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卓民 《侨园》2006,(3):12-13
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侨华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7年。当时,一些青田小贩在巴塞罗那从事小商品买卖。50年代初,香港一些神职人员开始来到巴塞罗那,后来一些台湾同胞和少数从其它欧洲国家过来的侨胞也相继到来。1973年中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大陆同胞也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巴塞罗那。90年代初,巴塞罗那华侨华人有了快速的发展,到2005年底,加泰罗尼亚华侨华人总数已经达到2.1万,占当地外国移民的2.33%。华侨华人大都集中在巴塞罗那及其周边地区。华侨华人遍及当地各行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基本上都从事中国餐馆业,到1995年,中国餐…  相似文献   

2.
华侨投资企业的问世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振兴中华的一个重要传统。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考证,这种企业始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创办于广东南海县西樵简村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3.
进出口业,是早期侨资的重要领域之一。早期侨资关注进出口业乃事出有因。由于海外华侨以粤籍为多,而这些人在海外仍然保持嗜好广东土特产品的习惯,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每年从广东出口供给华侨消费的广东货日渐增加,到20世纪前半期的高峰年里,每年已达1亿元左右。从而,我们看到一个奇特现象,在广州的侨办商业中往往是  相似文献   

4.
王延红 《侨园》2022,(5):36-37
<正>提起“侨批”,也许有些读者不是很熟悉,但提到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中国近现代三大人口迁徙活动的“下南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侨批正是这些“下南洋”讨生活的华侨们想方设法邮寄回国内的汇款单或汇款单与家书合二为一的纸质信物。“批”,在闽南和潮汕等地方言中是“信”的意思。侨批是海外华侨与家乡亲人互通消息、  相似文献   

5.
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来,它经历了19世纪的传播、应用和发展,20世纪上半叶的凯歌行进和下半叶跌宕起伏,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西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彻底失败了,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作出了“根本错误的判断”。这种思潮在国内也有所反映,一些带有偏见的人,  相似文献   

6.
公路业,是早期华侨投资国内企业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大都明白了“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其实,早在20世纪初,华侨在投资国内办企业的时候,不少人就知道,交通运输业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一环。当时,在侨乡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华侨深感家乡交通的不便,促使他们投资于交通运输业。他们投资于这一行业,并不单纯从追求利润出发,重要的是带有公益性质,出自于繁荣家  相似文献   

7.
骆中姝 《学理论》2008,(4):81-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艺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发展、成熟起来的中国戏曲剧种,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戏曲剧种368个,80年代初减少到317个,2005年只剩下267个,许多地方剧种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传统戏曲艺术不但逐步退出城市舞台.而且在农村演出市场也日渐缩小。如何保护和发展各地戏曲剧种,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前期,海外侨资走向有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回国投资急剧增加。据中国银行的材料记载,1931年的侨汇比1918年的侨汇,增加达5倍以上。其原因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9.
洪秀全的故乡广州市花都区郊有一座50亩的园林山庄。这里人来人往车流不断,一派繁荣景象。庄园的主人张文谓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乘中国改革开放之东风,先后在国内以合作、合资、独资创办了14家企业。这里不但是主人张文谓报效祖国行动的发源地,也是他联络各国华侨共商回国投资创业大计的接待之处;这里是归国华侨张文谓投资兴建  相似文献   

10.
乔榛 《学理论》2008,(8):35-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世界金融业发达国家纷纷放弃传统的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变,特别是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主导世界金融业近70年的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的转变基本完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求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变革潮流背后的现实与理论原因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深人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却仍然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并且是当今世界上惟一严格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如何理解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一个广阔的投资领域,自20世纪初以来,就有不少海外游子关注这里,特别是在福建、广东的一些地方,被开垦的土地上铭记着侨资的功绩。农业,又是一个在早期侨资史上并不被特别看重的领域。在福建,从1908年漳州华侨兴办的华祥制糖公司附设农场开始,直到华侨投资的高潮阶段,农矿业的侨资比重也不足1%。在广东,从1906年何麟书在海南开发橡胶园到40年代末为止,农矿业的侨资比重仍不足2%。早期侨资在农业领域走过的路并不很长,可是其中的艰辛并不很少。“谁知  相似文献   

12.
民粹主义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从时间维度来看,先后出现了19世纪后期俄国民粹主义、美国"人民党"民粹主义两种原生形态,横跨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拉丁美洲的经典民粹主义形态,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民粹主义"。不同的民粹主义形态具有不同的解释路径。民粹主义的形态演进启示我们:要从价值观念和价值立场寻求民粹主义的研究共识,在研究视角上要破除西方学术偏见,融入更多的地方经验,在研究旨趣上注重抵御民粹主义诱惑。  相似文献   

13.
广州桔香斋制药厂华侨早期投资的制药业规模不大,但是时间较长。目前知道的近代华侨在国内最早投资的制药业,大约发生在19世纪末。 1895年,新加坡华侨在广州进行了制药业的投资。投资的企业叫桔香斋制药厂,它并不是新建的,而是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药厂,然后转手到华侨手里继续经营。在这次产权转移活动中,华侨投  相似文献   

14.
桢淳 《侨园》2001,(4):44-45
20世纪前半期,海外华侨投资上海的商业,以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公司最为著名。四大公司中,先施公司创办最早,永安公司经营最有代表性,大新公司的创办则晚于其他三大公司,但是资本规模和设备却为其他公司之冠,可谓是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旅澳华侨投资上海大新公司的创办人蔡兴、蔡昌同上海其他大百货公司的创办人一样。都是旅澳华侨。这是上海早期华侨投资商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据统计分析,20世纪前半期上海百货业的投资中,旅澳华侨投资的比例约占90%以上,这与创办人在海外的经历和职业有密切关系。这些公司的创办人,早年大都在澳洲经营果栏  相似文献   

15.
<正>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曾先后出现过三个"全球制造业中心",无一例外都成为一度主导世界发展方向的发达国家: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几乎与此同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自1820年32.9%的顶峰一路滑落,直至1990年触底。而后从1.83%的最低点开始陡峭急升,2014年达到13.3%,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相似文献   

16.
程希 《侨园》2023,(3):38-39
<正>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侨批”作出专门论述和重要指示以后,华侨文物和华侨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受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在2021年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涉侨类博物馆对于爱国、爱党宣教工作作用的提案》,由中国侨联进行了主办回复。在2022年的两会上,关于华侨文博工作的提案,交由中国侨联主办和协办的增加到三个: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市早期由华侨投资创办的橡胶工业中,有一个知名的“大中华橡胶厂”。它的三位创办人曾是旅日侨商,早年在日本大阪开设商行,后到上海办厂。由于经营有方,该厂发展较快,仅仅几年时间,就在规模、资金、产量上超出了国内同业的不少厂子。  相似文献   

18.
华侨在上海投资银行业,比投资其他经济事业迟一些。但是,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华侨的银行业在上海曾较顺利地发展,一度出现繁盛局面。直至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发生后,才使华侨银行业衰落下去。创办最早的侨资银行上海中华银行成立于1907年,初名上海信成银行,1911年改名为中华银行,1913年又改名为中华商业储蓄银行,它是最早由华侨投资创办的银行。  相似文献   

19.
高峰 《党政论坛》2009,(5):60-61
在20世纪初,北欧诸国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初,北欧诸国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