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在比较典型的国外刑法典上.运输毒品通常是作为走私、贩卖、非法提供毒品等罪名的一个方法行为。列入走私毒品罪、贩运毒品罪、非法提供毒品罪的范畴进行处罚。而我国则是将运输毒品作为独立的罪名予以规定,这种规定,对切断毒品从生产领域到交易领域再到消费领域的联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毒品犯罪的“洗钱”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毒品交易尤其国际贩运的巨大利润驱使贩毒集团及贩毒分子们施展各种手段,不惜挺而走险。在全世界毒品每年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额中,纯利润约占五分之一,即1000亿美元。由于毒品交易为非法,毒品贩运属走私,所以如何得到并持有这一巨大的毒品收益,对于贩毒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罪恶的毒资“洗钱”活动,便由此而兴起,其形式多样,冲击着各国的金融机构,造成了新的犯罪和社会问题。 一、“洗钱”——毒品交易的怪胎 用于毒品交易的费用,即毒资,其本身具有四大特征:一是以流动资金为存在形式,在现实中多数表现为现金或支票交易:一是其非法性质,必须采取隐秘方式,俗称“黑钱”:三是数额巨  相似文献   

3.
祖国大陆与我国香港地区毒品犯罪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如何减少和预防毒品犯罪,各国和地区都在作不懈努力。从香港地区毒品犯罪的历史发展,比较香港和大陆地区在持有毒品犯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毒品原植物犯罪,非法提供麻醉品、精神药品罪等犯罪上的不同,及香港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疗措施的差异,有助于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大司法领域的合作,共同应付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4.
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应对走私、运输、制造毒品行为负刑事责任,也不应对贩卖毒品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毒品犯罪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不应适用无期徒刑;所有未成年人毒品犯罪都不应适用罚金刑。  相似文献   

5.
李启新  冯磊 《中国检察官》2006,3(7):47-48,52
毒品犯罪属于“本体恶”的范畴,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区分既遂和未遂的标志,应根据犯罪的进程并针对不同行为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6.
崔静 《天津检察》2009,(2):43-44
在当前惩治毒品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发现很多吸毒人员以贩养吸,在吸毒的同时还参与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等犯罪活动。在此,笔者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毒品案件的定性与处罚中的相关问题谈点看法,以期引起同仁们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一种,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相比,罪行较轻。从该罪名的立法沿革来看,非法持有毒品罪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堵截式规定,隐含了对毒品持有行为这一客观事实在法律规范上的推定,这种推定同刑法规定的其他持有型犯罪,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罪等罪的推定情形相比,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毒品中间体是合成毒品制造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法分子为规避刑法适用细化分 工进行分段生产,这是毒品斗争面临的新形势,也对毒品刑法理论和刑事治理提出了新考验。在当前 法律框架下,合成毒品中间体的法律属性不明,司法实践中定性困难、同种行为不同罪或同罪不同罚、 罚不当其罪等现象时有发生。应首先依照法定程序将其作为制毒物品列入管制,对此类犯罪以非法生 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罪或走私制毒物品罪定罪量刑;从长远看,应通过修改相关刑法规范、增设新罪 名加以有效规制,阻断可能引发的新型毒品犯罪蔓延。  相似文献   

9.
朱飞 《政法学刊》2009,26(2):93-96
广东有组织制贩毒品犯罪猖獗局面是国际毒潮压力下形成的,是世界毒品生产和贩运转移的结果。其现状表现为大要案频发,内外勾结、跨区域作案,科技性增强。受国内外毒品犯罪形势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广东毒情可能会继续恶化下去,其中有组织制贩毒品犯罪因素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认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因其具有严重的成瘾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往往具有强大的经济诱惑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国际范围内的毒品大有泛滥之势。毒品的泛滥不仅会严重威胁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严重败坏社会风尚,直接导致或诱发各种犯罪。鉴于此,制止毒品泛滥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打击毒品犯罪已成为各国司法机关所共同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本文从分析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特殊性入手,重点论述毒品犯罪中主观明知的认定以及使用司法推定和特情引诱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秦总根  方亮 《政法学刊》2006,23(6):59-62
随着世界毒品问题的泛滥和化学合成毒品的扩张,受高额利润的诱惑,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的活动剧增。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以及贩卖、走私出境用于生产、加工毒品现象日益严重。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主体复杂,隐蔽性强,境内外毒贩相互勾结、结伙作案。执法机关必须充分认识非法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活动的危害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开查缉、海关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科学地组织实施控制下交付、实行案件倒查、即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及时、有效地打击、制止犯罪。  相似文献   

12.
运输毒品罪虽然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罪相提并论,但是,相对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罪来说,运输毒品罪行为类型比较多,针对其不同的六种行为类型应当进行不同的定罪与量刑的分析,这能使运输毒品罪的定罪量刑真正做到合理、合法、合情。  相似文献   

13.
Drug crime in China is on an overall rising trend. Major drug crime cases are becoming more common, the types of drugs being trafficked are more diverse, and the smuggling and trafficking of drugs into the country and the smuggling of precursor chemicals out of the country have formed a bidirectional cycle. Drug crimes in China have also begun to show a conspicuous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s main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drug crimes have been to pass new laws and regulations against drugs, to increase the efforts to eradicate cultivation, to establish and expand "drug-free communities" programs, and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ntidrug campaigns. The existing problems demand prompt solutions, which include a shortage of funding and lack of accurate knowledge about prevalence of drug abuse and related data for scientifically studying the dru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对吸毒行为刑事政策的应有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吸毒人员一贯采取治病救人、教育改造的刑事政策,惩罚色彩很弱。至今为止,我国法律对吸毒行为的最严厉措施仅限于劳动教养。然而,走私、贩卖毒品等犯罪的愈演愈烈与对吸毒行为的控制不力是有密切关系的。鉴于吸毒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以及现有保安措施的缺陷,《刑法》应对某些严重的吸毒行为增设吸毒罪予以刑罚规制。与此同时,其他法律法规中对吸毒人员所制定的保安处分措施也应加以完善。只有打防并举、多管齐下,才能遏制日益严重的毒品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5.
祝卫莉  郭维丽 《政法学刊》2009,26(1):101-104
在国际毒情形势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广东省缉毒斗争的日趋严峻,毒品犯罪必将朝着有组织犯罪的趋势发展。就当前广东省有组织制、贩毒案件的特点而言,可采取的侦查对策有:树立情报意识,实施情报导侦;树立经营意识,实施延伸侦查;采取控制下交付,实施监控侦查;加强侦查协作,实施合作侦查;有条件的提供机会,实施诱惑侦查。  相似文献   

16.
论广东贩毒犯罪案件的特点及查缉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广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以来贩毒犯罪案件较为突出。为了有效地侦查贩毒案件,本文具体分析了贩毒犯罪案件的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缉毒的具体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刑法第347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毒品犯罪。然而就立法而言,本罪并非完美无缺。本罪在罪名、立法模式以及刑罚等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建立较为合理的犯罪体系,以利更公正、准确的打击此种犯罪。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European Union aims to develop a European criminal justice to combat cross-border crimes of smuggling of migrants and trafficking in human beings. This article focuses its attention on European Community/European Union (EC/EU) law and on two Member States, Ital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UK).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re are diversities and ambiguities in the definition of irregular migration. On the contrary, the EU and Member States should concentrate their efforts on the two crimes of smuggling of migrants and trafficking in human beings rather than criminalising irregular mi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