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它是人类亲情关系的延续和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情感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亲子鉴定技术在近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采用,其带来的不利后果和损害也对其他相关当事人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完善相关亲子关系法律,从而使得亲子鉴定所造成的损害减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3.
赵信会 《证据科学》2016,(6):747-757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创制的亲子鉴定推定以实现亲子确认诉讼的确定性解决为目标,主要的缺陷是模糊了举证证明责任制度的程序地位、与举证证明责任的程序功能相悖、适用条件模糊。作为其理论依据的证明妨碍理论难以为亲子鉴定推定提供正当性,事实上域外很少有采用亲子鉴定推定的立法,即使个别采亲子鉴定推定立法例的国家,司法中对之的适用也非常谨慎。应对亲子确认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拒绝配合协助鉴定的情况,可以坚持直接强制为原则,并辅之鉴定材料的替代获取。  相似文献   

4.
陈玉玲 《时代法学》2011,9(2):71-78
德国法在婚生否认制度上逐步接受以实质家庭取代形式家庭的法律价值判断,并将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实践于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的法律修正上。反观我国《婚姻法》,至今亲属法的婚生否认制度还付之阙如,虽然学界在其制度的设计上有一些见解,但似乎仍无法确立该制度的核心价值及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借鉴德国成功的立法经验,检讨我国婚生否认制度的现状,提出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扩张至第三人及国家。  相似文献   

5.
贾楠 《法制与社会》2013,(11):239-240
对人工生殖子女的亲子身份进行认定时,应以"人工生殖目的"为主要标准,"子女最佳利益"为最高原则,将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界定为婚生子女。同质人工体内授精应仍然使用传统的亲子身份认定规则,对异质人工体内授精应当在传统的亲子身份认定规则上有所突破,供卵体外授精的情况下,应以分娩者即不孕夫妻中的妻子为子女的法律母亲,子女的父亲根据婚生推定制度来确认,代孕时应认定委托夫妻为子女的法律父母。  相似文献   

6.
赖红梅 《河北法学》2013,(1):131-139
目前,我国的亲子鉴定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亲子关系纷争的日益增多加之DNA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依托于DNA科学鉴定技术之上的亲子鉴定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及信赖。首先分析我国目前亲子鉴定结论在诉讼实务中的定位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美国及日本对于亲子鉴定结论对亲子关系纷争中的作用和相关规定及实务进行梳理分析,对我国亲子鉴定结论在诉讼实务中的定位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单亲亲子鉴定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u Y  Li L 《法医学杂志》2002,18(2):86-88
目的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客观评价13~15个STR位点应用于单亲亲子鉴定的准确性。方法依据中国人群基因频率资料,计算单亲亲子鉴定的非父排除率及单亲亲子鉴定的亲子关系概率,并选择有明确排除结论的104例排除案例,分析统计其中父-子二联体出现的排除指标数。结果对于单亲亲子鉴定,选用13~15个STR位点,联合非父排除率为0.9805~0.9906;亲子关系概率均大于99.73%。104例二联体排除案例中,有3例的排除指标数小于2,未发现排除指标为零的现象。结论若应用ProfilerPlus和CofilerPlus试剂盒的13个STR位点进行日常单亲亲子鉴定工作,存在微弱漏判非父的风险,必要时增加检测指标数。不排除案例的单亲亲子鉴定,其亲子概率均可达国际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亲子关系中的母子关系一般是基于怀孕、分娩的事实而产生的,而父子关系的形成则比较复杂。为了确认子女与生父之间的关系,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婚生推定与婚生否认制度,日本是设立婚生推定与婚生否认制度的国家之一。由于日本实行的是严格的婚生推定与否认制度,结果导致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的"空洞化",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丛林 《检察风云》2013,(2):60-61
一名女子婚外偷情生下儿子,不知丈夫、情人谁是孩子生父,便采用“排他法”甄别,在排除丈夫非孩子生父的情况下,女子要求情人认下儿子,却遭到情人的否认,并拒绝进行亲子鉴定。2012年10月13日,这一亲子谜案,经江苏省南通市两级法院审理,终于有了结果。并告诫世人,亲子推定并非破解亲子纠纷的“万能贴”。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资料2002年1月27日,某市一粮站家属区姚某(女,49岁)及女儿魏某(14岁)被人杀死在家中。经勘查,提取现场不同地点多处血迹送检,经血痕初步检验,死者姚某及魏某均为“O”型血。死者姚某的丈夫也为“O”型血。在姚某家室内提取的多处不同地点血迹中大多数检验为O型,在客厅地上及卧室桌子上:大立柜内报纸上等几处却检出A型人血。遂寻找与现场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田某(男,21岁)。由于自案发后田某失踪无法与田某血作DNA同一认定。为了确定现场A型人血是否为田某所留,作者采取田某父亲、母亲血做DNA亲子鉴定。检验和结论:选取死者姚某家大立…  相似文献   

11.
亲子鉴定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分子遗传学应用产物的亲子鉴定,在司法领域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解决了很多司法难题,有时甚至是一些难以查询线索或者仅有孤证的悬案,在法医生物学家的帮助下都迎刃而解。然而,正是由于亲子鉴定技术的特殊性对人们认知局限性的这种补充作用,导致普通老百姓、律师甚至法官对亲子鉴定技术结论的过分依赖;也由于亲子鉴定技术的高科技含量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这项技术逐渐成为许多法定鉴定机构甚至无司法鉴定资质的实验室也乐此不疲地开展这项业务。尽管如此,非专业人员对于亲子鉴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范畴。但是,当国内著名球星…  相似文献   

12.
DNA亲子鉴定技术作为鉴定亲子关系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应用使血缘关系更为明晰化,使亲子法律关系更为明晰化。但是随之DNA亲子鉴定技术用途应用的广泛,提起适用的频率与适用的情况也随之攀升。因此,对于DNA亲子鉴定这项鉴定技术,我们应认真的思考它存在的利与弊,同时也应解决其显现的更多为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亲子鉴定解决了困扰司法鉴定多年的“父权”问题,但亲子鉴定是一把双刃剑,“滥用”亲子鉴定也会使家庭不睦,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目前急需建立省级亲子鉴定委员会制度、法定的鉴定部门及鉴定人资质的认定制度、统一的亲子鉴定技术质量标准、亲子鉴定检验的相关程序制度和亲子鉴定复议制度,以规范亲子鉴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涉及亲子鉴定的亲子关系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而我国在亲子鉴定方面的法律规范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给法院在审理亲子鉴定案件时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增加了难度。从审判实践出发,依据现有的零星的法律规定,对亲子鉴定的提起程序、亲子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及其审查判断等进行分析探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亲子鉴定STR突变的考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亲子鉴定中常会发生STR(short tandem repeats,短串联重复)突变的情况。突变对亲子关系的判定会造成困扰。对STR突变规律和亲子鉴定中所遇到的STR突变问题、突变的判定、突变下非父排除率和父权指数的计算以及需与突变区分的情形等问题进行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刘鑫  许春芬 《证据科学》2004,11(4):241-244
作为分子遗传学应用产物的亲子鉴定.在司法领域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解决了很多司法难题.有时甚至是一些难以查询线索或者仅有孤证的悬案.在法医生物学家的帮助下都迎刃而解。然而,正是由于亲子鉴定技术的特殊性对人们认知局限性的这种补充作用.导致普通老百姓、律师甚至法官对亲子鉴定技术结论的过分依赖;也由于亲子鉴定技术的高科技含量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这项技术逐渐成为许多法定鉴定机构甚至无司法鉴定资质的实验室也乐此不疲地开展这项业务。  相似文献   

17.
达庸 《警界科海》2003,(7):23-25
亲子鉴定虽然能正确地揭示被检人之间是否存在亲生血缘关系,但若滥用有时就会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安定,特别可能会造成对被检孩子的伤害——这种情形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为社会服务的相关鉴定中。  相似文献   

18.
赖红梅 《河北法学》2012,30(11):92-98
从一个案例引出目前我国亲子鉴定中检查协助义务存在的司法困境,同时对我国现行关于亲子鉴定中检查协助义务的现状和相关的法条进行梳理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对亲子鉴定诉讼中的检查协助义务的立法经验并结合自身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深入探讨在亲子鉴定中检查协助义务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出对我国亲子鉴定中的协助义务进一步完善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30日上午,北京市顺义区法院在第4法庭依法公开缺席审理《婚姻法解释(三)》实施后本市首例"血亲推定"案件。原告贾先生诉称,他与被告杨女士于1987年9月27日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贾C,一女杨D。由于双方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又未建立起真挚的夫妻感情,在共同生活中不能和睦相处,为生活琐事经常吵架,1992年12月16日两人经北京  相似文献   

20.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规定了亲子关系之诉,但是该规定过于简单,理论上存在很多缺陷,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容易产生错误判决,有颠覆自然亲子关系产生规律的嫌疑.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论述了我国关于亲子关系鉴定的缺陷,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