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说到重庆,人们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可能是山城、美女、火锅,但重庆还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普及、亲民,那便是重庆小面。重庆人喜爱小面与其说上瘾,不如说是一种依赖。每天清早起来,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尽管一些店堂装修的不好,甚至就是路边摊。面摊前,有白领,有棒棒,有小学生,形形色色,不论身世,不论地位,各色人等的就是一碗小面。外出回家的重庆人,如果不能先吃顿火锅,但一定要先"下"碗小面解馋。  相似文献   

2.
很多中国美食网站喜欢引用这样一句据说是孔子说过的话,"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从而把中国人对美食的喜好和古代智慧联系了起来。姑且不去计较孔子他老人家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它无疑反映出了中国人对美食的崇尚。初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对美食的热衷让我这个来自以"美食家之国"著称的法国人充满了热情,至今这种热情仍未消减。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5,(23)
<正>11月20日下午,第十三届厦门食博会台湾食品展区,台湾阿面达美食馆大甲干面进行的"大胃王"比赛,现场吸引了很多民众参与。执行长念琮宜介绍说,来自台中的大甲干面,在台湾知名度很高,除了岛内市场外,主要出口欧美市场,2014年还被美国知名拉面博客评为"台湾十大方便面"之一。事实上,大甲干面不像市面上的方便面,它不能泡着吃,而是要煮几分钟再拌酱吃。  相似文献   

4.
《台声》2020,(13)
正她来自宝岛台湾,将生活给予的丰盛,通过美食还给生活。她总说,70岁才是生活的开始。对于做菜,她更有自己的感悟,"从厨房到餐桌的距离,是传递爱和欢乐最短的距离。"6月2日,在成都青羊区西华门社区,台湾"孙阿姨厨房"美食分享会吸引了40多位"粉丝"参加。除了分享自己定居成都的心路历程,人称"孙阿姨"的孙  相似文献   

5.
<正>新春伊始,笔者采访了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胡大一,请他谈谈自己的养生方法。胡教授答应得很爽快:"好,一起去吃自助餐,边吃边聊。很多人说,吃自助餐会不知不觉把肚子吃得很撑,我反倒是最爱吃自助餐了,容易控制,还不浪费。"  相似文献   

6.
正"来店里的大部分是台湾朋友,我们做的家乡味美食,他们想念时,只要有空就会来吃一碗。"苏碧云笑着说。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没有奢华的装修,所处的位置也不显眼,但前来品尝美食的人却络绎不绝。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苏姐台湾美食店位于厦门莲花三村鹭江新城,在众多门面中,它实在不起眼,却有着浓情家乡味。  相似文献   

7.
交流集锦     
成都举办"台湾好吃节" 四月的成都阳光明媚,四月的台湾绚丽多姿。由成都市台办、成都市锦江区指导,台资企业成都群光广场、台湾优农贸易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首届"台湾好吃节",在成都久负盛名的繁华街区—春熙路举行。4月30日至5月8日,汇集台湾最正宗的美食,聚集台湾最上等的物产,召集台湾最专业的表演,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台湾好吃节"重磅出击,来自台湾台南、云林的88家美食、物产、商家从台湾远道而来,带给成都市民真真正正的台湾风情,海峡的距离在这里被打破,美食的醇香在这里被蔓延。  相似文献   

8.
正精致古典的大门、通幽的栈道、古朴的农家乐,蒜蓉、刺身等各类烹饪法,美味色泽不一的小龙虾,让"吃货们"垂涎三尺……这美景美食,坐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云里村。"合作社农家乐每天多的十几桌,少则三四桌,实现了‘到宾阳吃狗爪,到横县吃鱼生,到上林就吃小龙虾’的美食接龙!"一年半之前,这曾是贫困村创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美食,自然也会出几位讲究吃的美食家。如果在福鼎挑选美食家,首推施家,据说施家自清至民国出了4位对吃十分讲究的美食家。美食,制作精巧,并附着一定文化内涵,更要吃得讲究。福鼎桐山,有旬传自施家的顺口溜:"吃讲究,睡虬虬,好吃白饭炒猪油,你知前世怎样修。"白饭炒猪油说来也平常,可施家自饭炒猪油就不平常了。  相似文献   

10.
王兴菜 《今日广西》2010,(16):56-58
说到“吃”,像董事长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吃不上的?除非是外星人烹饪的太空佳肴、天外美食,可这一天,董事长突然心血来潮,说是要吃“拉面”,他家的厨子可为难了:厨子是扬州人,会做淮扬菜,不会做拉面,于是就到市里最有名的兰州拉面馆里订了一份。拉面送来,董事长尝了一口,连连摇头,恰好席先生在旁边,问起其中的缘故,董事长便说了一个拉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余云 《同舟共进》2020,(2):88-89
怎么会想起"柴爿馄饨"来的呢?最近馄饨吃多了。上海家的公寓小区夹在时髦的新天地和烟火气十足的老城厢之间,人在狮城多年,买了这房子却没好好住过,近两年停留时间稍长,一来二去领略了老城厢的好处:这里一直是最接地气的市井美食宝地。  相似文献   

12.
正多听听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不要太自信,不要太草率,不要总把人往坏处想,可以让我们少吃很多后悔药。近日收拾屋子,偶见略有发黄的旧报纸上登了一文《人生最后悔25件事》。扫了一眼,觉得有点意思,便收起来。近日拿来细读,才知原来讲的是日本一位临终关怀护士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例患者临终遗憾后写的一本书,书名叫《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说实话,这25件事,有几条我倒不以为然,如没享受过美食、没对深爱的人说"谢谢"等;有几条觉得有道理,但也许是没深切体会吧,总觉得还没那么重要,如没妥  相似文献   

13.
关中搅团     
东北有道农家地道美食叫做"疙瘩汤",即把沸水烫成疙瘩的面剂子拨拉到热水锅中煮熟,而在关中地区则有道美食叫作"搅团",与东北的"疙瘩汤"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中产麦,所以,人们对面食很是看重,也开发出了许许多多的面食,"搅团"便是其一。"搅团"是一种通过搅打使面粉成熟凝固为团的美食,按照关中人的说法是:"用杂面搅成的浆糊"。在关中地区,搅团非常普遍,可以说是"人人皆吃、户户皆做",可谓是具有代表性的西北乡土美食。  相似文献   

14.
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要尝鲜。对于一个偏爱口腹之欲的"小吃货"来说,一年四季,每逢节气,最期待的除了民俗活动就是美食。家乡美食多,春天尤其甚。白露花。一到春天花开,打白露花,就成了农家孩子们很期待的一件事。力气大的摇树,身手敏捷的爬树去摘,善于用工具的则用竹竿轻敲枝杈,白露花翩翩飞落,一阵阵花瓣雨,喜悦盈心。稍微煮过的白露花,可以偷个懒,直接凉拌,是一道浪漫的凉菜;也可以伴着骨头鲊烩着吃,别有一番风味;还可以炒嫩嫩的蚕豆瓣,嫩蚕豆的甜,白露花的香,入口细细嚼,慢慢品,美味极了。  相似文献   

15.
李金鹏 《乡音》2014,(1):51
我算术一向不好,遇到阿拉伯数字便头痛,小时候到农村去玩儿,看到鸡鸭鹅,数着数着就迷糊了。家长逼我做算术题,我抵触很大,说数数又不能赚钱。长大后,我到德国生活了几年,发现数数还真能赚钱。"德国有专门数山羊的人,被称为"唾沫客",他们的工作就是数山羊。唾沫客不是饲养员,也不是放牧者,他们的工作只是数山羊。当地很多饭店做羊肉美食,为了提高食物品质,山羊要选放养的,这样吃起来肉质鲜美。所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关注食品盐分与健康关联组织的专家说,吃盐是会上瘾的,如果你吃惯了高盐食物,舌头对盐的味觉感受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致使你对高盐食物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越吃越咸。从味精、酱油到大鱼大肉,盐已经渗透到餐桌中的诸多美食中,就等你来吃呢!  相似文献   

17.
正初春,微凉,暮色渐浓。提提妈推荐的小饭馆,很有点老重庆气质,江湖菜相当合胃口,吃起来就顾不得抬头。跟着我们"混江湖"的孩子们——干儿子提提和女儿阿湫,都不满2岁,新鲜劲儿正足,自己吃饭,一脸的米粒和专注。这时,桌边冒出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要点歌吗?5块钱一首。"正吃在兴头上的我,还没正眼瞧人家便回绝了:"不要。"言辞里没有任何情绪,但心里却有本能的排斥:又是些俗得掉牙的歌吧?"唱一首吧。"提提妈说,"唱你最喜欢的。"我心里简直一惊,暗自揣度:"呀,你还有这种嗜好?""演出"开始,可是,我真的听不出这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13,(9):73
说到长寿,几乎每年都有人更新长寿食物"排行榜",如果让你给最常见、最便宜的抗衰老食物打分,相信蔬菜、水果、谷物、红茶……一定都榜上有名。不过换个角度看,"怎么吃"有时比"吃什么"更重要。美国MSN网站刊文指出,只要雷打不动地坚持以下10个饮食习惯,就能帮你找到那把长寿钥匙。  相似文献   

19.
事件     
《农民工之歌》将进央视"春晚"。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到广厦重庆一建公司工地考察,他说:"这些年,农民工是我最操心的事之一。"温家宝总理考察过后,广厦重庆一建公司为进一步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建立了"农民工之家"网站,并于今年9月成立  相似文献   

20.
邢易 《创造》2014,(2):48-49
正骂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这个社会学会合作和反思,我们的食品问题才能得到足够控制。作为最源远流长的农耕民族,中国人的"吃"文化很久以前就相当发达了。中国历史上关于"吃"的论述相当丰富。有专谈"吃"法、食材的,孔子就不吃容易噎住脖子的、色香味已经不对头的、做得不够得法的、切得不规范的食物,而且吃的时候提倡不说话。有借"吃"谈大话题的,古老的《周易》中专门有个从"吃"开始论大义的"颐"卦,老子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