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前的原有企业制度中,我国劳动者作为企业主人,其利益一直由国家来代表,因此劳动者参与制度并不发达.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中,由于法律地位的差异,即使在多边治理的框架中,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和作用也不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者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他们在公司中的地位和权益,亟待通过建立各项法律制度予以加强和保护.而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正是提高劳动者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维护劳动者在公司中的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产权主体包括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后者是市场经济劳动者地位、身份、权利、利益的根本性基础.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关键是剩余索取权.工会作为劳动者的群众组织,理应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基本工作职能,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企业的裁员、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等领域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工会也将借助企业、政府与工会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劳动公益诉讼作为公益诉讼的一种,是公益诉讼制度在劳动法领域的典型适用.由于我国当前存在着劳动公益诉讼立法的严重缺失,对于目前众多公司、企业日益严重既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弱势群体劳动者依法维权显得苍白无力.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来维护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认真分析新建企业的劳动争议状况,加速工会组建工作,强化法律监督,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理顺国有公司制企业的劳动关系。不仅要明确劳动者是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支配者和使用者 ,还要明确劳动者是自主择业的主体 ,因此建立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 ,明确企业与劳动者的地位与权益 ,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8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后,我国法律虽然对企业惩戒权持宽松态度,但作为一项对劳动者的不利益制裁,企业惩戒权若遭滥用,必然对劳动者权益造成减损,故对企业惩戒权予以一定的约束实属必要。企业惩戒的社团罚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类违约私法制裁措施,其权利根系发轫于企业固有权说和劳动契约说,其行使应当受到来自契约另一方劳动者意志的约束;基于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利益分配无法自动平衡的现实,国家立法应适当介入规范企业惩戒权的运行,同时构建必要的企业惩戒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8.
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组织劳动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日益成为影响劳动法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提高劳动效率,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有关内部规章制度立法还不完善,因此,造成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文章主要论述了用人单位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程序及缺陷,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和谐劳动是劳动各要素在劳动过程中的协调有序,是劳动力所有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从事总体劳动各种职能的劳动者之间以及一个企业劳动者与其他企业劳动者之间的协调有序。劳资两利、按劳取酬、等价交换是构建和谐劳动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不足以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数字经济时代对青年劳动者的可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我国现阶段青年劳动者信息利用能力偏低、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偏弱、保持自身健康能力较差、心理调适能力较低、政治参与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青年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企业数字技能培训的开展、政府制度性保障措施的提供,提升青年劳动者的可行能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输送数字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