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漫步在网络游戏中的“长安城”,玩家可以在虚拟食品店中下单,通过配送系统购买真实的牛肉干,吃上一颗还可以为玩家在游戏中“补充体力”——在今年3月正式推出的网络游戏《大唐风云》中即将实现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漫步在网络游戏中的“长安城“,玩家可以在虚拟食品店中下单,通过配送系统购买真实的牛肉干,吃上一颗还可以为玩家在游戏中“补充体力“--在今年3月正式推出的网络游戏<大唐风云>中即将实现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吴煜 《观察与思考》2007,(10):40-41
<正>绿色网游袭来2006年,铜须门、诱奸门、脱衣门事件连续爆发,让人对网络游戏引发的道德和社会问题目瞪口呆。网络游戏成为卖淫嫖娼、一夜情、情妇包养以及聚众淫乱等等新的媒介。而一直以来,电子游戏被称为洪水猛兽,冠以电子海洛因的大名,网络游戏兴起与流行以后,见诸报端的,是母亲长跪网吧前求老板放过自己的儿子,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思饭香,是玩家连续奋战后“壮烈牺牲”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车致新 《探索与争鸣》2022,(3):170-176+180
“大逃杀”游戏的崛起是近年来网络游戏领域最令人关注的变化。无论是2015年发售的末日生存游戏《H1Z1》,还是2017年起风靡世界的《绝地求生》以及此后的《堡垒之夜》与《Apex英雄》,一系列以“大逃杀”为基本规则的网络游戏的持续流行,不仅意味着游戏产业内部的范式变革,更折射出我们所处的“内卷化”时代的精神状况——在被全球疫情所凸显的新自由主义社会语境下,“大逃杀”游戏以延长个体生存时间为目标的伦理学替换了传统竞技类游戏中以追求集体胜利为目标的政治学,从而为现实与虚拟世界中的“玩家”提供了一种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剥削”以避免被淘汰的意识形态幻象。即便玩家们在寻找彼此连接、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这种重新集结的历史动能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逆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话语所挪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游戏本身就具有着低门槛、环节设置多样、奖励诱惑、互动性强的特点,其所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吸引着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批游戏玩家;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处于"青春期",不稳定、叛逆、心理变化快,渴望获得群体认同,一旦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他们便寻求于虚拟世界,特别是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6.
网络热词     
《广东民政》2010,(6):60-60
秒杀:“秒杀”一词的流行始于网络游戏新兴的那个年代,特指在玩家PK或者是和怪物打斗时,对方过于强大,在玩家没有还手、逃跑余地的情况下,就被迅速杀死。现如今,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一种网上竞价的方式,只要热门商品一上架,几十件、上百件马上被一抢而空,有时甚至只用一秒钟。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型休闲娱乐方式,自诞生以来即成为玩家的新宠。与此同时,以网络游戏开发运营为核心的网络游戏产业也日益成为各国经济的增长点。但在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网络游戏的开发商和运营商在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导致了与网络游戏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频出,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何降低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如何使网络游戏的开发商和运营商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是网络时代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对此,美国以保护未成年人玩家身心健康为目标,以网络游戏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为着眼点,形成了以法律和行政规制为基础,以行业自我规制为依托,以学校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和正向引导为重要保障的规制体系,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游戏产业的运行中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虚拟物品和游戏装备的法律性质、网络游戏运营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玩家权益的保护三个法律问题。面对现实中大量发生的有关网络游戏纠纷,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地制定法规以维护行业的秩序,促进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年轻人都热衷于在业余时间玩网游放松心灵。河南姑娘郭晓阳就是80万“劲舞团”玩家中的一员,与众不同的是,别人玩网络游戏都感叹很费钱,她却从中悟到发财秘诀:把游戏中炫酷、时尚的角色服装——“拷贝”到现实生活中销售。且看这位昔日的贫困女大学生,是怎样靠智慧改写命运的!  相似文献   

10.
<正> 现在最红的网络游戏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传奇》,而对于《传奇》之父陈天桥的传奇致富经历知道的人却不多。一直以来,与房地产、汽车、金融等行业相比,网络游戏依旧是除了游戏玩家之外很少受到关注的一个产业。根据 CCID 去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在2002年仅为10.2亿元人民币,2003年预计可以超过20亿元,2005年将达到80亿元。而且,在这个行业里还没有一家叫得响的大企业,更没有知名的企业家或者大富豪。然而在2003年10月份公布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属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虚拟财产逐渐在现实中进行交易,与实际的金钱画上了等号。在实际生活中,盗窃、诈骗网络游戏中使用的虚拟“货币”、“装备”以及“经验值”等虚拟财产的现象也频频发生。那么“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呢?它又具有着怎样的法律属性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被一些学者冠以“电子海洛因”的称号,由网络游戏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通过对网络游戏特点及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不良网络游戏使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对此应有新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飞速变化的信息社会,网络游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玩家,不少大学生投身其中,有些甚至沉迷不能自拔,极大影响健康与学业。通过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现状和态度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希望能提出有效的途径、方法来应对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应用技术的扩展使得虚拟财产愈来愈贴近人们的生活,但我国现行的网络立法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利。对于我国的网络立法,应明确界定虚拟财产的性质,确定网络游戏运营商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网络游戏玩家的权益,不断完善我国网络游戏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属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玩家通过个人劳动 (练级 )、真实财物付出 (购买点卡 )、市场交易 (买卖装备 )等手段创造和获得的 ,它有效用、能交换 ,具有财产的基本属性 ,是无形财产的一种 ,应予以法律保护。承认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 ,有利于维护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权益 ,促进网络游戏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沈望舒 《北京观察》2009,(12):31-33
日前从权威处得知.新生的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继续高歌猛进:2008年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约100%.达到204.3亿元之多;这一势头有望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延伸.保守估计2009年产值还将至少净增百亿元。《北京晚报》在“经济危机下最便宜的娱乐消费——网游人气很旺”标题下,提供了佐证:“1月份国内11款网游产品集中上市,国内玩家数量和游戏时长均出现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朱军 《公安研究》2013,(10):40-44
伴随着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架设、运营网络游戏“私服”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应以侵犯著作权罪予以刑法规制。为此,在网络游戏“私服”类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侵犯著作权犯罪构成要件,建立严密的证据体系,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两个角度出发,加大对网络游戏“私服”的打击力度,为网络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正>采访时间:2006年9月16日采访地点:杭州采访对象:郭羽,杭州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5月23日,我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科博会“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获得了“2005中国十大创业新锐”的殊荣,有人说,这使我们正在建设“动漫之都”的杭州多了一个“动漫英雄”。评委们对我的评语是:“他是一个在网络游戏行业独辟蹊径的开拓者,引领着网络游戏由代理热逐渐转向自主研发热的大潮,他又是一个杀戮游戏文化的挑战者,试图在游戏中融入更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人。有人预测,他将是继陈天桥之后网络游戏行业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网络游戏问题是当前社会舆论的一个焦点。舆论声讨的对象,往往是网吧和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一度被冠以“精神鸦片”、“文化海洛因”的恶名。怎样对待这个问题,怎样找到症结?通过理论文献的考察,并结合个案访谈记录的分析(个案访谈共6个,对象均为男性。其中初中学生3个,代号A1-A3;大学生3个,代号B1—B3。对象选取标准:3个月内每周网络游戏时间不少于20小时。此标准比较宽泛,但是基本可以说明问题),本文认为,应该进行系统考察,从青少年所处环境、网络游戏自身结构以及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发展状态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只有…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电脑、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它在为人们带来快捷、方便、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携裹进了暴力、色情、赌博、迷信等文化垃圾。这些精神鸦片严重毒害着青少年。特别是被称为“电子海洛因”的网络游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入国门,仅两三年时间,就吸引了上千万的“玩家”,而青少年则是主要对象。对此,家长痛心疾首,学校忧心忡忡,社会各界也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