新的历史高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宋安吉 《法制与社会》2011,(15):158-161
警察作为国家刑事司法及政府行政执法的双重角色,其腐败行为严重降低了公众对警察及政府的信任,制造了警民之间不和谐的因素,激化了社会矛盾,贬抑了警风,不利于党和国家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甚至动摇了整个法治的根基,警察腐败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警察腐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本土化的控制警察腐败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5月4日,4000多名法国监狱警察举行罢工,抗议监狱拥挤、工作条件糟糕和经费紧张.这次监狱警察罢工是由三个监狱警察工会组织的,罢工席卷了法国的绝大多数监狱,其中120所监狱的警察参加了罢工.罢工的监狱警察停止转押犯人,禁止犯人家属探视,阻断监狱与外界的联系.警方在狱警罢工后立即到现场控制局势,在巴黎郊外封锁监狱附近道路的狱警与警察发生冲突,双方扭打在一起.在埃松省的弗勒里·梅罗吉监狱,警察为了确保押解犯人的车辆通行而使用了催泪瓦斯来驱散罢工的监狱警察.  相似文献   

19.
叶氢  黄辉 《政法学刊》2006,23(1):111-114
警察执法服务质量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公共服务职能是警察的基本职能之一。警察权力的亲和性决定了警察执法必须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为人民大众的和睦、富裕和幸福服务。当前,警察执法存在着诸多问题,构建以服务公众为导向的警察执法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警察出庭作证的相关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该规定还很简单,在适用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存在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不明确、警察出庭作证程序如何启动、警察出庭作证的案件范围没有明确、警察出庭"说明情况"表述不准确、未规定警察拒绝庭作证的法律后果等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在此需要指出,本文所讨论警察出庭作证的主体仅限侦办一般刑事案件的公安人员,也即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