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研讨会”于2007年1月19日在北京紫禁城饭店召开。会议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华教授主持,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滕毅做重要讲话。首都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及管理人员,以及聘请的四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与老年社会工作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承办的社区教育与老年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市老龄委员会副主任陈谊,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周孝正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6月14日,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妇联主办,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家庭教育协会协办的“北京市家庭教育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副主任滕毅主持。与会专家、学者近30人,分别来自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各城区妇联等单位。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响应全国妇联、中宣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六一”期间重点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通知,6月9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与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会共同举办了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术研讨会,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教授、执行会长张小虎教授、常务副会长林维教授、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于2011年5月6-8日在北京市蟹岛度假村举办了"青少年研究队伍的代际更替与青少年研究的发展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16日上午,庆祝北京青少年研究所成立15周年座谈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先忠,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黄志坚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沈杰博士,以及一批学院的老领导兴致勃勃地莅临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继承,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承办的“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顺义举行。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21日,由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青少年研究所承办的“奥运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30余名志愿服务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人员,部分高校和区团委代表,以及志愿者代表出席了会议。大家围绕汶川震后救灾和奥运志愿服务的经验、感受和收获,瞩目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组织建设、服务模式,协调机制等,进行了内容丰富而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是一个关系青少年全面发展、造福民族未来的崇高事业.在当今新的社会发展时代,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已成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与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为推进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于2015年4月24日-26日在京召开“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余逸群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10.
纵观新加坡的发展史,发现新加坡经济腾飞与社会和谐主要得益于青少年认同感的培育。新加坡以强化“国家意识”为核心开展青少年认同感教育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共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的“一大”对现有的其他政党采取“攻击”、“排斥”的态度,到党的“二大”提出“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再到党的“三大”正式确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产生、确立的基础包括垄断的两面性、国家经济 政策的选择、立法技术的考虑以及该制度与反垄断价值取向的天然吻合等各方面,社会本位、有效竞争、公平与效 率的平衡、道德则是适用除外制度谋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关于适用除外制度的规定存在若 干不足,建议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两大法系民事裁判书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其风格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这其中主要有制度上的原因,如判例法制度、判决书的署名制度,同时深层的还有制度和文化的原因。从而对我国民事裁判书的风格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之争贯穿于整个法理学的发展,富勒认为法律是具有道德性的。哈特则认为法律与道德是相分离的,但承认存在最低限度的“自然法”。这场争论的最终目标还是放在如何更好地实现法治这一落脚点上。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的道德性必然会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公司法中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立法实际上赋予了股东在公司出现僵局酌情况下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决定公司的去留,是新公司法现代化和完善化的表现,能达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目的.但还不能完全解决公司僵局的问题,且其规定的司法救济途径也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上的“哲学无用论”以及对侦查学研究目的的误读使侦查哲学研究付之阙如。侦查哲学的出现因应了哲学研究的当代转向;侦查哲学的整体性具有克服侦查科学的形而上学性的功能;侦查学理论的发展需要侦查哲学对侦查科学的反思与批判;侦查哲学丰富了侦查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业协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业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了不同角色 ,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一大制约 ,只有转变政府职能 ,行业协会才有作用空间、发展动力及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被害人上诉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诉条件的限制 ,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抗诉请求很难实现。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是由审判权的终结性、权威性、被动性决定的 ,符合当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 ,能够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 ,能够制约法院审判权的滥用。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可能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相冲突并可能导致诉讼迟延、滥诉以及改变诉讼法律关系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不能否定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入世在有力促进我国各个领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在我国大学生政治思想上造成了政治信念困惑、政治理想混乱、政治观念西化等负面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弊端却使其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日渐衰微.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力度,治愈自身的顽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发挥出矫正大学生政治思想偏颇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雇佣他人从事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受雇人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由雇主承担责任。雇主责任构成要件要求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是受雇人从事雇佣活动的行为或者说是受雇人执行职务的行为。关于"执行职务"范围的认定以与执行职务具有内在关联性作为一般的判断标准,对于一些介于执行职务与个人行为的边缘行为的认定应结合案情、内在关联性标准,雇主可预见性标准等多项标准予以认定,同时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出合理的认定,确立责任的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