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福琨 《传承》2006,(6):23-25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央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切实加强学习,全面领会贯彻,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第一,要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高度来认识。中央《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锡桓 《岭南学刊》2007,2(1):70-73
确立社会和谐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重大发展,对共产党执政理念和理论认识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的新探索形成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对我国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进行分析基础上,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规划未来作出的重大举措,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建国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认识社会主义的不同视角 ,逐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前进规律 ,从而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发展诸多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冲突和协调的矛盾运动的理论认识 ,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这是我们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 ,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7.
白毅 《传承》2013,(9):58-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等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初步具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力,但"三农"问题依旧长期困扰,我们要抓好理论和现实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重要的理论建树。研究这一理论对利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促进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继续推进对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再认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理论指导,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凝结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认识这一本质属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一这一论断继承了我们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人民内部矛盾日益突出起来,必须正确…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把握,要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研究立场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识上存在一个带倾向性的误区。即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等于“原先我们确立的社会主义原则+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的“两块论”。否则,第一就不是社会主义;第二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越发觉得这种认识,不仅无助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而且在实践中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2.
在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所写的《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一文中,谈了我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认识,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等。近两年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经验。蓬勃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基础。因此,本文拟根据我国近几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新情况和新经验,诸如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一国两制”的构想、理想和纪律的重要作用等,再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十四大报告指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我们在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按照十四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一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报告阐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分析了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为制定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性呢? 一、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建国以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经历了30多年曲折的探索过程,其间犯过不少错误,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究其原因,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对现今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一直若明若暗,有时甚至得出十分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与实践的推进俞思念,张宏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个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问题上,我们党已经形成一致认识。这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把握,要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研究立场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7.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面临的发展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要求,反映出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未来15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将以一个什么样的综合素质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同样地也关系到我们海南特区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示在国人面前的重大问题。我们要进~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再创特区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毛泽东在晚年也曾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上陷入迷津,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影响。实事求是地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观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增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修养》是原教育部于1980年委托我们编写的。1982年出第3版,至1987年已印刷十多次。在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关心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本教材对于培养初中一年级学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出版至今,已经七、八年。在这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进展,特别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我们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地反映在赵紫阳同志1987年10月向党的十三大所作的报告和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相对于已经发展的形势和已获得的新认识,《青少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