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国行使自卫权是受到国际法限制的。除《联合国宪章》外,国际习惯法所确立的“加罗林原则”也是评价行使自卫权合法性的标准。9.11事件后,美国单方面扩大对自卫权的解释,提出了“先发制人”理论,伊拉克战争正是这一理论的首次实践。透过这场战争不难发现,“先发制人”在时间限制与相称性原则上都极大突破了国际法。本文从事实的认定和安理会授权两个方面对现行国际法框架内“先发制人”的制约手段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国"先发制人"的新国家安全战略以"预防性"自卫理论为其国际法依据,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的国家自卫权理论和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而其他国家相继采用"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则有可能使"预防性"武力攻击成为一般国际习惯法,并使二战以后被抛弃的战争权重新取得合法地位,以和平为宗旨的现行国际法体系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3.
美国"先发制人"口号的真实意图是其拥有不受国际法约束的军事行动权。就本身的合法性而言,先发制人并不符合现有的实在国际法,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又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构成关于自卫权的实在国际法的一部分。先发制人的条件在于"即将受到迫在眉睫的武力攻击",这需要借助作为自然法国际法、尤其是其中的强行法来解释与判断。从构成要件分析案例,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符合先发制人的条件。美国入侵伊拉克的行为不可能起到强行打破或修改国际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英等国反恐怖军事行动依据的是国际法上的自卫权,同时,具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和国际关系的实践来看,存在三个问题,即自卫权的延伸和扩展、证据问题和审判问题。国际关系是国际法的实质渊源,变化着的国际关系正在为国际法充实相应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先发制人是布什主义的基本要素,即坚持美国具有潜在的敌人能够伤害美国之前,对其首先发动攻击的权力.国家进行预防性战争的理由主要是,他国未来将发动袭击,因此要努力阻止这样的袭击发生.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战争的区别主要在于敌人正准备进攻的确定无疑或似是而非.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人一场预防性的战争,历史和国际法对预防性战争都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法角度析“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对外战略对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现行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可能成为大国使用武力推行其对外政策的理由,从而威胁到二战后经过几十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先发制人"战略并不能从国际法上的国家自卫权中找到法律根据,它是对国家自卫权的滥用。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必须发挥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十分敏感的重要问题 ,回顾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 ,从国际法的角度对台湾问题进行法理分析 ,说明美国对中国内政干涉的不合法性 ,由此也可看出国际法在当前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世界国际政经关系日趋复杂,国际法学界对自卫权的分歧也愈演愈烈.不久前土耳其跨境打击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武装的事件,又引发了一场国际社会关于自卫权的激烈论辩.本文试图以此事件为样本,在国家自卫权理论的基础上,辨析自卫权的概念并讨论相关证据的收集、组织等问题.本文并无意评判事件本身之合法性,而是希望能在国际法的框架内,通过给出一条有关自卫权证据链收集、组织的通用路径,为国际社会处理类似事件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已经过去一年了 ,但它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带来的冲击却是全方位的 ,影响是深刻的。“9·11”事件在国际法上的性质 ;针对恐怖主义行使“自卫权”的问题 ;“非国家行动者”的行为与国家责任的问题和对恐怖分子的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等都需要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卫权的实施限制是:受到武装攻击;自卫应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之前;向安理会报告实施的自卫措施并在安理会的监督下进行。此外,国家自卫权的实施必须符合国际法已确立的"必要"和"相称"的原则。在反恐实践中,受害国已经成为武力攻击的主体;武力攻击主体和自卫对象出现不一致;实施国家自卫权的地域延展;实施国家自卫权的时间已经不限于武力攻击的当时或较短暂的准备期之后;国家自卫权的实施主体更加复杂,强度超过必要、合理和不过分的要求。打击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自卫权只是合法使用武力的一种例外情况;在未来的国际法发展中,对国家自卫权的实施仍应予以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美国反恐战争不对称性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后,美国似乎打赢了对阿富汗、伊拉克两场反恐战争,显示了近代以来的战争最为鲜明的不对称性。美反恐战争的不对称性,即为先发制人的绝对强权战略,高新科技的绝对军事优势,以及美国推行的绝对价值取向。美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三个方面的失衡不对称,是美追求反恐战争不对称性重要的现实致因,而追求美国最大利益化,则是其实施反恐战争不对称性的主要原因。追求对全球化虚拟经济的时空支配权,已成为美国获得更大利益的基础性战略目标,也是美国追求反恐战争不对称性的“底牌”。在国际社会间,武力使用的合法性应该是确定的而不是不确定的,这是首要必须的前提,这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是世界秩序和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反恐战争不对称性的后果,使得先发制人的战争行为,发生了对国际法合法性的打击,从而产生了对国际秩序难以治理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先发制人"理论是美国从2001年"9.11"事件以来大力倡导的战略.但它既不符合习惯国际法或普遍性国际公约,实践中实施标准也不具有客观性,因此,若任由有关国家擅自行使,将对国际法以及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构成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9· 1 1”事件已经过去近 2年了。它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心理等领域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影响是深刻的。整个世界感到震撼 ,全人类为之震惊。“世贸中心”的倒塌 ,对国际法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撼动着现代国际法的一些原则基础。“9· 1 1”恐怖主义袭击在国际法上的性质 ;使用武力行使“自卫权”法律问题 ;“非国家行动者”的行为与国家责任 ;刑事责任的追究及对策问题等 ,都需要认真地研究。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庸》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和谐世界、共生共赢从来都是国际法学追求的目标之一,福建省国际法学会2007年年会将“和谐世界与国际法”确定为会议主题,意在引导国际法学界关注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国际法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进行多角度的全面研究。此项动议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些武装冲突法事件很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评述:反恐战争是否会重蹈越战覆辙;核不扩散机制继续受到冲击;从科索沃到南奥塞梯——民族自决的合法性面临新挑战;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受到新一轮质疑;越南“橙剂纪念日”引发人们对生化武器问题的再度关注;美国虐囚丑闻进一步曝光;索马里境内安全局势持续恶化,海盗仍然猖獗;日本提出修改“集体自卫权解释”是否会影响防卫政策;美俄卫星相撞引发外层空间安全担忧。  相似文献   

16.
伴随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发展,国际上出现了国际法主体资格的争议。次国家政府的概念及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次国家政府可以成为派生的有限国际法主体有着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我国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可以借鉴西雅图模式赋予台湾地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定的国际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17.
国际条约作为国际私法一个重要的法律渊源,能否在一国国内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中适用,在国际法理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基于当前世界各国在这一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情况,分析一国国内法院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中适用国际条约的条件和意义,这为我国在“入世”后如何适用世贸组织规则提供了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攻击构成“使用武力”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否构成《联合国宪章》第2(4)条中的“使用武力”是判断计算机网络攻击国际法合法性的标准。本文认为,应在现有国际法框架内,在对计算机网络攻击进行准确界定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手段、后果和目的等因素,并尽可能进行个案分析,以准确判断计算机网络攻击构成“使用武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传统的实用主义哲学对其正在进行的反恐斗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美国惯于使用双重标准,崇尚“以暴制暴”,倾向于单边主义,并确立了“先发制人”原则。它对联合国和其它国家的态度也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意味,这些都是为了借“反恐”之机,推行美国的对外战略。实用主义所造成的效应主要是消极的,但也不排除有某些积极之处。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理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制度,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我国近年来对国际法发展的新贡献。和谐世界理论继承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巩固和发展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制度已在许多相类似国际争端中被使用,具有了国际习惯的性质。“六方会谈”创造性地运用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多种方式,为解决相似争端树立了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