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学生因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和生理、心理等情感因素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非正式群体。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乃至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作为教育者,必须正视它的存在,仔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正确对待和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校园中广泛存在并异常活跃的群体,它对于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青年学生社会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类型、特点、作用及对待方法,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青年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3.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承认班级非正式群体产生与存在的客观性。应该在认真分析其成因、性质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给以正确的评价、合理的对待、积极的引导乃至适当的利用。只有当班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协调一致、互为补充,班级的目标、规范和活动能使每一个成员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时,整个班级才能是一个有机的集体,班级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公安机关内同样存在着不同规模的非正式组织,而且,它们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应仔细研究和分析公安机关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发挥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活动和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公安机关内同样存在着不同规模的非正式组织,而且,它们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应仔细研究和分析公安机关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发挥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活动和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群体(组织)广泛存在于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统一战线要研究新的社会阶层并将其逐步纳入工作领域,是党的十六大对统一战线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将其代表人物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成因、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并探讨统一战线如何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非正式群体(组织)广泛存在于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本文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特征、社会功能及成因的分析,初步回答了统一战线如何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并将其代表人物纳入统战工作视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是一种群体违纪、违规行为。这是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消极功能的体现。它不仅在大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校风建设、校园秩序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研究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予干预与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越轨行为的发生率,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则是由大学生以某种兴趣、爱好、观点为基础,主动自愿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这类群体没有固定编制,结构松散,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却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1.社会影响。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于是“文学社”、“经济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也得到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二是教育体制的激励因素。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逐步推广的学分制,宽松浓厚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群体内部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形式.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自发性、相似性、倾向性、稳固性的特征,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面性.因此,对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要以科学的态度,因势利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发挥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指一些学生在彼此友好、兴趣爱好相似和某种利害关系相同的基础上,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班集体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大学辅导员一方面要重视它的存在,了解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管理重点上以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为重点,在管理活动中'平衡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联系和教育工作,使非正式组织可以与正式组织一样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区青少年是易于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该群体的社会交往网络较为狭窄,局限于非正式群体,但其社会支持网络中真正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却是其交往甚少的正式群体。因此,应当促进社区青少年社会交往网络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协调发展,提高和加强正式群体在社区青少年交往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社区青少年社会交往现状的改善和自身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金融、正式金融与违法金融有着不同的界定。非正式金融与正式金融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互补及转化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辩证地看待非正式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体系,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群体则是由大学生以某种兴趣、爱好、观点为基础,主动自愿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这类群体没有固定编制,结构松散,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却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群体。最近几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生活选择的多样化,大学生中反复和大量地涌现出了若干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性质  相似文献   

17.
罪犯的非正式群体是监狱改造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监狱罪犯非正式群体的认识以及对它的控制和干预,将直接影响监管安全和教育改造的效果。本文从罪犯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形成原因和特征出发,对其控制及干预等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军队是有着严格行为和思想规范的组织,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又是客观和广泛的,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军队非正式群体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其形成的深层原因,论述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筑牢官兵的政治防线。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自然性、共同性、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共生性、约束性、互助性、自卫性和排他性等特点,因而它既能产生正向功能,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关键是加以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鲁西南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校园内形成了特殊的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我们据其特征提出了灰色群体的概念。初中生灰色群体内部形成了金字塔状的结构,上下层成员间形成依附-保护的社会交换关系;而群体内形成了相对于校园主流文化具有对立性的灰色亚文化,在其影响下成员的行为对校园环境产生破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