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公司章程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章程之所以能够成为公司的宪章,根本在于公司章程具有独特的功能。从公司内部构造的角度看,公司章程是公司成立及独立人格的基石,是股东自治的基础,是公司管理者的行动指南;从公司的外部关系看,公司章程能够保障公司内外部参与人的权益,促进公司内部人员以及国家与公司的衔接,保障公司组织与公司法律的和谐并促进公司法律制度创新。随着公司法律的变革,公司章程的功能也随之变化,公司章程逐步演化成为公司治理的宪章。  相似文献   

2.
案情概述A、B、C三家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电视剧。电视剧拍摄完毕后,C公司未经A、B公司同意,也没有与A、B公司协商,就与D公司签订合同,把该电视剧的“播映权”授权给了D公司,对价为C公司欠D,公司的900多万元的债务。之后,D公司与某电视台签订协议,该电视剧在某电视台播出,D公司因此获益几千万元。A、B公司将C公司和D公司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C公司与D公司签订的授权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3.
论公司犯罪中责任人员的范围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组织性的主体 ,其意识与意志具有整体性 ,在公司罪过支配下实施的公司行为的刑事责任应当由公司来承担。公司是自然人的集合 ,自然人是公司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而且 ,在公司中特定自然人的行为代表着公司行为 ,其意识与意志在某种程度上被归罪于公司 ,在公司罪过形成与公司行为实施中 ,公司特定自然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是逻辑的必然 ,是与其在公司中的地位与公司犯罪中的作用分不开的。如何确定公司犯罪中责任人员的范围 ,是理论与实践中的棘手难题 ,需要结合公司性质、权力结构进行具体分析。一、立法限定的解读我国…  相似文献   

4.
一、公司成立行为与公司成立无效公司从筹建到成立后对外正常开展业务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设立阶段、成立阶段和公司法人资格存续阶段。与此相对应是公司设立行为、公司成立行为和公司行为。具体而言,公司设立行为是指公司发起人为了创建公司,使其获得法人资格而为的一系列连续性的法律行为。公司成立行为则指公司登记机关对于公司发起人或代理人向其提交的旨在成立公司的申请及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给法人营业执照的行为。而公司行为则指公司有效成立以后,公司机关或代理人以公司的名义所为的法律效果归于公司…  相似文献   

5.
公司僵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造成公司股东的利益受损,因而需要对公司僵局进行救济,其目的是救济公司僵局中受损的股东权利.公司僵局是由于公司内部的利益冲突造成的,同时也与公司法制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公司僵局应该首先通过公司自治机制进行救济,只有在无法通过公司自治化解公司僵局的时候,才应该通过司法审判的方式消灭公司的主体资格,使...  相似文献   

6.
王军 《中国律师》2005,(11):50-51
乙公司为一家从事印染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拖欠甲公司货款人民币近3万元,乙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公司大股东代表公司为甲公司出具了欠款条。后来甲公司在追索债务并拟提起诉讼时发现:在出具欠款条后不久,乙公司即因拒不按时年检而被工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至甲公司发现情况时,乙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已经近一年时间,乙公司没有进行清算。甲公司找到乙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暨大股东协商债务问题,不想其竟然表示:乙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仅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既然已经被吊销,主体和公司财产都已不存在了,乙公司对甲公司的…  相似文献   

7.
公司僵局并非公司压迫,它是指公司运行出现阻碍、停滞,从而造成公司瘫痪。公司司法解散是解决公司僵局而非公司压迫的制度需求。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是公司僵局下股东权益保护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以价值的平衡与协调为其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樊纪伟 《华中电力》2022,(1):96-110
自公司诞生以来,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就受到各国商业实践和立法的特别重视。各国商事立法均对公司类型加以规定,并分门别类地对公司设立、股东权利、公司治理等进行相应规范。虽然商事逻辑的共通性拉近了各国立法上的公司类型,但各国在公司法定类型及相应公司规制上的差异仍旧鲜明。这也反映在我国学界对公司法定类型的争议上。我国公司法定类型改革应坚持本土商业实践逻辑,并确保改革成本最小化。由此,保留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并按公司规模大小进一步区分出大型公司与小型公司,就成为理性选择的结果。具体而言,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增设大型公司,明确大型公司认定标准,并在公司机关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等方面给予相对严格的例外规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增设小型公司,对其赋予更加灵活、便捷的自治,并将上市公司扩增为公众公司。  相似文献   

9.
常健 《法商研究》2007,24(1):30-37
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其应为股东所掌控,这已经成为各国学者的共识。在公司的法人性与公司为股东掌控两者之间,公司的法人性仅是公司外在的特征,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享有者,公司是股东投资的工具则是公司最为基础的本质。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对公司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将公司的本质仅定位于独立的法律实体,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中对公司法律制度的误读。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应当明确将公司的本质定位于“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享有者,公司是股东投资的工具”,这也是我们理解具体公司法律制度的前提与关键。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来料加工合同,并约定如双方发生纠纷,由某仲裁机构仲裁解决。合同实际履行过程中,根据乙公司的指示,甲公司开出了受益人为丙公司的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丙公司也分两批给甲公司发运了部分材料。后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纠纷,甲公司依约申请某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将乙公司和丙公司列为被申请人。丙公司提出仲裁异议,认为某仲裁机构无权受理此案。仲裁裁决生效后,丙公司又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对该仲裁条款对丙公司是否有约束力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丙公司已实际参与了合同的履行,成…  相似文献   

11.
郭钕玻 《法制与社会》2014,(15):104-105
公司是市场经济社会中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当公司的股东或管理层之间出现矛盾并不能调和的时候,公司就会陷入僵持中,这种公司无法正常经营的僵持状态就是公司僵局。公司僵局让公司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公司的相关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也会遭受损失,公司财产的消耗使得公司失去了偿债的能力,对市场经济的秩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对公司僵局的含义、危害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公司僵局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救济,以期为我国的公司僵局积极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司高管在公司经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公司高管权利与责任却不对等,公司高管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作为公司违法行为的直接受害者不能向有责任的公司高管要求赔偿,公司重大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现实与公司高管对受公司违法行为侵害的第三人民事赔偿责任缺失有直接关系。在受公司重大违法行为影响的众多股东、债权人、第三人等利益受损者之中,侵权求偿人即第三人的赔偿诉讼对公司高管的制约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案 情】甲公司、乙公司均系丙公司(属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股东,在丙公司全部股本金中,甲公司持有股份55%、乙公司持有18.125%。经丙公司董事会会议决议任命甲公司人员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并由董事长提名任命甲公司人员为总经理。甲公司至1998年6月30日向丙公司借款达3971万元。1998年8月2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债权债务处理协议书》,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房产作价抵偿。乙公司不认可该协议,并要求丙公司董事会责成经营班子在产权过户后迅速组织评估。2000年3月7日…  相似文献   

14.
董事在公司中承担着管理的重任,董事应当对公司忠实、诚信、谨慎的办理公司事务,不得做出损害公司的行为。忠实义务要求董事忠实于公司,在董事利益于公司利益相冲突的情形下,应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得牺牲公司利益满足自己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一件特殊的强制执行公证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情简介] 自1994年以来,甲、乙两公司在多次经济往来中先后产生三项债权债务,截至2002年5月9日,乙公司尚欠甲公司数千万元人民币尚未偿还.甲公司向乙公司多次索债未果,遂将乙公司告上了法庭.在诉讼审理阶段,甲公司进行公司改组,改组后将其名下对乙公司的全部债权转让给丙公司.  相似文献   

16.
设立中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设立中公司是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 ,它既不同于将来成立的公司 ,又与合伙判然有别。过渡性是设立中公司的最大特点。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是设立中的法人社团 ;设立中公司的机关是发起人、董事和监事会 ;对设立中公司实施行为的责任归属 ,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若公司设立成功 ,设立中公司的所有权利义务由公司继受 ,设立失败 ,设立中公司应进行清算并解散  相似文献   

17.
唐棠 《法制与社会》2010,(32):97-97
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公司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公司治理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公司的决策能力和效率,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公司治理的对象主要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8.
论公司独立人格的内在依据与制度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独立人格理论是公司制度存在与运行的基础,对于公司制度的立法选择与司法适用都具有重要价值。有必要通过公司独立人格的历史依据的考察,明确公司独立人格产生的实践性基础,并从多元视角剖析公司的本质属性,明确公司独立人格的理论逻辑。并可以基于此为独立公司人格的实现作关键的保障性制度设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内外部法律责任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魏洪江 《河北法学》2004,22(11):32-35
公司的高效运行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建立科学的公司法律制度是公司高效运行的法律保障。然而检讨我国现行公司立法却不难发现 ,公司立法所确立的许多法律制度与公司的运作机制存在错位 ,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公司的发展。为此公司立法必须从根本上确立公司所有权制度和科学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公司设立是一个过程,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公司登记注册之前,发起人与第三人之间围绕着公司设立事宜订立了许多合同,产生了诸多债权债务关系。在公司成立前发起人支付的设立费用,于公司成立后,可否或如何向公司追偿?如果公司不成立,公司成立前所生之债由谁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