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少奇在世时,他的子女没有高干子弟的优越感,而且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这是与刘少奇对子女严格要求分不开的。在教育于女方面,他坚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苦乐观,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刘少奇常常教育孩子们说:“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不要因为是我的文儿,而对地迁就”1949年8月,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从苏联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毕业后回国,不久,有关部门把她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担任俄语教师,一边教俄语,一…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     
刘少奇同志身为国家主席,虽然日理万机,但他总是不忘对子女的教育,他既是慈父,又是严师,爱护而不娇惯,严格但讲道理,充满了对下一代的关怀和期望。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这时,刘少奇的爱人何宝珍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留下了年幼子女刘允斌、刘允若和刘爱  相似文献   

3.
饱经革命生涯沧桑的刘少奇十分重视对自己子女的家庭教育,他清醒地认识到,领导人的家庭教育,有着与寻常百姓家庭大不相同的意义,它是社会各个教育方面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对子女、对晚辈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家事、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并影响到子女同代人的思想倾向,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因此,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认真对待和抓紧对子女的教育,为全党干部的家庭教育树立起一个榜样。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国家的主席、党的副主席,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子女,不仅在政治上要求严,在生活上要求更严,从不娇惯他们,绝不允许子女有丝毫特殊。1966年以前,我在中南海工作期间,常看到和听到少奇同志严格要求子女的事迹,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向困难作斗争。这时,  相似文献   

5.
60年代我国正处在困难时期,刘少奇的几个子女都很小:平平11岁、源源9岁、亭亭才8岁。但他们都遵照刘少奇的意见,坚持在学校住宿吃饭,和别的孩子一样同甘共苦。当时,许多人都劝刘少奇和王光美把孩子接回家吃住,生活可以比学校过得好一些。但刘少奇坚决不同意,他说:“国家主席的孩子应  相似文献   

6.
正一代伟人刘少奇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家事,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他严于律己,家风严明。"人们的生活需要理想和奋斗目标"刘少奇一共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何葆贞留下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一男一女,即次女刘涛、三子刘允真;王光美生育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四子刘源、四女刘亭亭、五女刘潇潇。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一生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共和国,奉献给了人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教育培养子女方面的风范,同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8.
正1921年5月,在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共一大召开前两个月,有一群年轻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从上海乘船启航,开始了向着莫斯科的漫长旅程。22岁的刘少奇就在其中。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去遥远的莫斯科呢?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地方,沿着青年刘少奇的足迹,探寻他和他那一代人的初心。改名立志湖南宁乡花明楼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出生在这里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父母根据家族谱系为他取名绍选,字渭璜,来自于"渭水之璜"的典故。儿时的刘少奇像其他农家孩子一样,常跟着哥哥姐姐帮家里做些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4,(5):59-61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和许许多多普通的家长一样,疼爱子女,期望他们能够成才,将来有益于社会。毛泽东一共有过10个子女,为革命先后献出了7个。作为父亲,他的内心是沉痛的,所以他对幸存下来的孩子的爱更为热烈、深沉,因此,“爱”是贯穿在他教子思想中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2)
正在宁乡花明楼炭子冲刘少奇故居里,观众都被挂在刘少奇父母卧室的一张刘少奇母亲的画像深深吸引。画像上的妇女端庄大方,眉眼炯炯有神,似乎又透着隐隐的担心。其实,这张画像的背后还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呢!刘少奇到的母亲鲁氏和父亲刘寿生一共育有6个子女,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母亲鲁氏十分疼爱这个聪明伶俐的满崽,凡事都向着刘少奇。1919年春,刘少奇到长沙私立育才中学毕业班插班学习。就在刘少奇潜心于个人学业,专注于国家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中规定了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实践中父母过度惩戒子女、伤害未成年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概括、父母惩戒制度的法律缺失有关。在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中,应当构建以子女权利救济为重要保障的父母惩戒制度,从权利行使原则、行使主体、行使方式,到权利滥用的救济等方面予以明确和细化,以切实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1961年5月3日晚,刘少奇回到他阔glJ36年的故乡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到家的第二天,就打听他的四位朋友。他们是:王升平、成敬常、黄端生、齐海湘。这四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种田人,却与共和国主席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老朋友成了"五风"干部。刘少奇实事求是,对王升平既批评教育,又积极引导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回乡度暑假。刘正山是刘少奇大哥的孙子。离京前,他去中南海看望叙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代刘正山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通讯员,经常向他反映农村里的情况。毛泽东、刘少奇这一代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远亭 《学习导报》2008,(11):63-63
这是一封国家领导人写给子女的书信。在信中,刘少奇针对儿子刘允若因为和同学关系不融洽,提出转学、转专业的要求进行了细致剖析.在讲道理的同时举出事例,耐心地劝导和教育儿子,抛弃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批评。捧读这封书信,刘少奇同志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高尚品格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4.
阶层地位决定了家庭资源总量,而父母对资源的分配机制和对子女的性别偏好,不仅影响到父母在子女之间对资源的分配,也影响到个人的教育获得。文章研究了教育获得性别差异,考察了家庭阶层地位和父母性别偏好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基于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获得存在性别偏好;阶层地位越高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偏好程度较低;而阶层地位越低的家庭,性别偏好程度则较高,且阶层地位越低,越会强化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偏好。家庭阶层地位的提高会弱化父母对子女教育获得性别偏好。  相似文献   

15.
远亭 《新湘评论》2008,(11):63-63
这是一封国家领导人写给子女的书信。在信中,刘少奇针对儿子刘允若因为和同学关系不融洽,提出转学、转专业的要求进行了细致剖析.在讲道理的同时举出事例,耐心地劝导和教育儿子,抛弃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批评。捧读这封书信,刘少奇同志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高尚品格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对于干部子女尤其是高级干部子女,他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强调:"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17.
<正>1959年4月,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消息传到刘少奇的家乡,他的一些本家和亲戚便以为,刘少奇在北京当了大官了,办事一定特别容易,亲戚们也可以跟着沾点光了。于是,他们通过写信、托人和找上门来等方式,要求刘少奇买东西、帮助安排工作或调个好单位等。刘少奇不给他们办理,他们便有了一种埋怨的情绪。刘少  相似文献   

18.
孙中华 《湘潮》2013,(5):18-21
刘少奇在家族中排行第九,亲属晚辈众多,但他一生自始至终严格教育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家书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和许多普通的家长一样,疼爱子女,期望他们能够成才,将来有益于社会。毛泽东教子有着独特的风格,可以概括为:以爱为本。平等交流;激励为主,严格要求;立志立德,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授之以法。这些教子思想体现在他给子女们的书信中。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同志要求子女是很严格的。1964年夏季,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少奇同志写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平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给她买票,不要送她上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同志到车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秘书感到很为难。他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刘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对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既“管”又”放”,对立统一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