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原理主要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即依据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一致性原理,从犯罪人的行为特征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特征,从而描绘犯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文化程度、技能、社会地位以及生活习惯等特征,以此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变态杀人案件一般具有系列性、伴有性侵犯或者杀人后碎尸、抛尸等特点,行为证据丰富,案情带有较显著的心理痕迹。在变态杀人案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能够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的提取、分析,刻画出犯罪人的性状,进而缩小排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以协助侦查。  相似文献   

2.
犯罪画像是侦查工作中确定犯罪人的方式之一。传统侦查工作中的犯罪画像是以案发现场为中心,以犯罪人心理特征、地理特征信息为基础,展开的犯罪人心理轨迹、行为轨迹分析。而大数据背景下,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手段、方式较以前发生重大变化,非接触型、虚拟空间内犯罪增加,传统犯罪画像应对此类犯罪稍显不足。而数据思维理念下如何实现对犯罪人的画像分析,则必须对以往画像理论技术进行反思。探讨犯罪人社会画像,需要从形成基础及可行性出发,对大数据社会画像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分析大数据画像的理论基础与信息基础,从犯罪人社会特征、心理特征以及个人特征三个角度,探讨大数据画像技术对犯罪人案前、案中、案后三个阶段行为举止的记录,最终利用犯罪人逃离轨迹信息、通讯信息、网络信息、涉案物品信息等四个方面确定犯罪人,以期在大数据背景下取得画像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犯罪人社会生活背景的分析,了解犯罪人的心理历程;通过对犯罪人自卑的人格特征、追求完美的性格模式、压抑的情绪模式和被害人人格特征、被害风险评估的分析,揭示犯罪发生的心理成因;通过对犯罪诱发事件和犯罪现场行为的解析,进一步印证犯罪的必然性。揭开一个大家眼中的"好人"是如何走向犯罪道路的,以期给世人一些警醒,给社会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文化与网络犯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迁 ,它对于个体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同样 ,对于犯罪人而言 ,网络的出现不仅仅是为其提供了新的犯罪途径 ,更是使犯罪人在犯罪心理形成、行为发生模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浅析累犯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中心论的累犯概念注重犯罪行为和特征,以刑事古典学派的客观行为为主线;行为人中心论的累犯概念注重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以刑事实证学派建立的行为人主观要素为基石。我国刑法中的累犯概念属于行为中心论的累犯概念。将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状况充实到累犯概念之中,与我国刑事立法的总体精神、刑罚目的以及设立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道格拉斯的犯罪现场分析法和特维的行为证据分析法在美国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两种犯罪心理画像方法。二者在理论基础、形成过程、构成和内容、实际运用方面都有差异。犯罪现场分析法是将当前犯罪人的行为与先前研究得出的统计数据和所建立的犯罪人类别进行比较。特维的行为证据分析法则综合犯罪现场、被害人研究、行为证据三方面信息,遵循严格的演绎分析步骤来解释犯罪人行为。行为证据分析法因不依赖于统计数据和犯罪人分类,并具有跨文化适用性,而有望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本土化研究和运用中率先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刑法学注重事后合理的定罪量刑,表现在犯罪分类上,主要以行为性质展开,关注的是行为的法益侵害属性,竭力表述不同性质的行为在具体犯罪构成上的区别;犯罪学注重揭示犯罪原因、强调事前犯罪预防,表现在犯罪分类上,主要展示犯罪原因与犯罪预防个别特征的犯罪人的类型;同时关注说明犯罪人人格特征的行为类型。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刑事近代学派的思想只是一种观念的引导,它的刑法学意义必须通过刑法规范的形式,转化成具体的技术方法;尽管思想为根、为本,但是技术为体、为形;并且,若是缺乏了技术操作,则无所谓刑法。  相似文献   

8.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之前,都会经过内心冲突阶段,是否选择犯罪,取决于动机斗争的结果。而动机斗争是犯罪人自我决策的选择结果,依赖于犯罪人对于行为和情境的认知,满足其自身认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具有理性。但同时,由于较多情况下犯罪人往往很少甚至不考虑行为的后果,或者知道结果仍然选择犯罪,受情绪的制约,便呈现非理性的面貌。因此,犯罪人既有理性也兼具非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往对于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多限于静态化的几类互动模式的介绍与阐述,缺少对犯罪具体情境中犯罪人与被害人在行为上和情绪上的动态人际交往过程的考量。以心理学行为主义流派中的环形模型为研究视角,从抢劫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具体行为入手,将抢劫过程中双方的互动关系置于环形模型中进行定量研究,可以实现将抢劫过程中的具体行为类型化,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抢劫犯罪人的后续行为。从被害预防角度来说,正确地认识并预测犯罪人的行为,有利于被害人在遭遇侵害时及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之前,都会经过内心冲突阶段,是否选择犯罪,取决于动机斗争的结果。而动机斗争是犯罪人自我决策的选择结果,依赖于犯罪人对于行为和情境的认知,满足其自身认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具有理性。但同时,由于较多情况下犯罪人往往很少甚至不考虑行为的后果,或者知道结果仍然选择犯罪,受情绪的制约,便呈现非理性的面貌。因此,犯罪人既有理性也兼具非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反侦查是犯罪人或其他人为了使作案人避免被发现、证实与抓获而采取的掩盖、伪装、躲避和对抗行为的总称。反侦查可分多种类型,反侦查的规律与特点也有多种,其中需注意的是反侦查的焦点性,它多集中在作案的时间和空间、作案手段、案犯特征、事件与案件性质、刑事责任能力、罪行轻重等方面,这是反侦查的基本内容。反侦查对策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抓住案件的反常点、细微点;注意“面”的工作;运用高科技手段、诱惑侦查手段;抓住犯罪人难以或不能反侦查的链节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将轮奸定位为强奸犯罪的加重情节,而非独立的罪名。因强奸犯罪属复行为犯,复行为中的强制行为之上可成立共同正犯,而奸淫行为具有亲手性和排他性,不能成立共同正犯,各犯罪人只能轮流地、各自地实施奸淫行为。轮奸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共同正犯,而是数个独立意义上的强奸犯罪之叠加,也只能在宏观上被拟制成为"共同正犯",即多犯罪人"在实现各自轮流奸淫被害人的目的支配下"通过参与实施"团体性"强制行为而实现每个犯罪人对被害人的奸淫行为。  相似文献   

13.
2013年8月,使用自编犯罪特征问卷和COPA-PI(正式版),对兰州女子监狱的230名女性犯罪人进行了犯罪特征和人格特征的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女性犯罪人表现出了较多的依赖性、非计划性以及间接侵害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和犯罪人格没有显著关系,而在受害对象的选择上,对男性受害人的选择和犯罪人格维度中的冲动性有关。对女性犯罪人而言,暴力型犯罪比财务型犯罪、性犯罪、毒品犯罪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受害人,而性犯罪比其他类型更倾向于选择女性受害人。  相似文献   

14.
地理热点技术应用于越狱犯罪侦查、追捕的研究,作为刑事案件侦查方式的新举措,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侦查实践中已大量使用中心图解法和最小相邻分析法等技术分析预测犯罪人的藏身地点与下次可能的现身地点。在克服传统追捕越狱犯罪嫌疑人方法的诸多缺陷的情况下,地理热点技术将地理因素与犯罪人个人因素结合,划定犯罪人行为边界,配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刻画,找出犯罪人活动地点区域和趋势,为迅速抓捕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犯罪人的心理问题包括普通的心理问题与独特的犯罪心理问题 ;对犯罪人的心理干预是刑事监管与科学改造的时代需要。在心理干预的生理—心理—社会预防模式中 ,心理动力学 (精神分析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币强化法与社区矫正 )、人本主义心理学 (来访者中心疗法与现实疗法 )与认知—行为技术 (自我控制训练、社会技能训练、认知重建与道德发展指导 )各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地位 ,也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的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经济犯罪和一般的经济行为有着很多共同的特性,诸如,追求利润,理性选择等等,因此,借鉴经济学的成本和收益理论,结合心理学的行为选择理论,从新的理性犯罪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犯罪人犯罪的风险选择模式,有希望能找出总结预防经济犯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微信招嫖类诈骗犯罪是以微信为主要犯罪工具的一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近年来案发数量持续增长且分布地域广泛,具有犯罪人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被害人分布广泛、存在过错行为等特征。微信招嫖类诈骗犯罪在社会层面源于性开放理念的影响、财富目标与合法手段冲突等,在个体层面源于违法价值观念传播、犯罪人的侥幸心理等。为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需重视就业和教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微信监管力度,加强被害人权利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互连网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为犯罪提供了新的场所和形式。社会原因是网络犯罪发生的大背景,而个体原因则是网络犯罪得以发生的内在动力。具体的犯罪行为是由犯罪人实施的,所谓个体原因是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导致犯罪产生的因素。犯罪人的个体原因不能单一性地导致犯罪的产生,但是犯罪的产生离不开犯罪人个体原因的作用。网络犯罪的个体原因包括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及行为结构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在非合作博葬中,参与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我国目前的刑法及刑事政策在单独犯罪和共同犯罪的特别自首方面没有作区别对待,然而共同犯罪毕竟不同于单独犯罪。因为单独犯罪中犯罪人只有一人,而共同犯罪中犯罪人有两人以上,这样被动归案的犯罪人便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使自己的利益最优化的行为。对我国目前的形势政策以及共同犯罪特别自首制度加以改进,可以增加被动归案的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做出特别自首行为以求从轻发落的内心确信性。  相似文献   

20.
食药监管领域的贪贿犯罪往往是贪贿犯罪的重灾区,时常存在"谁来监督监督者"的尴尬局面。同时该监管领域的贪贿犯罪人与检察机关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存在着博弈的关系。根据博弈论中的策略模型分析犯罪人和检察机关在采取策略时的不同成本收益分析,可以找出犯罪人进行犯罪的临界值,以分析犯罪成本、监察行为和犯罪收益等因素影响犯罪人从事贪贿犯罪的概率,探索食品监管领域贪贿犯罪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