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本质上说,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社会利益千差万别,一方利益的增长可能意味着另外一方利益的消减。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各类利益主体便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利益道德法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李承先本文认为,利益关系(经济关系)的存在是道德意识赖以存在的基础;利益格局(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转型是导致道德结构,道德面貌发生变化转型的根源。利益关系(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经济结构)一旦形成,便...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失灵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作为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因其本身的缺陷常常出现失灵,因此,政府需要利用公共政策调节社会利益的分配,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趋势的加剧,各利益主体为了使其利益最大化而相互进行博弈,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利益的相互博弈过程中出现公共利益的损耗,导致失灵。公共政策失灵主要表现为显性失灵和隐性失灵,为此,必须从制度、公民参与、优化环境等途径对公共政策失灵进行治理。以真正实现公共政策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相似文献   

4.
利益格局调整与工会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利益的互相制约不能达到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如果缺乏国家立法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一些社会阶层往往因为地位较为薄弱而受到更多的损害.近年来,随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深入,企业开始确立了市场主体的地位,同时,职工利益趋于独立,职工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的地位日见明显.在利益格局调整时期,由于立法的滞后,也由于代表职工利益的社会组织——工会尚未顺应新的利益格局调整组织和职能,职工和企业利益关系上不相协调的情况明显增多.最近一个时期,各地均有职工利益受到不同程度侵害的报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是为了验证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成果(参见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北京)。那项研究是对北京一家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此项研究,能够描述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本文只涉及其中的职工利益  相似文献   

6.
尚月 《党政论坛》2011,(2):24-24
在加强与西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区——独联体也展开攻势,俄罗斯正悄然“收紧”独联体。  相似文献   

7.
盈利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即生产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我消费,而是为了盈利,资源的配置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增值,投入决策受盈利左右,生产经营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首先应该满足社会及其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应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积累资金,为企业和职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造福社会,服务人民是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一、企业盈利要依靠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在市场竞争中,谁的商品优良,适销对路,在同类商品中又具有价格优势,谁的商…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一直受到各方关注。细观布什及其政府班子入主白宫后的迹象,新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正在逐步明朗:   ——积极主张继续发展对华经贸关系,认为这样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这实际上是美国工商界,尤其是大跨国公司的主张。共和党历来是美国工商界的代表,布什当选后,其政府班子也表达了继续发展对华经贸关系的意愿。   ——在中国加入 WTO问题上,一方面表态继续支持,另一方面又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高要价,争取更大利益;同时加强对华履行双边贸易协议和世贸组织承诺的监督机制。   ——继续奉行“公平、…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5,(4):43-44
1.制定《反腐败》法律法规。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的贪污腐败现象相当普遍,严重阻碍了新加坡的发展。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开始进行全面的廉政建设。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的口号,决心扫除“黑金政治”。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议会于1960年通过了一部强有力的反贪法律——《防止贪污法》,随后又陆续出台了《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员惩戒规则》等。国会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和官职多高,一旦触犯法律,一样被告上法庭、定罪判刑。40多年来,借助廉政建设,新加坡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新加坡也被称为“亚洲最廉洁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倩茹 《行政论坛》2010,17(1):44-47
在冲突管理的视角下,公共决策咨询机构成为调解制定决策中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冲突的第三方干预。一项政策的决策不可能满足社会中所有利益群体的利益,这时就需要出现一个客观的、独立的和具有科学分析能力的权威调解人出现,调解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帮助决策者作出最终决策,实现最大可能的利益。但就目前我国的公共决策咨询机构来讲,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为了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我们还要从法律等方面加强对公共决策咨询的支持,促使公共决策咨询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决策。  相似文献   

11.
《廉政文化研究》2010,(1):92-92
在民主政治中,客观存在着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合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诱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公共权力代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滥用委托人的授权,获取未经委托人同意的个人私利时,就产生了腐败。由此,可以在发生形式上区分出直接的贪污型腐败与间接的贿赂型腐败:前者是指政府官员直接贪污、盗窃、侵占国家资财,直接获取私利;后者是指政府官员敲诈勒索、索贿受贿,收受第三方支付的贿赂,间接换取私利。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电视台主持人曹可凡从做《可凡倾听》节目那天起,就给自己设了一道善意的底线——对每一位受访明星,都以诚相待,把他们当作朋友,绝不为追求收视率,损伤他们的形象和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3,(12):33-33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3-4月号刊载美国斯坦福大学肖伦斯坦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丹尼尔·斯奈德的文章,认为,要对安倍领导的自民党政府保持戒心,避免日本成为一个孤立的堡垒式国家,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4.
激进式改革模式和渐进式改革模式都将面临成本压力,改革模式的选择问题就可以归结到改革成本最小化问题。改革成本可细分为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不同的改革成本和改革方式的关系不同。在选择时,理应考虑不同条件下的两种成本,选择成本最小的改革模式。本文从成本分析角度出发,对兰州市现行改革模式进行分析,指出该模式产生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同时,依据摩擦成本的可控性等性质,考虑到阻力来源的个体利益,从此项制度安排的核心——资金和编制入手,在坚持对教育负责的原则下。提出了兼顾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健性、强调利益受损方的利益补偿机制和执行方的利益均衡,可以有效减少摩擦成本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习以为常的命题:地方政府和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即不完全的利益主体。它好象是我国制度变迁和企业改革中一个不可变更的前提。其实,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利益主体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同样如此。一、利益的社会本质及利益主体利益来自于人的自然属性。按照马克思的思路,要理解利益必须先理解需要。什么是需要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3,(10):48-48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日前发表一篇名为《日本,有毒的酒杯》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使日本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动力核心是一个诱人的想法——但是华盛顿不应听任如此。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分化加剧,利益与价值多元化,社会问题凸现.各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为公共管理提出现实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社会工作发展的迫切性,探讨建构一种政府管理部门——非营利机构——社会工作三者协调发展的社会管理运作机制,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价值观的人民性刘重阳,许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价值观的主体问题,也是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即谁是价值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以谁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的问题。纵观邓小平伟大的一生,“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利益至上”,是自始至终贯穿于邓小平...  相似文献   

19.
阳慧 《求知》2005,(12):10-12,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因此,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必须抓紧研究解决当前我国利益关系协调与平衡中的突出问题,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全面提高社会整合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进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上网以后,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网上行政安全问题,另一个是网上行政效率问题。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安全,必须掌握网上行政安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划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掌握现代管理方式,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