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家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大的改革举措,特别是对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的改革,将给解决国有粮食企业长期亏损、财政补贴居高不下的“老大难”问题带来希望。如何搞好这一改革,目前仍然在艰苦探索之中。一、政商分开是改革的关键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的改革去年已在全国铺开。从各地试点和试运行的情况看,基本上都采取了维持粮食部门现行体制不变,内部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业务、财务、核算三分开的改革办法。对此,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这种改革办法是新瓶旧酒,没有触动传统体制;甚至粮食部门内部也有相…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体制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中如何定位 ,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定位正确与否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产业与其他各种利益关系的定位仍然没有完全厘清。本文拟通过对粮食与其他各方面关系的分析 ,以此来选择新一轮粮食体制创新的路径 ,构建粮食流通体制的新框架。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关系(一 )粮食生产经营市场化和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粮食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 ,也是更好发挥市场基础性配置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粮食流通体制也不能置…  相似文献   

3.
1998年初夏,我国90年代第3次、也是最全面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政府一系列粮食改革政策出台。“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必将对原有的粮食流通体制产生强大冲击,一种新型的粮食流通体制正在形成和完善。建立健全的粮食期货市场将对粮食流通新体制的完善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一、旧体制下我国粮食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迅速地从计划型转向市场型,绝大部分经济领域已经市场化,而粮食流通则是少数几个没有完全放开、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痕迹领域之…  相似文献   

4.
豫政〔1999〕54号(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最近,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面、客观地总结回顾了一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形势,在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完善粮食价格政策和实行粮食超储补贴包干等,以减轻财政负担和企业压力,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1999]11号)精神,特作如下通知:一、适当调整粮食…  相似文献   

5.
<正> 一、当前粮食价格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国现行的粮食价格体系和粮食价格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价格主要是国家定价,价格管理由中央与地方“双线控制”,价格水平的制定,既不反应价值,也不反映供求;价格管理体制也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1、粮食价格的“双轨制”是产生粮食价格偏低的症结所在。粮食收购实行合同制,粮食价格实行“双轨制”,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的表现出来。首先粮食收购的合同定购制仍然是  相似文献   

6.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条件下,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既提出了新机遇,又提出了严峻挑战。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诸如,怎样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怎样使粮食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为何还...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粮食问题的几点思考周小重农业问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问题。作为“基础的基础”的粮食问题,特别是粮食的购销体制和粮食价格问题,也成为当前的一大热点。回顾一下80年代以来农业的发展道路,分析一下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今后进一步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工作...  相似文献   

8.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的问题在农村,农村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土地和粮食。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好的经济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还必须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没有畅通...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吃饭因粮食短缺而被迫计划了40多年。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粮食连年丰收,但“卖粮难”、“买粮难”、“储粮难”等等问题却交替困扰着中国。走出“怪圈”,已是刻不容缓。1998年,本世纪中国粮食流通领域最重大的行动终于拉开帷幕。骤然升温的焦点1998年春夏之交,中国粮食流通领域骤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3月19日上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刚刚结束,新任国务院总理的来论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CCTV记者提问时,所阐述的施政纲领中、“五项改革”的第一项便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4月27日至29日,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价格学会粮食价格理论讨论会于今年5月在宜昌市召开。出席会议的45位代表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价格和流通体制的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少比较好的建设性意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袁丽 《创造》2004,(8):58-59
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金 伍数量不充足、整体素质不高。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购销将全面 推进国有粮油企业实现市场化,粮食购销主体逐步趋向于多 股份制改革应采取的相关对策元化,国有粮油购销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改革的实现, (一)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制约将对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重要的 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三老”问题影 响 。 妥善处理“老人”问题。在企业改 国有粮油购销 革的实际中,“老人”问题的核心是资金企业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宜昌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条例,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稳步推进改革,使粮食部门走出了长期以来经营亏损的困境,初步形成了粮食流通体制新格局。1999年上半年,新组建的10家收储企业顺价销售粮食1万多吨,回笼销售收入1375万元,盈利5.5万元,与1998年同期相  相似文献   

13.
粮食、棉花、化肥、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上述重要商品的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取得很大进展。1998年国务院对粮食、棉花、化肥流通体制相继作出了改革决定;成品油流通改革的措施也即将出台。由此,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涉农重要商品流通体制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处在转换机制的重要阶段,目的在于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独立的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一、转制前小型国有企业的现状几十年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运行规则、工作习惯和思维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模式,也积累了不少“老大难“问题。1、政府行为,即上级主管和职能作用。企业尽管经历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企业仍有主管部门,政企职责分开问题仍然是“老大难“问题,企业在人、财、物方面仍没有真正的自主权。2、产权责任不明确。企业利用原有国有资产,在生产经营中盈利,使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增加积累,企业无权支配使用,与经营者的利益没有大的关系。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经营者也没有责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监狱“监企合一”的监狱体制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确立了“金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目标。在监狱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对监狱机构设置与警力配置进行创新,监狱机关实行“大处(科)室制”;监狱管理实行“监狱一监区”扁平式两级管理;撤出非执法岗位所占用警力;建立以女性监狱人民警察为主的监狱教育改造机制;降低监管改造工作一线监狱人民警察工作风险;配置机动警力解决监管改造工作一线监狱人民警察业务素质培训与休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6,(11):26-30
2004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为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中央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蒋满元 《湖湘论坛》2008,21(5):66-6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和广泛性,因而此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就只能由政府来加以提供。总体上分析,新时期关于粮食改革的所有问题,均非执行与能力问题,相反,更多的则是制度本身的设计问题。因此,我国粮食制度改革的出路就并非"模范"地实行旧的制度或者是效仿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而是要以全新的、能适应新经济模式的制度安排来代替旧的、失去了生命力的制度安排。事实上,只要让市场在粮食的生产经营中起基础性的作用,那么,粮食市场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均可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我省流通产业改革与发展成效显著,商品流通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形成 流通体制经过五年的改革,一个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正在培育和建立,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日益发挥。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七五”末的37种减少到目前的  相似文献   

1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998年以来,我市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粮食供求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在保护农民利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20.
姚高宽 《前进》2010,(7):32-34
<正>近两来,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部分国家发生了粮食危机,粮食问题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把粮食安全摆上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高度重视粮食流通,确保了全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