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贪官     
贪官都贪什么 目前被揪出来的大小贪官,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事发前可能有一些荣誉称号,有的是“全省十佳公仆”、有的是“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有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标兵”……可见,贪官除了贪财、贪权、贪色以外,还喜欢贪荣誉。  相似文献   

2.
贪官的胃口     
人吃饱了饭,肚子就不会饿。这不是废话吗?可话还得说。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事把人们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肚子吃得太饱,就撑得慌。而那些贪官们的胃口,咋就没个饱呢?是啊,如果贪官们的胃口和平民百姓的胃口一样,不就不叫贪官了吗?依我之见,凡称得上贪官者,大都是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在单位里是绝对的“大哥大”。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即使你有贪心,可谁会给你送呢?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行贿要有钱,受贿要有权”。贪官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此话一点不假。当然,贪官们的胃口也不是一开始就像…  相似文献   

3.
大话贪官     
贪官是个什么样?可以说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样子。但无论谁看,除了可恨、可怜就是鄙视,即使是贪官看贪官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对于腐败现象,人们深恶痛绝。然而腐败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有个腐败分子说,我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主要是因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我犯罪时如果有人监督,或者有人向我敲敲警钟,我就不会滑得那么深,走得那么远,最后被关进监牢。原山东泰安地委书记胡建学埋怨监督不到位导致他犯罪。他说:“在中国,做官到局一级,实际上就没人管了。”没人管了,腐败能怨自己吗?有个身居市长位置的贪官东窗事发之后,谈及犯罪的原因时说,我是跌倒在市长这个位置上的。言外之意,是市长这个位置使他变坏的。还有人著文题目就是《位置使人变坏》,更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5.
当前,贪官傍大款似乎已成为贪官们搞腐败的必修课,就连成克杰、胡长清之类的高官也不能例外。他们一头扎进款爷、款姐的怀中,玩起了权钱交易的游戏。贪官傍大款危害虽大,但它仅仅是众多傍中的一种。眼下出现的另一种傍,比贪官傍大款更加可怕,那就是警察傍黑帮。贪官傍大款,双方图的只是钱财,而警察一旦傍上了黑帮,他们不仅图钱,而且往往还要害命。   报载,以人送绰号“活阎王”刘振华为首的黑帮在河南登封市盘踞了长达 10年之久,其成员已发展到 30多人。 10年来这帮恶魔丧尽了天良、干尽了坏事,然而就是这样一帮食人之兽,每…  相似文献   

6.
新建成的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我要举报》专栏,'就是让大家举报更方便快捷'。'以前也有逢年过节禁止送礼的规定,但这次和以往的最大区别在于惩罚机制跟上去了。'老百姓关注的是抓了多少贪官,但反腐败的核心不是抓贪官。'一位纪委干部认为,'改善全党风气是更实际的工作,现在纪委的重心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一位长期从事反贪工作的人说:“找到贪官情人,往往就能对贪污贿赂案件的侦破起到突破作用。”原因有三:一是如今被查处的贪官绝大多数养旮睛人;二是找到了情人就能顺藤摸瓜,毕竟贪官的情人不是官场老手,反侦查经验少;更主要的是,如今的“情色腐败”呈现一个新动向:越来越多贪宫的情人主动参与腐败官员的受贿,我将其称为“情人主动参与受贿型”。  相似文献   

8.
大凡贪官东窗事发,身陷囹圄之时,都表示忏悔。其忏悔词往往也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放松思想改造”之类的套话。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昔日这个峨大冠、坐高堂、不可一世的高官,在成为阶下囚后,在其“书面检查”中虽然也毫不例外地讲了许多类似的套话,但其中也有“实话实说”,令人深思。 慕绥新自己讲:自1994年担任辽宁省建设厅厅长起,至2000年12月辞去沈阳市市长止,尤其是在沈阳  相似文献   

9.
有一幅漫画,题目叫作"会上作报告,会后戴手铐",内容是某领导台上刚做完清正廉洁、惩治腐败的报告,走下台就被逮捕了。原来他就是一个大贪官。在干部队伍中,像这样骨子里腐败堕落、表面上却大唱廉政之歌的贪官不乏其人,他们于大庭广众之下,说起腐败来义愤填膺,廉语连珠,但往往"台上他讲,台下讲他",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口头上"唱"廉,而不是身体力行的"倡廉"。"唱"与"倡"相去甚远,难以划等号。原湖北省财政厅厅长曾  相似文献   

10.
日前,湖南一位“将受贿款用于扶贫”的副市长余某,成了大小媒体的新闻人物。虽然最终被定了受贿罪,但在许多人眼中,余某仍算得上一个“好官”,因为按余某的说法,他虽然受贿,但有不少款项是用于公务开支和公益事业,因此他“不腐败”。简而言之,就是“自己不挥霍就不是贪官”。这一说法,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感觉,但又说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因此,很有必要作一番剖析,看这种做法与一般腐败现象有无本质区别。首先从受贿款的来源说起。有人向官员行贿,实际上是向权力行贿。受贿款是出卖权力所得。领导干部常说:“我们手  相似文献   

11.
"官德"浅议     
为官须讲德,无德的官,不是贪官便是污吏."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考察选拔干部,一贯把"德"放在首位,注重德才兼备,恪尽职守,甘做公仆,先忧而后乐.  相似文献   

12.
大凡贪官东窗事发,身陷囹圄之时,都表示忏悔。其忏悔词往往也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放松思想改造”之类的套话。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昔日这个峨大冠、坐高堂、不可一世的高官,在成为阶下囚后,在其“书面检查”中虽然也毫不例外地讲了许多类似的套话,但其中也有“实话实说”,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2012,(9):56
画外音:人往往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为自己找借口,尤其是一些腐败分子,在落马之后,不从根本上反思,反而将所有的责任推卸给别人,甚至社会!细数那些贪官落马后让人捧腹的腐败理由,诸如"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拿人家的钱不办事就破坏了江湖规矩"";腐败的人太多了,自己只是其中的不幸者";甚至还有些贪官在法庭上哭着为自己辩解  相似文献   

14.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贪官李乘龙说的.这话也只有李乘龙说得出,因为他有亲身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这年头,讲真话很难,听真话也不易.有些贪官习惯于讲假大空的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比如"想到广西还有几百万群众没脱贫,我就睡不着觉"之类,和该高官的贪贿事实一对比,实在有些荒唐可笑;但也有一些大实话,因为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而广受非议.比如,最近媒体上口诛笔伐的"温和腐败"论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贪官张宗海做过一场“发扬草鞋精神,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精彩演讲。可谁也没想到,两年后,就是这个闻名全国的“草鞋公仆”,却因受贿30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相似文献   

17.
政绩漫谈     
政绩,是做官的专利产品,也是做官的硬指标。不出政绩的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会被称为白拿国家俸禄的庸史,用句成语叫“尸们素餐”。如果把现代的官称为公仆,那么要想取得主人认可的政绩并不容易,这通常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公仆的主人们是一个庞大的、十分挑剔的群体,他们有的穷,有的富,有的有文化,有的设文化。但不管怎样,政绩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所以,一个当公仆的,为了政绩要付出的往往是汗水、心皿、健康、乃至家庭的幸福。当然也有的公仆流了汗,也付出了心皿,可就是没有取得令主人们满意的政绩。这就没办法了,这只能…  相似文献   

18.
<正>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的反腐案件总量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反腐案件报道中,落马贪官跟我国古代民间戏剧中的贪官形象差不多,属于传统的"单细胞恶人型",套一句当时惯用的话,就是"其人其事,令人发指"。让人痛骂,这些贪官,怎么就那么坏呢!慢慢地,除了这种"简单粗暴"的贪官叙述,反腐报道开始揭落马贪官的"画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24):43-43
官,不是官僚的官;品,也不是官分九品的品。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官,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领导干部,应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官品,说的就是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的品质。人,无品不正,而官,品优才立。  相似文献   

20.
郭庆晨 《党课》2010,(11):125-126
近年来,差不多每天都能从媒体上读到有关贪官的报道。贪官的贪腐“事迹”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贪官们有三大共同的爱好:藏钱、高档消费、搞女人。 先说藏钱。贪官没有不收礼的。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各式各样的钱。贪的都是些不义之财,这种钱是不能公开的,更不能放在明面上招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