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5月24日,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就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几个时代性话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2.
张汉巍 《学理论》2009,(23):118-120
本文论述了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美国政党的制度设置与执政党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制度安排,分析了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借鉴美国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为进一步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耀宏 《党政论坛》2012,(10):13-15,1
周耀宏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文指出,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始终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和运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治国理政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汲取其他国家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经验教训而取得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认真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奋斗目标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一化三改"的阶段性目标.奋斗目标的胜利完成,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正确的执政理念、良好的执政环境与执政基础、科学的执政手段、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实事求是的执政作风与中国化的执政党建设思想.这些基本经验为社会主义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程海亮 《理论探讨》2006,3(1):158-162
苏东社会主义失败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政治的腐败、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低下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苏东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背离社会主义的失败,所以我们不必丧失信心、惊慌失措,苏东的失败告诉我们,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任务,在我们党的文件中是第一次出现,涉及党的宗旨、职能、党的执政目标任务、执政党角色转型等多个层面,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上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来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张娟 《理论探索》2007,3(1):63-66
政治合法性关系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与政治秩序的安定。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维护和构建,建国以来党的建设经验启示我们:第一,合法性最深厚的基础在于党的执政与人民利益相契合;第二,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第三,必须加强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基础与程序基础建设;第四,必须注重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于执政党而言,意识形态值得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更值得深入研究。根据意识形态自身的内在特点、运行机制和内外部各要素之间关系与作用机理,纵观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只有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这些规律,按客观规律开展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执政党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得到正确、有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9.
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是现代政治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政治关系,党群关系直接影响到政党能否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党群关系是决定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群关系更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地位稳固和执政能力发挥的关键问题。在总结自身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政党在处理党群关系方面的成败得失,抓住利益问题这一关键要素,构建党群之间的和谐互动机制,是推进党群关系动态平衡与良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于执政党而言,意识形态值得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更值得深入研究。根据意识形态自身的内在特点、运行机制和内外部各要素之间关系与作用机理,纵观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只有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这些规律,按客观规律开展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执政党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得到正确、有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必久 《理论探讨》2003,(2):100-102
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 ,自身建设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是关系能否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问题。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方式包括“发展”、“民主”、“法治”、“制度”、“监督”、“创新”、“系统”、“稳妥”八个方面。探索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方式 ,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要求 ,适应新的形势、环境和任务的需要 ,在继承党的建设好经验、好传统的基础上 ,不断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执政能力建设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个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关注,构成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鲜明特色。从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演进历程尤其是我们党50多年的执政实践来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更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特别是步入新世纪,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大力培养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实现党的执政理念,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紧迫任务和枢机所在。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工人阶级政党在民族国家范…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在努力探索但一直未解决好的共同课题。执政党思想作风建设问题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生死存亡的关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忽视或放弃了执政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是共产党自己的蜕变,以致丢失政权。中国共产党风雨五十年执政历程,在思想作风建设问题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科学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  相似文献   

14.
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攸关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政权的兴衰。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并长期执政,其执政意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形成、曲折发展和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变,全面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留给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启示就是要“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不断提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60多年执政实践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自治等方面开辟了执政规律探索的中国路径,形成了宝贵的执政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刘朋 《理论导刊》2014,(4):54-57
提出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自我调适与优化的结果,体现了政党现代化的现实诉求。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要注重提高全党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学习借鉴国外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是一个伟人的执政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成为我们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邓小平从我们党和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执政安全水平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们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执政安全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提出了加强我党自身建设的"六个坚持"的基本经验,标志着我党实现了由革命党、传统政党到执政党、现代化政党的转型。"六个坚持"是在总结我党执政60年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尤其是借鉴了苏共亡党、日本自民党下台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自身建设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关系到能否保持先进性,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问题。探索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方式,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新的形势、环境和任务的需要,在继承党的建设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一)发展“党在发展”,是恩格斯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从我们党的发展史看,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党都会积极应对,主动提出新的目标,自觉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经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的执政机构、执政手段和执政行为的总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执政系统,执政系统由执政决策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和信息反馈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执政系统中信息流是执政系统中的"血液"。运用系统论来分析研究执政党的执政过程,建立执政系统长期的稳定平衡,对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树立执政意识、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