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福州联合小组,是由原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所属的叶绍芬、陈曜民、王实三个分部组成的福州地下党组织。1948年4月城工部事件后,他们抵制省委(3.28)指令,在寻找上级组织时,自发成立联络小组。后来王实通过闽中地下党老党员蔡光周.实事求是向闽中莆田地下党林汝南疏通关系,反映情况;  相似文献   

2.
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政权处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国民党特务组织加紧进行“应变”部署。鉴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以及福州“城工部”事件等情况,1949年初,中共中央社会部在上海的负责人吴克坚决定在福州建立工作站,将福州站纳入其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3.
郑锡基烈士,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的骨干,历任英华中学党支部书记、党刊《人民》总编辑、闽浙赣区党委社会部成员等职务。早期在城工部委员孟起同志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郑锡基同志是福州人。1946年就学于福  相似文献   

4.
十万火急 福州解放前夕,1949年8月16日夜晚,西门小排营26号的一间斗室里,中共地下党城工部的特别支部正在紧张地召开会议.  相似文献   

5.
十万火急 福州解放前夕,1949年8月16日夜晓,福州西门小排营26号的一间斗室里,地下党组织城工部特别支部的陈耀民、邹传辉和我3个支委正在紧张地召开会议.为迎接福州解放做出紧急安排.会间,中共福州联合小组书记叶绍芬赶来,紧急传达了解放大军即将于第二天解放福州的通知,并要求我们在当天夜里赶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数千份,以供第二天街头张贴之用,任务十万火急.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把“闽(清)古(田)林(森)罗(源)连(江)中心县委”(简称五县中心县委)作为城工部组织的一部份,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首先,五县中心县委并非由城工部决定成立的。1947年10月,闽浙赣省委在福州高湖召开省委会议,曾镜冰在会上决定成立五县中心县委,由林白任书记。可见,五县中心县委是在省委直接领导下  相似文献   

7.
2019年6月28日,我接到孙琦同志电话,说他的父亲孙子清同志今晨遽然去世,享年93岁。哎哟!又一位良师益友离开了人世!孙子清同志一生心向党志为民,攻坚克难守初心,我们思念无尽。孙子清同志出生于周宁县一个贫困家庭,很早就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7年6月在福安师范加入中共福建城工部地下党,从事革命工作,1948年,年仅22岁就担任福建城工部宁德工委书记,还在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第五支队任支队长,为周宁的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接着又参加解放福州的支前工作,为支援解放军第十兵团解放福州贡献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福州解放前夕,1949年8月16日夜晚,西门小排营26号的一间斗室里,中共地下党城工部的特别支部正在紧张地召开会议。陈耀民、邹传辉和我3个支委,为迎接福州解放作出紧急安排。会间,中共福州联合小组书记叶绍芬赶来,紧急传达了解放大军即将于明天解放福州的通知.并要求我们在当天夜里赶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数千份,以供明天街头张贴之用,任务十万火急。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福州联合小组,是由原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所属的叶绍芬、陈躍民、王实三个分部组成的福州地下党组织.1948年4月城工部事件后,他们抵制省委(3.28)指令,在寻找上级组织时,自发成立联络小组.后来王实通过闽中地下党老党员蔡光周,实事求是向闽中莆田地下党林汝南疏通关系,反映情况;闽中地下党组织同意为联络小组分配工作,建立工作关系,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1949年5月正式成立联合小组,推选叶绍芬为书记,陈躍民为副书记,王实、唐文光、章燕行、邹传辉、徐心坦、吴梦熊等8人组成领导机构,下属一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共有115个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1949年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挺进闽北.而蒋介石则在做"坚守福州、厦门以确保台湾"的美梦,命令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死守福州.在国民党军队的驻榕兵力加强,而军心涣散、政权动摇的形势下,城工部福州市委特别支部、省立福州中学支部和盐务支部3个党支部的领导人认为:要加强对敌斗争的力量,就必须统一指挥、统一步调、密切配合,大家一致同意成立一个联络小组,由叶绍芬、陈耀民、林萱治、唐文光、徐心坦5人组成,负责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络,积极做好配合解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林白同志1936年就参加秘密救亡团体——福州大众社,当年到宁德参加叶飞同志领导的闽东游击队。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到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过。担任过政治交通,省委党校军事教员,中共闽江工委常委,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副部长、地下军司令兼中共闽(清)古(田)林(森)罗(源)连(江)五县中心县委书记。福州解放  相似文献   

12.
本刊第7期刊登了章燕行、程云达同志撰写的《党性的考验》,反映了我党地下组织城工部被错误解散后,断联的共产党员不顾荣辱得失,坚持革命斗争的动人事迹。作者程云达同志还珍藏着一批日记,字里行间,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中共福建省委接触到一批断联的中共城工部地下党员。为弄清事实真相,保护革命同志,决定由中共福州市委组办青年干部训练班,边学习、边审查。力求分清良莠和培育人才。这部分日记,记载着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简印泉同志祖籍广东番禺1,1919年2月出生于福州,1940年1月入党。1947年4月任中共福州第一市委委员,10月任闽浙赣省委机关工委书记,1948年1月任中共宁化、明溪、清流、瑞金、石城、雩都2六县中心县委负责人。城工部冤案平反后任福州市农办主任,兼市农林党委书记,农垦局长。市人大秘书长,省政协委员。2008年7月仙逝时中共福州市委对他的评语是:"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政治立场坚定,  相似文献   

14.
李铁传     
李铁山东省济南市人。一九三七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一九三六年五、六月间在北师大入党,一九三八年入闽。历任中共福州工委、福州市委书记、闽江特委书记、闽中特委特派员、闽江工委委员、组织部长、闽浙赣区党委候补委员、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一九四八年四月间在城工部事件中被错杀,时年三十七岁。  相似文献   

15.
1946年7月24日,中共闽江工委(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市工作部前身)在闽侯县螺洲召开干部会议,部署巩固福州、发展外县的方针。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参加城工部在城门鳌峰村(现为交锦村)的地下党组织,担任党的秘密据点接头户的。我出身农村贫苦家庭,十分痛恨国民党反动当局,非常拥护共产党和游击队。我的上级领导人是中共闽古林罗连中心县委书记、原城工部副部长林白,本村地下党负责人是林知雨。当时我的接头人有林坤悌、方忠年、王尤林、王妹弟、方四妹、王小平、王大发、王彬光、郑仁国等。城工部地下党活动据点都在闽江口一带,大多在渔船上。各项工作开展得很活跃。那时党组织还举办学习班。我参加学习了一个月,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阶级觉悟,加强了组织性和纪律性,誓死为党做好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47年至1948年间中共南京市委在上海设立了一个联络站: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团政治避难及求学或就业等目的从南京市委转来上海的共产党员。我负责了这个机构的工作。1945年8月,日本投降,苏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淮北、淮南二地区党委城工部合并成立了中共华中分局城市工作部,部长沙文汉。我原在淮北城工部工作,也因此转入分局城工部,分局城工部的驻地在淮安城内。1946年5月,城工部领导调我去负责华中分局城工部与南京市委之间的政治交通。6月,我即从解放区动身到南京,前去传送分局指示。这时国民党正在准备打内战,但还能顺利渡江。7月…  相似文献   

17.
史迹寻踪     
厦门内厝沃197号是解放战争时期厦门地区三个地下党组织之一——隶属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的中共厦门市委机关(城工部)所在地。 1948年5月,厦门城工部在内厝沃229号二楼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厦门市委(城工部),市委书记王毅林、市委常委有林华、陈道圣(陈淮)、许文辛,委员有洪津琪和黄卫世。决定市委机关设在座落于鼓浪屿的内厝沃197号。中共厦门市委(城工  相似文献   

18.
1947年12月,为了发展革命形势,争取全国解放,江汉解放区党委遵照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工作的指示,成立了城市工作委员会(不久改名城市工作部)。随后,所属各地委城工部相继成立。江汉三地委(又称襄南地委)城工部成立于1948年5月,下辖沔(阳)东、监(利)沔(阳)、(汉)川汉(阳)、江(陵)监(利)石(首)等县委城工部及荆沙工委。荆沙工委和江监石县委城工部负责荆州、沙市及包括松滋在内的江南国统区的地下工作。1948年11月,在中原突围中掉队的原根据地政府工作人员、中共党员张伯源在沙市与江监石县委城工部…  相似文献   

19.
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迎接北平解放,接管石景山“两厂”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刚结束,党中央就电召华北局城工部部长刘仁同志速去西柏坡,汇报平津两市地方党及各方面情况,做解放平津的准备。11月中旬,刘仁同志急匆匆地带着杨英(负责工运工作)和我从泊镇(城工部驻地)出发,经石家庄赶  相似文献   

20.
原厦门侨民师范学校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座谈会于七月廿六日到卅日在厦门师范学校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原闽西南、闽中、城工部三个党组织的厦门侨师地下党老同志三十多人。解放战争时期,闽西南、闽中、城工部三个系统党组织在厦门侨师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