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兴刚  周烈 《西亚非洲》2023,(1):3-19+156
阿拉伯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与多样化中,成就辉煌,贡献甚巨。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巨大,它不仅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文艺复兴文化之间起传承之功,而且首显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化形态。阿拉伯字母是除拉丁字母外世界上使用最广的一套字母。籍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韧性,更是其他文化难以企及。然而,辩证言之,游牧文化相关特性虽曾助推阿拉伯历史辉煌,增强阿拉伯人对殖民压迫和剥削的抵抗,但无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和平稳定。部落文化盛行不利于建构和增强国家共同体意识。误读甚至曲解教义易滋生宗教极端思想和行为。社会文化中潜藏的盲目服从、专制主义、崇洋媚外等特性掣肘国家发展与进步,且为外来干涉提供了可能。过度尊古,不仅排斥理性思维,阻碍创新,而且敌视现代化与世俗化。从阿拉伯世界动荡教训可知,21世纪阿拉伯世界要实现团结、稳定和繁荣,需要有一种更包容、开放且与时俱进的阿拉伯文化。  相似文献   

2.
赵永胜 《东南亚》2009,(3):80-85
泰国北部诸多山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外部世界的冲击和各种异文化的影响下,泰北山地民族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的主要文化却得以传承和延续,成为其作为民族的重要标志,为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1998年7月,越共八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建设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基础,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日益深刻的国际经济融合的背景下,越南把保护文化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和复杂的任务,把保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作为文化工作的指南。2007年,越南围绕着建设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的主题,“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乡村、文化街区、文化机关建成日益增多,文化家庭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世界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遇意味着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不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国家文化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国际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但是国际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威胁世界和平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国际因素依然活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跨文化翻译涉及文化间的交流,对文化安全负有责任。跨文化翻译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文化安全意识,并将其与跨文化语境意识结合起来,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出发,提升翻译的语言水平,尊重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模式。跨文化翻译事业要重点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打破“沉默的螺旋”。跨文化翻译要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在推进翻译事业的过程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坚定中国模式和文化产品的自信心。跨文化翻译事业将融入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通过对精品文化的内外流通严格把关,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文化概论》《拉丁美洲文化概论》一书,由刘文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除序、目录、参考书目和后记外,正文分6章,共355页。全书共30万字。近几年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可喜的文化热,其范围从中国文化扩展到外国文化。但是,迄今为止,读者...  相似文献   

6.
一切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就深深注入每个民族成员的血管和毛孔中。因此,各民族文化之间包含相互冲突的因素。但一切优秀文化又具有国际性,深刻反映出人类的本性,创造进步的生活方式。在国际文化的传播中,优秀文化被各民族所认同和接受,是通过文化选择机制实现的。多种优秀文化在传播中碰撞,使其精华结合在一起,不断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7.
简析多种方言影响下的新加坡式英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历史上受到中国移民、马来文化、印度文化和英国殖民统治的多重影响,新加坡形成了独有的语言,即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也称为新加坡口头英语。这种语言在新加坡民间应用广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在本质上仍然属于英语,但是其语音、节奏、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受到了中国闽粤方言的深刻影响,体现出中国文化和马来文化的高度融合性,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对新加坡式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简述,以期通过语言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独特的文化,对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纳文汇 《东南亚》2011,(3):61-66
云南桥头堡建设是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综合性的建设;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世界开放,是全方位、立体型、宽领域、高层次、高效益的开放。云南民族众多、宗教文化多元,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包括宗教文化建设在内的民族文化建设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宗教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民族各宗教各阶层的社会力量,并通过共同努力,顺利实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苏共在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这促进了苏联文化的繁荣。然而由于在斯大林时期,却逐渐形成了文化专制主义的路线、政策和体制。这一文化专制主义的路线、政策和体制统治了苏联近六十年之久,它成为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其历史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哲学与诗学是体系完整且成熟的,哲学与诗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 是一种相互衍生、相互依存、相互烘托的关系。中国没有西方文化范畴中的“诗学”,而是文、史、哲 三者的巧妙融合。西方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中国则是儒释道的融合。中国的哲学、诗学、宗教、思想 文化和理念与西方人的整体思想文化理念存在的分歧不仅不会彻底消除,而且会越来越明显,这 表明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的一极。我们只要在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之 时,构建起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大厦,就能开创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法渊源的整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斯兰文化在最终形成体系的过程中,始终以伊斯兰原则与精神为价值取向和指导方针,并以兼容并蓄、广泛继承的开放态度把阿拉伯、波斯、印度、希腊等东西方古典文化融为一体,以伊斯兰文化的形式出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伊斯兰法渊源作为筛选净化、整合定型机制,是伊斯兰文化体系得以绵延千余年,保持纯洁性、主体性、独特性不变的根本原因和成为独立形态的基本要素。如若不是伊斯兰法学家从《古兰经》、“圣训”中创制演绎出的伊斯兰法渊源,伊斯兰文化体系是难以建立的。  相似文献   

12.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11,(12):57-59
近年来,越南在广义文化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发展、新概念、新领域,如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交通文化、外交文化等。越南将文化外交视为其外交的三大支柱之一,让文化为国家的对外交往服务,与中国的文化外交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拉丁美洲文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相互依存关系的日益加强,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凸现在人们面前,这在拉美尤甚。正如拉美一位学者所指出的:“在世界文化生活领域,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文化生活领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即时消费文化(并不触及人的深层次问题),各国社会都面临着‘文化’的全球化。”①那么,面对上述现实,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化背景下拉美文化演变的特点和前景呢?对此,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何谓文化全球化?欧美学者曾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约翰·汤林森博士在…  相似文献   

14.
越南竹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越南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越南竹文化的独特色彩。竹子的特性是形成这一独特文化的前提条件,越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是形成竹文化的基本条件,越南人民的智慧是形成这独特竹文化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从竹在越南民族神话传说、建筑、文学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运用和象征意义解读越南竹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韩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发展文化,逐渐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韩国政府一方面努力将文化实力转换成外交力,将文化外交视为与经济和政治并行的三大外交主轴之一;另一方面又借助文化外交推动文化大国建设,改善国家整体形象,并取得了良好成绩。本文将系统梳理历届韩国政府的文化战略和政策,探讨韩国对文化外交的认知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韩国文化外交的机制和特点,解读朴槿惠政府的文化外交构想及其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主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评价、研究和应用儒学。儒学既可以成为东亚文化合作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促进东亚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合作,不仅仅是人文学术的合作,也应该提倡儒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儒学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完善和更新。儒学更新与东亚区域文化合作是一种互动、互利关系。东亚社会的和平发展将得益于儒学的更新和合理实践,得益于东亚各国平等而开放的对外文化关系政策。基于儒学的传统和理念,用文化合作观回应文化冲突论必将有利于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同的种族、民族乃至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7.
执政文化是一套贯穿于执政系统和执政过程中,赋予意义和秩序的思想、观念、原则、态度、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是执政思想理论、法律制度和组织规范的凝聚。它是政党在执政实践中形成的,表现执政理念、意义、秩序和规律的文化成果,是推进执政系统运行、规范执政主体行为、引导政治共同体活动的指南。执政制度文化是执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通过推行法律、政策、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期侵略中国吉林乃至东北的过程中,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反抗精神,通过建立文化专制体系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政策,对广大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日本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是推行其“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其野蛮、残酷和不可忽视的。在漫长的殖民统治岁月里,日本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总是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专制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是为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在世界外交史中,文化外交与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构成外交活动的四个层面。作为国家重要的软权力资源和外交手段,文化外交对于一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舞台上国家对外目标的达成,往往发挥着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具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论小乘佛教对缅甸文化的核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论1、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适应与改造自然界状况的镜射。每个民族在每个时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又有种种形态。其中宗教这种形态最为古老。它在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曾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过。至今它作为相对独立和持续性最强的社会意识形态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各民族的文化发展。2、缅甸文化归根结蒂是一种佛教文化,它来源于缅人对瞟益文化的吸收。膘益文化的主体民族骠人和孟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的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