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五”以来,第八师石河子市(以下简称师市)依托兵团及自治区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自身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发挥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在推进师市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师市工业发展也呈现减缓趋势,存在着传统产业发展较脆弱,原料基地建设滞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减弱,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制约工业发展因素逐渐显现。进一步加快推进八师石河子市工业发展,需要提高认识,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衡阳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又是湖南的重要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业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兴工强市”的发展战略,把振兴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舞活工业化龙头,加速工业化进程,带动整个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秀平 《奋斗》2011,(6):22-23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走出一条跨越发展的路子,兰西县提出了“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突出抓工业、重点抓产业、集中抓园区、具体抓项目”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树牢了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理念,整合内外力量,推动兰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日,笔者对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状况作了一次调研,深感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离不开工业企业的发展。一、我县工业企业发展基本情况近两年来,在原有工业企业的基础上,我县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加大对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造力度,工业企业无论在质和量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县已共有2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发展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强劲态势。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我县继续对一些负债经营,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了破产。在“破”和“立”的同时,继续实施以民营为主体的企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兵团工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本文在总结兵团工业第一次跨越式发展成绩与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兵团工业第二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兵团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产业园区平台,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又要发展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6.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职能部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 然而,在本世纪初,我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工业发展速度长期处于全国的末位。为改变工业经济发展缓慢的被动局面,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强劲推出了工业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7.
都市楼宇工业是现代大都市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诸多大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了比较成熟的都市楼宇工业,近年来我国的上海、重庆等城市也在探索发展中。本文总结了都市楼宇工业的特征,梳理了国内外城市都市楼宇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成都发展都市楼宇工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提高认识,树立“退二进二”观念;二是盘活存量,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三是搭建平台,建立和健全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创新,推进技术改造与升级;五是制定政策,引导和扶持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一师发展团场工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产业一直是农一师的主导产业,单一产业模式使团场的生存与发展难以为继,必须以发展团场工业为突破口。本文分析了师市发展团场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一步明确了团场工业的内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有宏 《党史纵横》2010,(12):63-63
旅游与工业历来被认为是一对“矛盾体”,怎样处理好旅游与工业的关系,多年来,辽阳市弓长岭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深入实践和调研,有效地协调了旅游与工业的发展关系,把看似矛盾的“对立面”转化为相互促进、和谐融洽的“共同体”,赢得了工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兵团工业快速发展,扭转了工业比重长期下滑的趋势,促进了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但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战略意识;树立大资源观;探索适合兵团工业化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组织现代化;加快团场工业化步伐等以谋求兵团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兵团成立至今,工业大体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总结出兵团工业发展的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只有工农业协调发展,兵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有保障;只有注重工业发展质量,工业才有竞争力;借助外力发展工业很重要,但内生型动力更重要;兵团工业的大发展需要大手笔、大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一、北京工业调整与发展出现了可喜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工业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调整,使北京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工业的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传统产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加快了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大变化。“九五”期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从19…  相似文献   

13.
智大勇 《奋斗》2011,(3):27-28
2010年,哈尔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21.6亿元,同比增长17.1%;完成工业投资748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投资在规模、质量、速度上实现“三个超越历史”。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新战略实施,既为工业经济发展拉开了骨架,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企业微观主体内生动力增强注入了新活力,集中体现为工业大项目实施的重要牵动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继良 《世纪桥》2008,(11):74-75
实现鹤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确立工业立市战略,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立市是鹤岗市的必然选择,工业立市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工业立市符合鹤岗实际,是由鹤岗的市情决定的。鹤岗是一个缘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农业、商贸业、旅游业等不能成为立市产业,鹤岗最适合建设的是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鹤岗选择工业立市战略是正确的。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它为鹤岗市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正确处理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指导方针,工业立市战略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世界工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自身的工业生产力状况和在国际国内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改变。结合重庆市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比较优势、增长极、点轴、网状和梯度转移等工业生产力布局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做好重庆工业生产力的布局调整工作,对富民兴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峰  田花 《理论与当代》2011,(12):24-27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工业布局,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提高了贵州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了贵州的工业科技实力。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贵州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必须调整和优化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和高度概括。近几年来,高唐县从抓生产力入手,积极发展工业经济,提出了“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大力培植骨干企业”的工业发展总体思路,认真实践党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的思想,走出了一条适应本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子,涌现出了时风集团、纸业集团、蓝山集团等在全省、全国颇有名气的企业,使县域工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引起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关注。 1999年全…  相似文献   

18.
州党委工作会议部署了2014年州直发展任务,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工作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又是重点。因此,会议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要求。从州直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看,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工业化总体水平较低、部分行业发展缓慢、工业化与城镇化未能协调发展、部分优势资源闲置荒废和新兴产业发育不良五个方面的问题。今后应努力做好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全力建设好工业园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兵地融合,协调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伊犁州直优势工业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促进新兴优势工业加快形成;发展企业坚持大小并进,让“日月星珠”竞相辉映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兵团农四师工业发展通过抓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优势资源转换、团场工业和龙头企业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大企业不多、实力不强、产业链短,发展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推进农四师工业进一步发展应继续抓工业项目,突出特色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并升级,通过进行体制创新,培育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顾海凇 《当代贵州》2013,(30):34-36
10月底,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将满三年。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开放”的思想指导下、在“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号召下,贵州工业昂首阔步迈进,在全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宏伟征程中镌刻下了恢宏亮丽的篇章。全省第二次工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贵州工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等待新一轮冲锋号角的吹响。在这个重大时刻来临前,本刊就工业强省的方方面面,对省两大经济管理综合部门的负责人一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付京、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李保芳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