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在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素质低、技能差、合法权益受侵犯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农民工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和完善农民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对于提升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强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增加农民工收入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建 《江淮法治》2010,(19):17-17
由黄山市徽州区劳动局牵头、区消防大队、安监局、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参与举办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今年在黄山奔马公司(仪表)开班,百余农民工参加了开班典礼和培训。这是该区继去年继续实施的一项由政府买单、企业和员工双受益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内容围绕农民工工种和企业文化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事物。新生代农民工拥有更高职业期望,渴望融入城市生活,更加关注身份等同、他人尊重与社会认同等。然而,由于知识技能缺乏、城乡二元制度等原因,他们在城市融合中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依然遭受身份歧视、制度排斥、隐性隔离等不公平待遇。这既降低了农民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和用工企业生产效率,也对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产生巨大障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对城乡一体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从制度保障和社会认知文化等方面消除地域与身份歧视,真正赋予农民工"国民"待遇。尤为重要的是,用工企业是农民工实现身份转变的载体,是帮助其实现都市融合的微观平台,也是其身份认同感知的"核心场"。  相似文献   

4.
安仁  钱俊 《江淮法治》2009,(17):44-45
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安徽独秀纺织有限公司细车间主任陈立一直认为在农民工技能培训过程中企业也应承担起责任,充分发挥作用,她说:“农民工是众多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他们工作效率的高低、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企业认同度等,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大量稳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农民工队伍,才能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身份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有概念。"农民工"是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称谓。这一称谓具有太多的内涵,无法从法律上对其进行定性的分析。这使得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遇到很多的困难。法律的确定性、规范性和平等精神在"农民工"概念面前束手无策。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民工"已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容纳"农民工"群体,已成为现实问题。应当用产业工人替代"农民工"概念,彰显"农民工"的公民身份。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理应成为当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大社会课题。需要从农民工维权机构、农民工协会组织、农民工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市民待遇消除歧视、农民工权益保障论坛等方面努力,不断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周寒梅 《法制与社会》2011,(21):177-178
新生代农民工近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权利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而劳动报酬权作为劳动者权利的核心,是新生代农民工最为关注的权利,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新生代农民工有关劳动报酬方面还存在着拖欠工资,同工不同酬,工资增长缓慢及不拒劳动合同导等诸多问题,这些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政府应加大执法,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使农民工的报酬权得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立法上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是当务之急。一要除"恶法"——修改、废止现行过时的法律法规,立"良法"——赋予农民工与市民同等的法律地位,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扫清障碍;二要建立农民工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三要完善违宪审查机制以保障有关于农民工的规范法律文件符合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政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就业、子女教育、劳动权益、医疗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给予进城农民工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通过分析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探讨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责,以期为"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这一早已约定俗成的称谓,或许将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了。近日,农民工输入大省广东和农民工输出大省河南的省委书记,都提出将适时取消"农民工"称谓,此举意义究竟如何,见仁见智大家谈。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山西省襄垣县财政局按照“培训、就业、维权”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认真落实农民工培训政策,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补贴性培训资金投入,多措并举,使襄垣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平等、稳定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020名农民工享受到职业培训补贴,累计支出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金20万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底,重庆市司法局发出了主动宣传、主动培训、主动排查、主动化解、主动援助的"五主动"给力农民工朋友维权活动的重要通知。大足县司法局根据本县农民工实际,决定以"八个一百"主题活动为载体,强力推进"五主动"给力农民工朋友的维权活动,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形成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权益的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的现状得出农民工社会保障现存的问题,构建出一个"低费率统筹、分类型对待、显社保重点"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季洁 《法制与社会》2010,(20):175-176,201
农民工的劳动合同与其就业权和生存权等基本权利密切相关,因此从签订劳动合同入手,是改善农民工劳动保障条件的关键突破口。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合同内容不规范、签订的形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在简要归纳问题成因的同时,采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民工劳动合同缺失对其工作稳定性、工时安排及社会保险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得出: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单位的性质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指出要推进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保障其劳动权益,在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同时,必须依靠法律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6,(4):97
近年来,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服务农民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3年以来,全省共办理农民工案件9000多件,1万多名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约1.2亿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01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和服务网络,畅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渠道。建立覆盖全省的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法律援助应急机制,办理舒兰市平安煤矿"6·5"矿难、汪清县704名农民工讨薪信访案等大量涉及农民工的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当前农民工政治参与出现边缘化的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内生型"政府决策体制等一系列排斥性、歧视性制度安排是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最大障碍。因此,要引导和促进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必须变革制度,消除农民工政治参与中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17.
薛晨 《江淮法治》2009,(3):30-30
“强化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这些对农民工的关切之语,不是来自代表议案建议,不是人大代表审议发言,而是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几位省人大代表的“闲谈”。  相似文献   

18.
在农民的眼中,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然而,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眼中,土地却由"命根子"变成了"鸡肋",由此也带来了农村的"土地抛荒"和"村庄空心化"及其治理中的问题、带来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失权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地立法滞后所致,解决的方法就是确立农民和农民工的二元性治理理念,允许农民工的土地进入市场,选择适当的制度方案,建构针对性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天潘 《江淮法治》2014,(12):40-41
正政府和企业应直面"世界工厂"的内在矛盾,致力于逐步废除"农民工生产体制",在工厂中落实农民工的"企业公民"身份,在社区生活中落实农民工的"社区公民"身份"当下,老一代农民工已逐渐返回农村,他们在工厂中的位置大多被他们的子弟,那些年轻的中学、中专或职校毕业生顶替。这些年轻人已经在学校生活中养成了都市生活方式,他们广泛使用互联网,工余时间与同伴好友频频聚会,进入各种娱乐场消费。都市生活  相似文献   

20.
吴星 《江淮法治》2009,(17):44-44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发展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总体上讲,农民工整体素质低下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年,我省新增了农民工技能培训这项民生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热烈拥护,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针对这一新增的民生工程,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