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安林 《世纪桥》2009,(6):20-23
彭德怀元帅是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人,1898年10月出生。他在家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投身革命事业以后,时常眷恋着家乡和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仍然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群众的生活,曾先后于1958、1961年两次回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而今,当你走进乌石寨、走进彭家围子,你仍然会听到许许多多关于彭德怀元帅关心家乡的感人故事,你的心灵一定也会为他那片浓郁的乡情所打动……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开国元勋、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的彭德怀同志的故乡———乌石寨,位于湘潭县西南角,距湘潭市区不足40公里,是一个景色怡人、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这里山势险峻,石呈黑色,故有乌石之称。“乌飞将近月,石乱欲撑天”,清代翰林赵启霖在乌石峰的绝壁上题写了这一  相似文献   

3.
从长沙驱车近两个小时。便来到了开国元帅彭德怀的故乡——湖南湘潭县乌石镇彭家围子。乌石镇高耸着一座乌石峰,乌石峰为南岳72峰的尾峰,它南接衡山,北接岳麓,高耸入云,钟灵毓秀。被评为’98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首的彭德怀纪念馆就座落在乌石峰下。  相似文献   

4.
洪梦 《党史文汇》2014,(7):17-17
正彭德怀家乡湖南湘潭乌石寨的彭家围子过去缺水,周围百姓饮用水要到很远的塘里去挑。几十年来,彭德怀一直把这件事记挂在心里。1957年,全国许多地方兴起大修水利高潮,他便给家乡干部写信,建议在他小时候砍过柴、放过牛的乌石峰下楠木冲修一座水库。1958年,水库动工兴建。这年冬天,彭德怀回乡视察。听了公社、大队干部的汇报后,他非常高兴,立即自掏腰包捐献了500元钱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长沙驱车近两个小时,便来到了开国元帅彭德怀的故乡——湖南湘潭县乌石镇彭家围子。乌石镇高耸着一座乌石峰,乌石峰为南岳72峰的尾峰,它南接衡山,北接岳麓,高耸入云,钟灵毓秀。被评为’98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首的彭德怀纪念馆就座落在乌石峰下。彭德怀纪念馆大门设计为“八·一”的形状,寓意不言自明。进入大门,怀着敬仰的心情,一步一步爬上100级台阶,威武凛然、昂首挺胸、身着元帅服的彭德怀全身立像就突现在眼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彭德怀铜像座落在卧虎山上,铜像高5.1米,基座高3米,为花岗岩巨石造型,总高8.1米,这一数字与大…  相似文献   

6.
孙东升 《新湘评论》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7.
孙东升 《学习导报》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8.
陈忠红 《新湘评论》2008,(10):44-45
题记:开国元帅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乌石寨彭家围子一个农民家庭。元帅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却忘不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回乌石调查研究。他在调查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风范和高尚情操,令家乡人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今年是彭德怀元帅110周年诞辰,我们特约请中共湘潭县委书记陈忠红讲述元帅在家乡调查的几个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彭德怀同志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乌石寨彭家围子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深受我国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南征北战,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  相似文献   

10.
乌石,位于湖南省湘潭县西南的乌石峰山脚下,以山而得名。这里因哺育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元帅而蜚声中外。“文革”前,乌石是公社所在地,它由周围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村寨所组成,其中距乌石仅数里的彭家围子,是1898年10月彭总的诞生地,在此他渡过了艰难贫苦的青少年时代。 1928年7月22日,30岁的彭德怀组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24日,是彭德怀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彭德怀同志是深受我国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是献身革命,鞠躬尽瘁的一生,是毕生征战,功勋卓著的一生;是耿直刚正,无私无畏的一生;是忠心为党,尽心为民的一生,“山高路险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对彭德怀的高度赞扬,成为他一生的生动写照.彭德怀,原名彭德华.1898年10月24日诞生在湖南省潭县石潭乡乌石寨的一个贫苦农家.少年时代的彭德怀,只读过两年么塾,从11岁起就给地主放牛,童年生活处于悲惨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彭德怀与周瑞莲 1898年,彭德怀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的彭家园子。因幼年丧母,父亲久卧病榻,家贫如洗,便被寄养在舅舅家。在这里,他碰到了表妹周瑞莲。由于父母早亡,瑞莲很小就来到舅舅家生活。彭德怀和周瑞莲从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随着时日的消逝而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20,(1)
正若干历史资料表明,彭德怀元帅参加革命后只有两次回到故乡湘潭。这两次都是非常时期,所以给故乡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一次回故乡是"大跃进"时期,他对一些头脑发热的人泼了一点冷水,再三地说要实事求是,讲真话不讲假话1958年12月16日清晨,下了多  相似文献   

14.
彭德怀是湘潭县乌石寨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祖籍在今双峰县,其史料依据综述如下: 据珍存在今双峰县拓塘乡九溪村的《湘乡九溪彭氏续修族谱》的谱序载:彭氏“世居湘乡二十五都之九溪湾”,也即今日的双峰县龙田区拓塘乡九溪村。该谱是民国十年(1921年)始修、十一年刊行的。其谱序歌是:“景汝邦宗盛,添思自汉兴。朝世代忠良,臣正安民清。康际远愈昌,其源绪以长。远绍先祖德,步履继准阳。”湘潭彭德怀家与湘乡九溪彭氏共一宗堂,即“和宗堂”,且辈序完全相同,可谓同宗共族。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24日,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同志诞辰90周年。在这里,我们撷取彭老总1958年、1961年两次回故乡调查时的几个小故事,奉献给读者,以示对他的深切怀念。时间虽然过去近30年了,但彭德怀同志在调查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耿直刚正、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仍光彩熠熠。  相似文献   

16.
李日方 《学习导报》2013,(20):25-26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同志曾两次回湖南考察,深入农村、厂矿、学校调查了解情况,接待群众,访贫问苦,凸显了他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公仆情怀。2011年3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调研时专程赴乌石瞻仰彭德怀故居,并饱含深情地说:“彭老总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人,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宝贵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他的精神来激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自己的事,为党、为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学习和弘扬彭总为民务实清廉精神,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7.
1958年12月,彭德怀在参加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即武昌会议之后,回到了湖南。中共湖南省委对彭老总回湘后的活动很重视,在日程和陪同人员的分工等方面,作了周到的安排。去湘潭县韶山、乌石、黄荆坪,由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陪同。彭老总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回家乡乌石;小舟同志和彭老总是同乡,湘潭县黄荆坪人,与乌西彭家围子相距十余里;小舟同志也是第一次回家乡。去平江则由省委书记、副省长谭余保和省军区副司令员何能彬陪同。谭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何能彬是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8岁丧母。这位孕育了中国人民伟大儿子的母亲的身世,也许是由于她劳累过度和贫病交加,过早地离开人世,一直鲜为人知,也没有人作过调查了解。《彭德怀传》也只是说“除了自己的姓——周姓,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彭老总家住彭家围子,是在乌石峰的东麓,而她的母亲是乌石峰西麓斑竹塘大年冲一个周姓贫苦农民的女儿,两地相距10多里。笔者家住黄荆坪,则是在乌石峰的南麓,与大年冲仅相距4里。而且笔者的姑父周家镐也是大年冲人,与彭老总的舅父是同村同族的兄弟。湖南解放初期,周家镐的母亲曾对她的孙辈们说过:“我们家还有个…  相似文献   

19.
彭德怀同志是湘潭县乌石寨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祖籍在双峰县,却很少有人知道。据珍存在今双峰县拓塘乡九溪村的《湘乡九溪彭氏续修族谱》的谱序载:彭氏“世居湘乡二十五都之九溪湾”。湘乡二十五都,今属双峰县龙田区;九溪湾以一溪有九湾而得名,今属龙田区拓塘乡九溪村。该谱是民国十年(1921年)始修、十一年刊行的。其谱序歌是:“景汝邦宗盛,添思自汉兴。朝世代忠良,臣正安民清。康际运愈昌,其源绪以长。远绍先祖德,步履继准阳。”湘潭彭德怀家与湘乡九溪彭氏共一宗堂,即“和宗堂”,且辈序完全相同,可谓同宗共族。那么,彭德怀同志家是何时由双峰迁往湘潭的呢?从《湘乡九溪彭氏续修族谱》可以考证。该谱载:“臣坤,字克载,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五月初七午时生,嘉庆十二年(1807)丁卯二月十一日午时死,年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故居都挂着类似“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就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