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综合减灾意义上的重建至少涉及如下方面,即:住房重建与高可靠基础设施重建;政府减灾行政管理体系的重您以产业科学布局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系重惑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减灾在社区的社会体系重感城乡统筹发展中新农村建设的重建;国家应对巨灾的救助体系的重建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11):26-27
志愿服务是减灾救灾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灾减灾宣传、受灾群众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密切协同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履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查灾核灾和倒房恢复重建验收、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和物资保障等方面,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建立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越来越引起各级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和严格规范实施,有效防范和降低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本文以参与编制的《兰考县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为例,从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入手,围绕城市防灾减灾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恢复重建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以下简称“指挥体系”),属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防灾减灾规划项目,建设有覆盖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的203个应急指挥平台和省市县乡四级灾情信息网络,是全国第一个自然灾害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3,(17):42
四川省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以下简称"指挥体系"),属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防灾减灾规划项目,建设有覆盖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的203个应急指挥平台和省市县乡四级灾情信息网络,是全国第一个自然灾害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指挥体系采取"省市县分级负责、省级统一指导"的原则建设。四川省减灾中心具体承担省级体系实施和对市县乡三级体系建设指导。省级应急指挥体系为四级体系核心,担负全省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指挥中心以及指导市县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地处祖国中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科教实力雄厚,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然而,湖北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江河纵横,湖库众多,雨热同季,特殊的地形气候条件使得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防灾减灾救灾任务艰巨。历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有力应对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取得了丰硕的成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立足于我国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立法现状,通过分析现阶段立法的不足,总结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一点对策和建议。一、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立法现状(一)相对综合性立法——《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生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都做了规定。虽然,该法并非专门针对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制定的综合性法律,其制度安排也仅仅是框架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预防和支持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税收措施力度,在各个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中都有体现.然而,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对于扶持和鼓励防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零散、不明确、不完整、不成体系,而且在防灾、抗灾、减灾方面的总体支持力度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预防和支持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税收措施力度,在各个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中都有体现。然而,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对于扶持和鼓励防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零散、不明确、不完整、不成体系,而且在防灾、抗灾、减灾方面的总体支持力度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国家减灾中心积极实施"李嘉诚基金会捐助‘5·12’地震极重灾区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灾后社区重建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已经相继开展社区领导能力培训、社区恢复重建机制调研、社区管理者减灾培训、社区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小鱼洞镇学校预案建设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小鱼洞镇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与肯定,也为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福建省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体系,积极探索防灾减灾工作新途径,扎实推进防灾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构建防灾减灾长效机制。近年来,福建省在风险防范、应急救助、灾后重建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期防抗第9号台风“苏拉”工作得到了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的高度评价。对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减灾救灾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工作,是全世界面对的共同挑战.减灾政策也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从减灾过程来看,减灾政策不但要考虑灾害预防工作,还要考虑灾害的应急和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聚焦     
<正>贵州:调研减灾安居工程实施情况春节前夕,贵州省副省长、省减灾委主任陈鸣明率队深入黎平县、榕江县调研减灾安居工程实施情况,慰问灾后恢复重建安居工程入住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春节的祝福,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省政府副秘书长樊新中,省民政厅厅长罗宁、副厅长张惠明陪同调研慰问。陈鸣明说,受灾困难群众安  相似文献   

15.
共话减灾     
正2016年2月25日,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减灾救灾工作,对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减灾救灾工作目标,对2016年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浙江、黑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甘肃8省(自治区)分别就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救灾装备建设、农房集中重建工作、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受灾人员救助标准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救助管理办法制定等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六盘水"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该规划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预防为主、综合减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依法应对、科学减灾"五条基本原则,以自然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工程、隐患治理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一、2009年1月初,国家减灾中心综合利用环境减灾A、B星数据、其它高分辨率数据和无人飞机数据,开展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进度监测工作,为评估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长江、淮河南北,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频发的自然灾害给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面对各类灾害的威胁,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紧紧依靠全省军民,坚持"以防为主、主动防范"的原则,扎实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减灾体系构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灾害预警预报、灾害救助、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近日,本刊记者就江苏省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专访了江苏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吸引了全球各界的关注,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也参与到这个盛会之中,积极参加了多个公共论坛边会。本期特邀该学院的执行院长顾林生为读者讲述他们此次的世界减灾大会之行。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两项目通过初验6月29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的"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数据西南灾备中心"和"四川省卫星减灾应用中心"两个项目的初步验收评审会在四川省减灾中心召开。四川省减灾中心作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组织召开本次会议,邀请省内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竣工验收评审工作。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测评单位、承建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的审核和测试,一致同意项目通过初步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