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社会保障制度:女性就业权和发展权的基本前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妇女获得了就业和发展的权利,与男性共同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社会发展,也是实现人的发展,即男女两性共同的发展.国家有责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妇女的就业权利及全面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保障我国妇女公平就业政策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理论月刊》2003,(11):76-78
妇女就业是妇女参加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妇女获得就业权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当前我国社会中大量存在对妇女就业的性别歧视现象,阻碍了女性的公平就业。作为公共领域的主导,政府有责任有义务选择向女性就业倾斜的政策,为妇女公平就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妇女作为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劳动力的双重载体,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特殊而突出的贡献。如果说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获得解放的必由之路的话,那么获得就业的权利则是妇女获得解放的前提。本文就建国以来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正在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妇女就业权的保障进行一些学习和探讨,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妇女的M型就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妇女的M型就业模式萧扬M型就业是发达国家妇女的就业模式之一,其中以日本和韩国最为凸显。M型就业是由于生育而形成的妇女劳动力率的变化,即妇女毕业后参加社会劳动,结婚育儿期退出劳动力市场,待孩子长大后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日本也将之称为“中断型就业”。...  相似文献   

5.
妇女就业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大量妇女下岗失业,女性就业受到歧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究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抓大放小,站稳脚跟求平等”不失为一种有效模式。在此,“大”即为就业机会的获得,“小”即为眼前待遇福利方面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女性的社会责任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第一副主任、中纪委委员万绍芬随着我国妇女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妇女在各条战线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妇女已成为世界上妇女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女性对家庭负有重要的责任,但家庭责任仅仅是女性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妇女就业劳动部副部长刘雅芝妇女就业是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广大妇女通过就业,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做好妇女就业工作,对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女性就业形式和就业观念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在资源重新配置、歧视妇女的社会偏见尚有市场、就业压力又不断加大的今天,妇女阶段就业,难道真是缓解就业压力、平抑失业率的良方?市场经济难道真与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水火...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女就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的就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阶段妇女就业面临的困境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必须从转变观念、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素质、改进就业方式上为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妇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力量,妇女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始终将推进妇女事业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高度重视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对于广大妇女来说,就业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根本保障,是最基本的权利,妇女就业关系妇女的发展、千家万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我们从本部门职能出发,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省委有关妇女…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呼唤妇女观念变革罗萍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呼唤全社会观念变革,尤其是妇女的观念变革。(一)市场经济呼唤妇女变革就业观念我国妇女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劳动的。那时妇女就业是政府行为,妇女...  相似文献   

12.
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关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对妇女发展权的赤裸裸的剥夺,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回归社会、获得发展权的开端,在国家的发展政策中纳入性别观点,使妇女和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促进并享受社会发展是实现发展权、进而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环节。目前恰恰就在就业、参政和继续教育等和发展权维护有关的问题上,上海妇女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促进、维护和实现妇女发展权,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妇女社会参与的能力与实力,也能大大加快社会民主法制的进程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高妇女参政比例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绍清 《湖湘论坛》2002,15(1):18-19
自古以来,妇女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力量之一。进入21世纪后,随着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妇女在国家的经济、政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妇女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提高妇女的参政比例,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需要。一、不断提高妇女参政比例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需要1提高妇女的参政比例,是提高广大妇女正确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妇女参政比例提高,一方面可以使广大的妇女通过她们同性别的…  相似文献   

14.
子木 《中国妇运》2010,(7):45-46
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的全方位转型,在极大促进社会和妇女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增加。妇女在就业、参政、婚姻家庭、健康等领域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妇女自身也加速了分化,妇女的诉求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魏敏 《理论月刊》2010,(1):123-125
我国妇女就业面临很多问题,就业平等权是关键。《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就业给予一定关注,但也暗示着男女就业的不平等。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就业促进法》,提出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决策过程,完善现有相关规定,营造妇女平等就业氛围,以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政府为促进妇女就业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扬 《中国妇运》2001,(5):44-45,23
M型就业是日本妇女的主要就业方式之一,虽然日本政府从来没有颁布过妇女M型就业的法律政策,但日本妇女的M型就业是世界上最典型的。M型就业是指由于结婚生育而形成的妇女劳动力率(劳动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的变化,即女性毕业后参加社会劳动,到结婚育儿期退出劳动力市场,待孩子长大后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婚前就业的第一个高峰和育儿期后再就业的第二个高峰。由于这一变化曲线形似"M",所以国际上通常称之"M型就业模式",在日本也称为"中断型就业"。 日本妇女M型就业状况及其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日本妇女的M型就业模…  相似文献   

17.
于颖 《中国妇运》2009,(5):F0002-F0002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妇联以兴办“妇”字号服务实体,发展种养殖示范基地,组织劳务输出,举办多种内容培训班,安置下岗妇女就业等多种形式,使万余名妇女实现了创业、就业梦,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巴基斯坦妇女就业面面观范若兰巴基斯坦属于贫穷国家,1988年人均收入只有350美元。从1947年独立以来,巴基斯坦开始向工业化迈进,但步履蹒跚由于工业化速度缓慢,妇女就业率很低。影响巴基斯坦妇女就业率的不仅是工业化进程缓慢,更重要的是社会对妇女就业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3,(4):34-36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女性获得独立经济地位、为社会贡献力量并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均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上述法律规定没有落到实处,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5,(2):48-48
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新阶段帮助城乡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围绕这一主题,浙江省各地在输送转移就业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妇女外出务工致富典型,营造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