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0月24日-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道德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讨论会在安徽芜湖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11日-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联合举办的"社会公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40余所大专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吴潜涛教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谈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在这个呼唤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的时代,如何克制浮躁抵制诱惑潜心向学,实为每一位学人与新秀须面对的大考.这里辑录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关于做学问与做人的一些交流对话.其言也真,其意也殷,妙语连珠,引人跃如.庄子<秋水>篇云:"大智观于远近."此之谓乎?据实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6月10,浙江省社科联举行主题为"网络时代人文视野科学发展"的"当代浙学论坛--2010学术月"活动开幕式,并召开"网络时代与转型发展"论坛.浙江省伦理学会组织伦理学者撰写了"网络时代与道德建设"笔谈,以期对这一课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海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交流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原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海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周文彰、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采取主题报告、分组讨论、大会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9月23日,"社会与道德价值观教育"中俄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外德育中心、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人文科学系主办,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协办,共有来自中俄两国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及期刊志的代表参加。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道德价值与教育研究的古今比较、价值观教育的国别比较研究、社会发展与价值观教育的多学科比较研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学者们视角广阔、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丰富和发展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于2009年12月3-4日在广西南宁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共同主办,广西师范学院和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共同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近100所高校党委领导,高校组织、宣传、学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部门负责人、部分从事高校党展研究中心主任冯刚主持.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10月26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陈云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陈云纪念馆、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在上海青浦陈云故里联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陈云与新中国建立和建设"学术研讨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陈云纪念馆管理委员会主任潘敏,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以及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各地的60余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伦理学会、河北省伦理学会举办、河北师大承办的第十次全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伦理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2000年10月23日~26日在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1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90多篇。会议的主题是:世纪之交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国伦理学研究20年回眸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但把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它的真正发展则在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6…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分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主办,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承办的第三次全国政治伦理学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全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当代政治伦理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一、政治伦理学基础问题研究我国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已经由个别理论问题的分析论证投向了系统的学科体系建构。宋惠昌教授认为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伦理问题,它是政治现象或者政治家行为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政治伦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认真总结当代社…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课教学为主要渠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经历了单一课程形态、课程停滞形态、多类课程形态等三个阶段,其中多类课程形态阶段又经历了过渡期、初建发展期、巩固发展期、创新发展期四个时期,其发展不仅体现了适应时代要求而变化的规律,而且体现了以政治教育为主线、不断丰富中国特色、不断充实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规律,同时体现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同步的规律。展望发展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深化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道德和法治教育将融合形成自觉遵守规范的文化,形成国家发展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顶级的世晃学术大师,罗尔斯的思想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法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在伦理思想方面也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诚然,罗尔斯也是一位伦理学大家,<正义论>就是在八十年代被作为外国伦理学名著译成汉语的,2003年<道德哲学史讲义>也被译成了中文.综述一下中外学者对罗尔斯伦理思想的探讨,对深化罗尔斯伦理思想的研究、完善罗尔斯的整个思想体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大学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9月19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师范大学等10余所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6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提交论文30余篇。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共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近40所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党的队伍建设。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需要从党员自身入手。站在伦理学的视角,从党员"善"的道德意识培养、"善"的道德实践行为、以及"善"的道德理想人格塑造为切入点,探讨党员道德建设问题不失为一种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伦理道德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理论上,道德与经济的关系、道德的嬗变、道德的实现等问题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实践上我们在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颁布了多个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等.  相似文献   

17.
由全国伦理学会、江苏省伦理学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伦理学第八次理论研讨会,于1995年11月在南京市举行。1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84篇。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两项:一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这个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二是选举新的一届中国伦理学会领导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教授继续当选为会长,我校常务副校长王春峰教授当选为理事。现将会议  相似文献   

18.
王虎学 《唯实》2008,(9):36-39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伦理学史上的经典文本,影响深远.学界有关"实践哲学"的研究和对"实践"范畴的探讨莫衷一是.厘清"实践"范畴的来龙去脉和内在思想理路需回到亚里士多德的文本中去,彰显"实践"的原初理论语境,澄明"实践"概念,进而确立"实践"的坐标.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0月18日,第九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杂志社与湖北大学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70余所高校近200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顾海良,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界主要是哲学界近15年对"实事求是"命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既取得了相当的学术成果也留下了有待深入研究的空间.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实事求是"命题的含义过多或过"杂",对其认识论与价值论两个侧面的研究过于"抽象";对"实事求是"所指之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疏离之处;将"实事求是"机制方面的研究同我国宪法、党章等法规条文的研究结合起来还相对不足;"实事求是"同西方哲学的"比较"尚有待深入等.深入这些问题的研究将预示着本论域的斫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