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2001,(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一个以在校生为分子与以18岁至22岁人口为分母的比例。这个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以“毛入学率”作为划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指标,出自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中。高等教育三阶段的划分:“毛入学率”在15%以下,称为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在20世纪中叶,各国高等教育均处在这个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称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1997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值为19%,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基本达到15%而2006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这标志着我国当前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即在经费投入、办学理念、制度建设和社会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伴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大众化,我国应走一条以培养“法律信仰”为核心的当代法学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3.
给高等教育大众化支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2000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1%,大约相当于发达国家60年代前期的水平。1998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的目标。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国际研讨会”认为,只要政策对头,这一目标有可能提前3至5年实现。在新世纪,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关键需要制度和观念的创新,有必要对不适应“大众化”的现行政策进行改革。政策选择总是与制约发展的难点相联系。针对目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些因素,与会教育官员和专家就如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展开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政府投…  相似文献   

4.
彭真怀 《民主》2013,(12):25-25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2010年共有各类普通高校2305所,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但不容忽视的是,高等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普遍追求大而全;在大学定位上大多强调研究型和综合性;在战略目标上过度偏重占地面积、学生规模和教师人数,直接后果就是千校一面。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提高大学的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5.
周永英 《学理论》2013,(17):281-282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的一支后起之秀,它发挥着全社会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的作用。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硬件日益成为常用的辅助教学设备。多媒体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不仅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还提高了教学效率。虽然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多媒体教学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秦和 《民主》2013,(5):25-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先后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恢复发展、90年代的快速发展和进入本世纪后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等几个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节省了上千亿财政资金,扩大了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社会培养了数百万实用型人才。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7.
禹平 《民主》2008,(7):23-25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从英才培养阶段到大众培养阶段的转变,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与资源配置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精英培养阶段向大众培养阶段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也必然随之转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上,打破了原有的计划方式下政府包揽高等教育和政府单一投资的体制,一个较为合理的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方式及相应的高等教育投资机制正在探索和磨合中逐步确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是否应该继续实施精英高等教育成了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明确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精英高等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对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存在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郭远哲 《学理论》2010,(24):248-249
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永恒的价值追求,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公平、教育公平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作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是机会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高等教育也逐渐呈现从艺术精英殿堂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的趋势,许多大学因此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专业学生的出现,给高校传统的比较严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以便探索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来了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期有报道提出,北京、上海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当地的18~22岁青年中正在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已超过50%,意味着两市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教育专家马陆亭认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论比较适用于一个国家的范畴。单就某一省、市计算毛入学率的做法不大妥当,理由有三:高校密集区的当地适龄青年入学比率大大高于非密集区,无需计算大家也都知道;高校密集区的在校生中当地适龄青年只占一部分,而当地适龄青年也有考到外地高校的;分省、市计算所触及到的教育机会的公平问题,涉及到的社会影响可能更复杂。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这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隐含着实现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截至1995年2月15日,我国人口已达到12亿,成为世界人口超级大国。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目标,也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此文就我国目前的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简单的分析。一、我国人口质量的现状应该肯定的是,近40年我国人口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几项重要指标均有很大改善。如:人口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左右延长到70岁左右;人口死亡率由20‰下降到6‰;约占总人口80%的文盲、半文盲下降至15%左右;高科技领域的某些成果已跃居国际领…  相似文献   

14.
进人9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通信等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增长点,它突破了世界经济的传统的增长方式,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靠建筑业、汽车业、钢铁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使电脑业、通讯业、金融业等迅速崛起,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着国际贸易结构、融资方式、投资方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使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也随之变化,使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一、贸易趋势与宏观管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已进人新的增长期。进人9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量…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国际经济已进入高科技时代,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及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并且相应的市场结构呈现垄断竞争的特点。因此,高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极为重要,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60-80%左右)。我国每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5%,专利实施率不到10%(发达国家70-80%左右)。而真正具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必须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本文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为背景,深入研究探讨了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6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熙国 《理论视野》2009,(11):19-23
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尝试阶段;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挫折和艰难前行的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7年十七大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反思和探索中前进的阶段;2007年十七大至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面推进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有三,一是必须做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工作,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二是必须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领袖、专业研究者和普通群众三者关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必须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精髓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以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难以维系。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自身也发生了分化。经过多年的探索,有一批民办高校在拓展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的同时,已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积累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同时,也有一些民办高校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面  相似文献   

19.
育文 《瞭望》1999,(39)
1998年,通过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242个,人o覆盖率达到73%。青壮年文盲率从1978年的18.5%降到5.5%以下。1998年全国学前三年入园(班)率达到42%左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以上,初中阶段毛人学率达到87.3%。小学在校生达到13958.8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达到5363万人。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从1978年的76%降到60%。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9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000多万人。O199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642HN,其中研究生1…  相似文献   

20.
编后语     
英国学者安格斯&#183;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中指出,从1952年到2003年,中国的GDP,从占世界比重的5.2%上升到15.1%,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经济体。纵观历史,1820年(清嘉庆25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大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3左右。从那时开始到1952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处于日益下降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上升,1978年之后大幅上升,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之路。这一伟大复兴,需要数代优秀人才励精图志、勇于全方位引领世界潮流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